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北工大(BJUT),位於中國北京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術、教育相結合的多科性市屬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

北京工業大學創建於1960年。建校初期,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工業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部分學生先後劃轉入學校。20世紀70年代以來,原北京工商管理專科學校、北京聯合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家建材局管理幹部學院(武漢工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研究生部等學院陸續併入。1981年成為國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5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6年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百所大學行列,2017年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

截至2024年3月,北京工業大學有校本部和中藍、管莊、花園村、琉璃井、惠新東街和通州6個校區,占地面積96.1418萬平方米;學校設有25個教學科研機構,開設本科專業70個;研究生專業覆蓋34個學科(含1個自主設定交叉學科),19個專業學位類別。擁有博士後流動站1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0個,一級碩士點33個,博士授權自主設定交叉學科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種。其工程學進入ESI全球前1‰。學校有專任教師2196人,在校生25927人。截至2024年6月,該校圖書館收藏中外文紙質圖書兩百萬餘冊,中外文期刊雜誌一千六百多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工業大學
  • 外文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簡稱:北工大(BJUT) 
  • 所在地:北京市 
  • 創辦時間:1960年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理工類 
  • 學校特色:“雙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2017年、2022年) 
    “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1996年入選)(1996年) 
    京港大學聯盟成員(2018年) 
    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入選) 
  • 主管部門: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 現任領導:姜澤廷(黨委書記)(截至2024年6月) 、聶祚仁(校長)(截至2024年6月) 
  • 本科專業:70個(截至2024年3月)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截至2024年3月)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個(截至2024年3月)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截至2024年3月)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截至2024年3月)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個(截至2024年3月) 
  • 國家重點學科:3個(截至2024年6月) 
  • 院系設定:25個教學科研機構(截至2024年3月) 
  • 校訓:不息為體,日新為道 
  • 校歌:《明天》 
  • 校慶日:10月16日 
  • 地址:校本部: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100號 (校本部)
    通州校區:北京市通州區潞苑南大街89號 (通州校區)
    管莊校區:北京市朝陽區管莊西里20號 (管莊校區)
    花園村校:北京市海淀區車公莊西路35號 (花園村校區)
    琉璃井校區:北京市東城區永外琉璃井路41號 (琉璃井校區)
    中藍校區: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西大望路27號 
    惠新東街: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8號 
  • 院校代碼:10005 
  • 主要獎項:2011-2012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2年)
    節水型高校榮譽稱號 (2021年)
    北京市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 (2024年)
  • 知名校友:宋楊 、姚望 、鄭江 
  • 知名教師左鐵鏞 
  • 院士數量:中國兩院院士10人(截至2024年3月) 
  • 教職工:3291人(截至2024年3月) 
  • 在校生:25927人(截至2024年3月) 
  • 占地面積:961418 m(截至2024年3月) 
歷史沿革,建校初期,穩步發展,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研究成果,學術資源,校園文化,學校標誌,精神文化,社團文化,校區情況,校本部,中藍校區,通州校區,管莊校區,惠新東街校區,琉璃井校區,花園村校,行政管理,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校園環境,體育館,綜合科學樓,校友情況,商界,學界,政界,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60年,北京工業大學在工廠林立的北京東郊九龍山誕生,建校初期,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工業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部分學生先後劃轉入學校。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核子彈試爆成功。當晚,校黨委開會決定,把北京工業大學校慶日定為10月16日。
1978年至1989年,學校調整系的設定,設機械工程學系、工業自動化系、無線電系、土木工程系、化學與環境工程學系、套用物理系、計算機科學系、套用數學系、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熱能工程學系、管理工程學系、建築學系。1981年成為國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5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990年,原北京聯合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併入北工大。1993年北京計算機學院併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在北京西三環北路原校址辦學,1998年遷入校本部與北工大原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計算中心合併組建計算機學院。2000年,國家建材局管理幹部學院(武漢工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水利電力函授學院併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業大學高等職業教育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分部,均為學校的異地辦學機構。
北京工業大學
建校初期教學樓

