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於2007年5月在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城市與環境學系基礎上建立。城市與環境學院以地理學為主體,還包括環境科學、生態學、城市規劃、建築學、景觀設計學等多種相關學科,具有理、工、文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勢,學院中既有老一輩的學界泰斗,又有一大批中青年學術骨幹,尤其是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優秀學生,城環學院完全有能力建設一個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學院。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師共78名。其中有院士2名、長江學者3名、傑出基金獲得者6名。“環境生物地球化學創新群體” 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批支持的創新群體。全體教學、科研和管理教職員工在教學和科研崗位發揮著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
- 創辦時間:2007年5月
- 主要院系:環境科學、生態學、城市規劃、建築學、
- 主要獎項:2006年全院在SCI和SSCI收錄刊物上發表論文近70篇。
下設機構,教育教學,專業設定,科研項目,歷史沿革,總體目標,師資團隊,科學研究,人才培養,
下設機構
學院下設4個系、一個研究所,即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城市與經濟地理系、資源與環境地理系、生態學系和歷史地理研究所。另有地理科學研究中心、城市規劃設計中心十多個研究中心。目前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也是落在城市與環境學院下面。
教育教學
學院擁有地理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國家重點學科。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貌第四紀、歷史地理、城市與區域規劃、環境科學、生態學等學科,涉及資源、環境、生態、城市等多個領域。學院有地理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地表過程分析與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人地系統與環境遙感實驗室。
專業設定
在教學方面,學院根據國家建設需求和科學前沿設定專業。
本科生有5個專業:環境科學、生態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科學、城市規劃。
碩士研究生有10個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環境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地貌與環境演變、城市與區域規劃、景觀設計學、第四紀地質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生態學。
博士研究生有6個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環境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地貌與環境演變、第四紀地質學。
科研項目
在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承擔大量國家重要科研項目和國際合作,發表大量高水平研究論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在內的多項獎勵,為國家的決策提出科學依據。
歷史沿革
城市與環境學院的歷史沿革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在京師大學堂文學科中設地理學門。[據王恩涌考證:1904年僅僅是個計畫,並未實現。在北大講地理課的是張相文教授,他1917-1919年在北大講授《中國地理沿革史》,編有《中國地理沿革史》講義。目前的學科發展歷史與清華大學的地理系和燕京大學的歷史系有更直接的淵源。
清華大學於1928年成立地理系,著名的地質學家翁文灝擔任第一任系主任。地理繫於1929年招收學生。由於系的發展,到1933年,在學科上有了擴大,下設地理、地質、氣象三個組,分別培養地理、地質、氣象方面人才,改名為地學系。
抗日戰爭開始後,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合併,於1938年4月在雲南昆明改為西南聯合大學。原清華地學系與北大地質系合併為地質地理氣象學系。抗戰勝利,三校回遷,原清華地學系與北大地質系各回本校。清華原地學系的氣象組遂單獨成系。
1950年初,因當時國家急需地質人才,清華地學系中的地質組遂單獨成立地質系,地學系只留有地理組。
1952年,為適應國家建設,全國高校進行大調整,原清華的地學系調整到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歷史系少數教師一起成立的地質地理系。當時,學習蘇聯培養人才的經驗,地理學遂採取按二級學科成立專業,分別制定教學計畫以培養專門人才。在地質地理系,1952年設有自然地理專業。1955年又設立了經濟地理與地貌兩專業,同時引進部分地質學教師,開始招收地質專業學生。這種方式是我國地理學高等人才培養上重要變化。
由於文化大革命的衝擊,高校於1966年停止招生。
北大地質地理繫於1972年開始恢復招生。當時,考慮到世界已開發國家在環境污染、城市化與衛星遙感技術等方面對地理學發展的影響,遂確定地理學的專門人才培養採取理科專業與套用相結合,自然地理與環境保護結合,經濟地理與城鄉規劃相結合,地貌與遙感技術相結合以培養理科套用人才。這使地理學人才培養又提高到一個新階段。它不僅是文、理結合,而成了文、理、套用、技術大綜合的新時代。
1978年,地理學方面的學科與地質學方面的學科分別成立地理系與地質系。地理系下設自然地理、地貌和經濟地理三個專業。隨著學科發展日益重視套用的趨勢,也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一老學科的新變化,於1989年將地理學系改名為城市與環境學系。
由於國家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北大在2002年將原城市與環境系與環境科學中心合併成立了環境學院。2007年5月,學校決定將環境學院的兩部分分開,原城市與環境學系所屬部分成立了城市與環境學院。
總體目標
學院建設總的指導思想是以創世界一流為目標。緊密結合國家需求,以學科建設為核心,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科研條件建設,大力提高城市與環境學院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水平,積極推動學院與國際一流大學的交流與合作。通過3-5年的努力建設,使學院的師資隊伍水平、設施水平、教學研究水平和主要學科方向的水平保持國內領先水平,某些方面爭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全方位多層次國際化的建院模式
學科建設將在教學、科研、管理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實施全方位和多層次的國際化戰略。採用國際通行的辦學模式和評估體系,加強與國際一流大學、科研院所、管理機構和企業的聯合辦學和開展實質性合作研究,建立國內和國際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推動學科建設的國際化。
突出中國特色、發揮學科綜合優勢
學院建設注重國際經驗與中國國情的結合。在學科建設中將注重已有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建設,扶持和培養某些國家急需的學科和重要的新興學科。發揮學院學科齊全的優勢,學科布局注重文、理、工相關學科的結合。
師資團隊
(以下人名均按姓氏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院士、“長江學者”
教授
陳效述 蔡運龍 柴彥威 馮長春 方擁 韓光輝 賀金生 胡建英 韓茂莉 呂斌 劉耕年 劉鴻雁 李有利 莫多聞 闕維民 唐曉峰
吳必虎 王紅亞 王緝慈 王學軍 王永華 王仰麟 徐福留 許學工 俞孔堅 楊小柳 曾輝
百人計畫研究員
李喜青 朴世龍 李永平 王喜龍 許雲平
副教授
曹廣忠 曹軍 陳彥光 陳耀華 鄧輝 董豫贛 馮健 郭大立 賀燦飛 李本綱 林堅 李雙成 劉雪萍 劉文新 盧嘵霞 李宜垠 蒙吉軍
孟曉晨 沈澤昊 童昕 唐志堯 汪芳 武弘麟 吳健生 王娓 王昀 岳昇陽 鄭公望 張家富 張天新 趙昕奕 鄭成洋
講師
楚建群 吉成均 李迪華 劉煜 劉燕花 蒙冰君 宋峰 沈文權 陰劼 張照斌 朱江玲
科學研究
2001年以來,每年都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重大研究計畫項目得到批准,其中2004年獲得批准的重點項目3項,重大研究計畫項目1項,2005年獲得重大研究計畫項目2項。2008年獲批准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2001-2004年每年參與和主持的863、973項目均在2項以上。直接進入本院的橫向項目平均每年在15項左右。
2003年,本院共有2個項目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分別是陶澍教授牽頭的“重金屬形態的時空分異、影響因素及生態效應”以及方精雲院士牽頭的“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與植被生產力的研究”,另有蔡運龍