穩步發展

1992年,北京工業大學成立成人教育學院。2003年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2004年繼續教育學院與工大分部進行教育資源整合,整合後工大分部辦學主體為繼續教育學院(稱為北京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西區)。1993年北工大嘗試教育改革成立實驗學院,2000年起實驗學院由學校與民營企業合作辦學。2004年7月實驗學院終止與民營企業合作辦學的協定,從河北廊坊東方大學城遷至北京市朝陽區管莊校區,與北京工業大學高等職業教育學院調整合併為學校全資直屬二級學院性質的實驗學院。
1996年,北京工業大學躋身國家21世紀重點建設的百所大學行列,成為北京市屬高校中唯一一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2005年,原北京藝術設計學院併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標誌著北工大形成以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藝術相結合的多學科架構。同年,北京工業大學舉行奧林匹克體育館暨2008年奧運羽毛球、藝術體操比賽館開工奠基儀式。2006年,北京工業大學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10年,北京工業大學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2012年2月,北京工業大學和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正式簽署合作辦學協定。2013-2016年間,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成立,樊恭烋學院成立、信息學部相繼成立。
2017年1月,北京工業大學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同年9月,北京工業大學正式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同年4月,成為京港大學聯盟創始成員。8月,學校獲批2018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該校“先進顯微學與跨尺度材料創新引智基地”進入立項名單。
2020年7月6日,北京工業大學入選第二批高校國家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高校。2021年,該校獲2021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立項。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24年3月,北京工業大學設有25個教學科研機構,開設本科專業70個,在招專業60個,招生專業(類)44個。
北京工業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部
專業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
智慧型製造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納米材料與技術
材料科學與工程
焊接技術與工程
套用化學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信息學部(13個)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自動化
電子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信息安全
物聯網工程
軟體工程
數字媒體技術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機器人工程
人工智慧
測控技術與儀器
城市建設學部
土木工程
智慧型建造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
交通工程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建築學
城鄉規劃
風景園林專業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化學生物學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技術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套用物理學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文法學部
社會學
法學
社會工作
英語
數學統計學與力學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統計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大數據管理與套用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統計學
金融學
會計學
工商管理
市場行銷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藝術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
雕塑
繪畫
數字媒體藝術
工藝美術
產品設計
環境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體育部
-
繼續教育學院
-
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
物聯網工程
軟體工程
金融學
電子信息工程
國際學院
-
樊恭烋榮譽學院
-
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
套用化學
金融學
創新創業學院
-
北京人工智慧研究院
-
北工大大興氫能產教融合基地建設辦公室
-
北工大懷柔物質科學科教融匯基地建設辦公室
-
北工大朝陽人工智慧產教融合基地(山河灣谷創新區)建設辦公室
-
北工大經開高端裝備產教融合基地建設辦公室
-
北京山河灣谷創新學院
-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截至2024年3月)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頁面數據不一致

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3月,北京工業大學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33個,博士授權自主設定交叉學科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種 ;博士後流動站19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18個。研究生專業覆蓋34個學科(含1個自主設定交叉學科),19個專業學位類別。10個學科躋身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500,1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1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重點學科
學科類型
學科名錄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
土木工程(自定)
ESI全球前1%學科
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社會科學總論、物理學、地球科學、臨床醫學
ESI全球前1‰學科
工程學
國家一流學科
土木工程(龍頭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核心學科)、交通運輸工程(核心學科)、先進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
光學工程、材料學、結構工程
北京市高精尖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
北京市重點學科
“資源、環境及循環經濟”、信息安全、納米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醫藥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熱能工程、環境工程、凝聚態物理、計算機套用技術、光學
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儀器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工程力學、機械電子工程、電路與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社會學、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道路與鐵道工程、市政工程、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套用數學、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國際貿易學、數量經濟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高等教育學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一覽表
設站二級機構
流動站名稱
信息學部
電子科學與技術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體工程
城市建設學部
土木工程
交通運輸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物理學
光學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醫學工程
數學統計學與力學學院
數學
統計學
力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管理科學與工程
套用經濟學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專業學位類別表
序號
學科門類
學位點名稱
代碼
所屬學部(院)
類別
1
經濟學
套用經濟學
0202
經濟與管理學院
學術學位
自主設定交叉學科
資源環境與循環經濟*
0202J1
材料與製造學部、經濟與管理學院
學術學位
2
理學
數學
0701
理學部
學術學位
3
物理學
0702
理學部、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4
統計學
0714
理學部
學術學位
5
工學
力學
0801
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6
機械工程
0802
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7
光學工程
0803
材料與製造學部、理學部
學術學位
8
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5
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自主設定交叉學科
資源環境與循環經濟*
0805J2
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9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0807
環境與生命學部
學術學位
10
電子科學與技術
0809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0811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2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13
土木工程
0814
城市建設學部
學術學位
14
化學工程與技術
0817
環境與生命學部
學術學位
15
交通運輸工程
0823
城市建設學部
學術學位
16
環境科學與工程
0830
環境與生命學部
學術學位
17
生物醫學工程
0831
環境與生命學部
學術學位
18
城鄉規劃學
0833
城市建設學部
學術學位
19
軟體工程
0835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20
機械
0855
材料與製造學部、藝術設計學院
專業學位
21
材料與化工
0856
材料與製造學部、環境與生命學部
專業學位
22
資源與環境
0857
環境與生命學部
專業學位
23
土木水利
0859
城市建設學部
專業學位
24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1
經濟與管理學院
學術學位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
註: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數據不符(截至2023年10月)
資源環境與循環經濟不屬於一級學科或者專業學位類別,屬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版)》之外的具有博士和碩士授權的自主設定交叉學科,代碼為專業代碼。
北京工業大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專業學位類別表
序號
門類
代碼
學位點名稱
所屬學部(院)
類別
1
經濟學
0202
套用經濟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學術學位
自主設定交叉學科
0202J1
資源環境與循環經濟*
經濟與管理學院、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2
0251
金融
經濟與管理學院
專業學位
3
0252
套用統計
理學部
專業學位
4
法學
0303
社會學
文法學部
學術學位
5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學院
學術學位
6
0351
法律
文法學部
專業學位
7
0352
社會工作
文法學部
專業學位
8
教育學
0401
教育學
文法學部
學術學位
9
0451
教育
文法學部
專業學位
10
文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文法學部
學術學位
11
理學
0701
數學
理學部
學術學位
12
0702
物理學
理學部、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13
0703
化學
環境與生命學部
學術學位
14
0710
生物學
環境與生命學部
學術學位
15
0714
統計學
理學部
學術學位
16
工學
0801
力學
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17
0802
機械工程
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18
0803
光學工程
材料與製造學部、理學部
學術學位
19
0804
儀器科學與技術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20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自主設定交叉學科
0805J2
資源環境與循環經濟*
材料與製造學部
學術學位
21
0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環境與生命學部
學術學位
22
0809
電子科學與技術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23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24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25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26
0813
建築學
城市建設學部
學術學位
27
0814
土木工程
城市建設學部
學術學位
28
0815
水利工程
城市建設學部
學術學位
29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環境與生命學部
學術學位
30
0823
交通運輸工程
城市建設學部
學術學位
31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環境與生命學部
學術學位
32
0831
生物醫學工程
環境與生命學部
學術學位
33
0833
城鄉規劃學
城市建設學部
學術學位
34
0835
軟體工程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35
0839
網路空間安全
信息學部
學術學位
36
0851
建築
城市建設學部
專業學位
37
0853
城鄉規劃
城市建設學部
專業學位
38
0854
電子信息
材料與製造學部、信息學部
環境與生命學部
專業學位
39
0855
機械
材料與製造學部、藝術設計學院
專業學位
40
0856
材料與化工
材料與製造學部、環境與生命學部
專業學位
41
0857
資源與環境
環境與生命學部
專業學位
42
0858
能源動力
環境與生命學部
專業學位
43
0859
土木水利
城市建設學部
專業學位
44
0861
交通運輸
城市建設學部
專業學位
45
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經濟與管理學院
學術學位
46
1202
工商管理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學術學位
47
1251
工商管理
經濟與管理學院
專業學位
48
1252
公共管理
經濟與管理學院、文法學部
專業學位
49
1253
會計
經濟與管理學院
專業學位
50
藝術學
1356
美術與書法
藝術設計學院
專業學位
51
1357
設計
藝術設計學院
專業學位
52
交叉學科
1403
設計學
藝術設計學院
學術學位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截至2023年10月)
註: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數據不符
資源環境與循環經濟不屬於一級學科或者專業學位類別,屬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版)》之外的具有博士和碩士授權的自主設定交叉學科,代碼為專業代碼。

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北京工業大學有教職工3291人,其中,專任教師2196人,包括正高級職稱501人、副高級職稱867人;博士生導師731人(含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1742人(含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碩士生導師),中國兩院院士10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1人,日本工程院院士(含外籍)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領軍人才40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卓越人才3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9人,北京市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入選者181人。國際及港澳台教師7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
師資力量(部分)
類別
名錄
中國兩院院士
張傑、左鐵鏞、沈昌祥、劉加平、彭永臻、鄧中翰、聶祚仁、杜修力、鄒志剛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潘家華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趙衍剛、鐘寧
領軍人才
張偉、尹寶才、韓曉東、隋曼齡、蔣宗禮、王金淑、石照耀、喬俊飛、趙耀華、王璞、宋曉艷、路德春、尉海軍、李冬、汪夏燕、陳樹君、宋惠遠、高學雲、劉海濱、韓紅桂、陳標華、鄭宏、李建榮、安全福、席曉麗、李小軍、韓強、張永哲、許成順、張愛林、曹萬林、李悅、崔素萍、王立華、謝峻林、李平雪、岳明等
卓越人才
楊曉東、趙密、王偉、周宏元、鄧積光、范立峰、金瀏、翟天瑞、盧朝輝、閆鵬飛、張偉榮、楊璐、魏巍、胡宇翔、解意洋、劉秀成、高靚、張亮、李易
王鼎、賈俊峰、張楠、李方昱、王乃鑫、郭猛、錢霙婧、劉雨溪、蔣凡、顧 錁、司鵬搏、王聰
國家級教學名師
左鐵鏞、彭永臻、蔣宗禮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6月,北京工業大學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2個、教育部特色專業8個、北京市特色專業12個、北京市品牌專業9個,7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16個專業接受並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或專業評估,1個專業獲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專業入選北京市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0個,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4個。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北京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7個,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3個。
質量工程(部分)
項目類型
項目名錄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測控技術與儀器、物聯網工程、城鄉規劃、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統計學、套用化學、生物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計學、社會工作、工藝美術、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環境設計、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建築學、環境工程、社會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工業網際網路漏洞攻防虛擬、仿真實驗、水泥生產熱工系統物質流/能量流測試與計算實驗、大學物理、半導體物理學、水質工程學、作業系統原理、材料綜合實驗、安全協定、資料庫原理、城鄉綜合社會調查、高等數學(工)、交通樞紐、環境保護概論、工程力學、創新工程實踐、空調風系統管網設計與調試虛擬仿真互動式實驗項目等
教育部特色專業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建築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體工程、數字媒體技術
北京市特色專業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交通工程、建築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環境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軟體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
軟體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數字媒體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等
通過工程教育認證或行業評估專業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交通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環境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
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數學與套用數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環境科學、通信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經濟統計學、金融學、法學英語、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
北京市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國家級教學團隊
嵌入式系統課程群教學團隊、計算機軟體基礎課教學團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學團隊、機械工程學科教學團隊、基礎力學理論和實驗教學團隊、課程思政教學名師教學團隊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工程力學、土木工程實驗室、軟體工程實踐教學示範中心、電子信息與電工技術示範中心
註:表中部分名單不全。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北京工業大學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7項,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19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49項、二等獎68項),獲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6項,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3項,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17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部分)
項目名稱
獲獎等級
獲獎年份
以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為主導”的材料專業建設與改革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9年
揚長補短,強化團隊,寓教於研——地方高校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研究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5年
數位化綠色化協同的材料生命周期工程人才培養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23年
組建專業共同體推進新工科建設一一新能源專業聯盟九年探索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23年
高校創新人才規模化自主培養體系的創建與實施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23年
面向行業賦能學生: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23年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部分)
獎項
成果名稱
特等獎
數位化綠色化協同的材料生命周期工程人才培養
一等獎
需求導向、學科牽引,構建基於廣義工程觀的土木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新體系
一等獎
十年磨一劍,中外合作辦學“一核四維”國際化高質量人才培養實踐與探索
一等獎
構建數據自動化體系,打造智慧型+系統特色,自動化專業供給側改革探索與實踐
一等獎
三鏈並舉•多維協同•雙向驅動——構建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
一等獎
高效激發創新創業潛能的全程化就業創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
一等獎
基於新媒體新技術的高校思政課全員互動教學模式改革
一等獎
環境工程專業“三維兩融一貫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一等獎
立足育人之本,夯實工程之基,拔高能力之翼,榮譽學院工程領軍人才創新培養
一等獎
二元六維交叉、四階六模實踐的物理學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一等獎
面向首都四個中心建設的設計人才培養體系改革與實踐
一等獎
基於駕駛模擬實驗平台面向交通人因的本碩博一體化創新實踐培養模式及套用
二等獎
社會工作專業“三實一體”實踐教學創新體系的構建與套用
二等獎
基於戰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微電子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
二等獎
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實踐創新及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二等獎
力學力行 立學立德——地方高校基礎力學課程群教學與育人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二等獎
線上線下,虛實融合,構建“學—練—用”為核心的新工科人才實踐育人體系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部分)
獲批時間
項目名稱
2018年
以智慧型服務為培養方向的機器人工程專業學科融合建設
2020年
京津冀區域材料新工科人才教育共同體構建與運行機制研究
2020年
面向京津冀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工科專業結構調整最佳化研究一-以“智慧型製造工程”專業為例
2020年
材料專業綠色化信息化改造升級的探索與實踐
2020年
新工科”背景下IT類專業多層次教師培訓體系探索與實踐
2020年
面向京津冀區域綠色發展的材料新工科實習實訓平台與制度體系建設

合作交流

北京工業大學發揮辦學優勢,打造了中外合作辦學特色品牌“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該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工業大學與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UCD)聯合組建的國際化學院,於2012年成立,為北京工業大學正式教學機構,主要實施本科高等學歷教育,納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畫。柏林學院已經成為中愛兩國、北京和都柏林兩市及北工大和UCD兩校之間交流合作平台。
北京工業大學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截至2024年6月,北京工業大學已與世界六大洲35個國家和地區204所院校機構正式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夥伴院校中,世界500強的學校比例近40%,世界100強的學校達10%左右。建設長期交流項目78個、短期交流項目20餘個,共覆蓋100餘個專業方向。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北京工業大學有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111計畫”引智基地4個 ,國家級產學研中心1個,國際合作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級科研基地45個,行業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2個,北京市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1個。
科研平台(部分)
平台類型
平台名稱
國家工程實驗室
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工業大數據套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全國重點實驗室
橋樑工程安全與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
“111計畫”引智基地
先進顯微學與跨尺度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京津冀區域環境污染控制創新引智基地、生態環境材料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
國家級產學研中心
國家產學研雷射技術中心
省部共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交通工程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智慧型感知與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數字社區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汽車結構部件先進制造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城市與工程安全減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工業大學首都資源循環材料技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城市交通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研究成果

2012年至2022年7月,北京工業大學先後取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23項,包括牽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以及和企業合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在期刊《Science》上發表高水平論文。尤其是“十三五”以來,連續獲批兩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實現了北京市屬高校“零”的突破,獲批了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學校“十三五”年均科研經費的投入達到了近10億,增長了約20%。在專利方面,發明專利授權數量每年1000餘項,進入全國高校前10名,專利成果轉化在全國高校排第11位。
國家科學技術獎(部分)
項目名稱
獲獎等級
獲獎年份
我國四種預分解窯型分析研究與改進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95年
以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為主導”的材料專業建設與改革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9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2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6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6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5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5年
城市大型地下結構抗震設計理論與方法及工程套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7年
高鐵列車用高可靠齒輪傳動系統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7年
光電顯示用高均勻超淨面玻璃基板關鍵技術與設備開發及產業化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19年
城市污水處理過程控制關鍵技術及套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9年
高強超薄浮法鋁矽酸鹽螢幕保護玻璃規模化生產成套技術與套用開發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9年
電子廢棄物綠色循環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19年
複雜組分戰略金屬再生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9年
河穀場地地震動輸入方法及工程抗震關鍵技術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20年
深部資源電磁探測理論技術突破與套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20年
面心立方材料彈塑性力學行為及原子層次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21年
污水深度生物脫氮技術及套用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21年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4年6月,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收藏中外文紙質圖書兩百萬餘冊,中外文期刊雜誌一千六百多種,並擁有豐富的電子資源,形成了以工科為主,理、工、文等多種學科兼有,紙本、電子、多媒體等多種類型的文獻資源體系。圖書館除了傳統的圖書借閱服務以外,還提供科技查新、文獻傳遞、館際互借、查收錄引用、文獻檢索課教學、學科情報分析、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上網、自助借還等服務,與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等多家單位建立了文獻信息資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的合作關係;加入了OCLC、CALIS和BALIS等館際合作網路。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創刊於1974年,月刊,是北京工業大學主辦的理工科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光學工程、機械工程、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計算機與軟體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方面的學術論文。該期刊為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被荷蘭《文摘與引文資料庫》(Scopus)、美國《化學文摘》(CA)、《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資料庫)》(JSTChina)、俄羅斯《文摘雜誌》(AJ)和美國EBSCO出版公司等收錄。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於2001年,為雙月刊,主要刊發社會、經濟、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設有“前沿觀察、當代社會研究、經濟與管理、治國理政等欄目”等欄目,其中,“當代社會研究”欄目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該學報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2021—2022)來源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期刊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社會科學);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線上全文收錄;為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來源刊。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校園文化

學校標誌

北京工業大學標誌圖形的主體設計元素為大寫的字母“B”,圖形中的“60”代表1960年建校,“BGD”是北京工業大學簡稱的拼音縮寫,標誌的顏色命名為“工大藍”。
北京工業大學校徽整體為正圓形的徽標,中心為“60”、“BGD”的正負形組合的標誌基礎圖形,“北京工業大學”的英文大寫全稱按照計算機標準型“Dutch801 Rm Bt”字型在上方圍繞其成環形,下方是標準字型(即毛體)校名,最下方標明“1960”字樣,代表學校建校時間。
標準中文字型(即毛體)作為北京工業大學標識形象的構成要素之一,除特殊規定以外,一般與圖形標誌組合在一起使用。標準英文全稱是按照常規的計算機標準型“Dutch801 Rm Bt”字型制定的。
北京工業大學
校名
北京工業大學校旗為“工大藍”基底長方形旗幟,中心為學校徽志。

精神文化

取自唐劉禹錫的《問大鈞賦》“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校訓
“不息”源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不息”就是不停止、不休息,永遠向前,戰勝困難。“體”則有物質存在的狀態、本體、本性、稟性之意。
“日新”源自《尚書·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夠做到一日自新,達到一個新境界,就要始終如一,永遠保持,做到天天新。“道”,有本質、法則、規律、主張、宗旨之意。
“不息為體,日新為道”旨在激勵工大人要秉承艱苦拼搏、奮發向上的優良傳統;錘鍊堅忍不拔、知難而進的頑強品格;彰顯開拓進取、革故鼎新的精神風貌。
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創業精神;窮究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銳意創新、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開放包容、爭創一流的團隊精神。
校歌
《明天》
作詞:韓葆
作曲:王曉峰
理想中的殿堂 譜寫出青春的詞典
彩虹般的嚮往 溫暖著年輕的誓言
有你堅定的目光 風雨中讓自己勇敢
被你插上了翅膀 驕傲地飛越藍天
心的夢想無極限 新的奇蹟快要出現
從來沒有什麼能阻擋
生命中永遠不熄的火焰
心的未來在召喚 新的世紀星光燦爛
從來沒有什麼能阻擋
用真心擁抱希望的明天、明天
不息為體,永不停止每一個堅定的信念
日新為道,永遠探索讓心中從沒有終點
北京工業大學
曲譜

社團文化

北京工業大學學生社團是由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為提高自身素質、豐富課餘生活,而自願組成的具有一定章程、組織機構並在校註冊的民眾團體。截至2024年6月,北京工業大學擁有總計90餘個學生社團,可歸納為學術類、實踐類、藝術類、公益類、競技類、傳媒類等六個門類,充分滿足了同學們對多元校園文化的需求,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北京工業大學Fireball腰旗橄欖球社成立於2009年,社團每周組織校內教學和訓練,選拔優秀隊員組建球隊,並取得優異成績,如在2023年“交大碗”比賽中進入八強。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Fireball腰旗橄欖球社
北京工業大學學生藝術團成立於1987年,組建了合唱團、舞蹈一團、舞蹈二團、交響樂團、話劇團。學生藝術團成員由該校藝術特長生和藝術愛好者組成。藝術團每年承辦校園文化節的各類專場演出。學生合唱團積累和演唱了近百首中外合唱經典曲目,多次應邀與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合作錄製春節聯歡晚會及各種音樂專題。並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學生舞蹈團成立於1998年,為校級舞蹈一團、二團和院級舞蹈團,分別應邀參加韓國忠州大學、釜慶大學、波蘭奧波萊等四所孔子學院、希臘國際舞蹈藝術節等專場演出和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舉辦的“相約中國節”悉尼華人春節聯歡晚會;學生交響樂團多次在國家大劇院舉辦專場演出;學生話劇團作為新興的團體亦正蓬勃發展,在第四屆北京大學生藝術展演中一舉奪冠。

校區情況

截至2024年3月,北京工業大學有校本部、中藍、管莊、花園村、琉璃井、惠新東街和通州6個校區;占地面積96.1418萬平方米。

校本部

北京工業大學本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100號,東臨東四環南路,西鄰西大望路,南抵雙龍路,北望平樂園小區。
北京工業大學
校本部

中藍校區

中藍校區位於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西大望路27號,占地面積近2.5萬平米。

通州校區

該校區位於大運河源頭五河交匯處,占地約160畝,總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通州校區管理中心設有14個運行服務保障三級機構。
北京工業大學
通州校區

管莊校區

管莊校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管莊西里20號。

惠新東街校區

惠新東街校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8號。

琉璃井校區

琉璃井校區位於東城區永外琉璃井路41號。

花園村校

花園村校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車公莊西路35號。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喬俊飛、張輝
黨委常委、副校長
劉建萍、陳樹君、李建榮、翟天瑞、王偉
副校長
劉趙淼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陳彩群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截至2024年6月)

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
歷任黨委書記
姓名
任期
姓名
任期
尹鳳翔(籌備處主任)
1960.01—1961.01
李晨
1961.01—1964.08
李晨
1961.01—1964.08
宋碩
1964.08—1969.10
朱兆雪
1964.08—1965.05
秦川
1973.10—1978.01
徐偉
1980.05—1983.06
張青季
1978.01—1980.08
樊恭烋
1983.06—1986.10
徐偉
1980.08—1985.01
王滸
1986.10—1992.05
郭德遠
1985.01—1988.12
蔡少甫
1992.05—1996.09
周宣誠
1988.12—1996.10
左鐵鏞
1996.09—2004.06
蔡少甫
1996.10—1998.07
范伯元
2004.06—2010.05
孫崇正
1998.07—2007.09
郭廣生
2010.05—2015.04
王守法
2007.09—2013.04
柳貢慧
2015.06—2021.01
鄭吉春
2013.04—2017.04
-
-
謝輝
2017.04—2022.03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

校園環境

體育館

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南,毗鄰東四環路。體育館總建築面積約24383平方米。體育館主要包括比賽館和熱身館兩部分,比賽館高25.9米,熱身館高15.5米。房頂5道環向鋼索和每環56根徑向鋼拉桿在空中編織成魚網狀——張弦穹頂結構,是北京市東南區唯一的一座奧運場館。
北京工業大學
體育館俯瞰圖

綜合科學樓

綜合科學樓是北京工業大學標誌性建築,座落在南教學區,是該校對外活動的第一視窗,是集辦公、科教、會議、外事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建築。總建築面積32048平方米 ,地上13層,地下一層。該工程是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和北京工業大學設計院兩家單位共同設計,由北京住總集團正榮公司施工,由中盛航空工程監理公司監督施工。工程於2001年1月15日挖槽。結構於2002年8月20日封頂,竣工日期為2003年7月20日,9月正式交付使用。
北京工業大學
綜合科學樓

校友情況

商界

校友(部分)
姓名
簡介
宋楊
太和時代集團董事長
張炬
上海博陽精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席總裁
晁亞新
美國半導體晶片公司AMD大中華區銷售副總裁
石磊
北排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曾松
深圳前海雲創交通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學界

校友(部分)
姓名
簡介
姚望
博士、高級國際商務師
許炳炎
教授級高工
宋海波
巴基斯坦拉合爾國家工商管理與經濟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
敖俊卿
參與過經緯儀,水準儀的開發
周乾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博士後導師
田雨澤
中國雕塑學會會員

政界

校友(部分)
姓名
簡介
鄭江
曾任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
姜輝
2020年-2021年掛職山東省教育廳研究生處副處長
王健
中原區政協常委
侯伯文
曾擔任4屆全國政協委員

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部分)
時間
獎項
2012年
2011-2012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21年
被授予節水型高校榮譽稱號
2022年
榮獲市教委頒發的“首都高等學校2018至2021年貫徹實施《普通高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優秀學校
2023年
2021-2022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獎”和2023年首都大學生心理健康節“特色活動獎”
2023年
獲評“全國僑聯繫統先進組織”“第九屆首都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
2024年
獲“北京市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稱號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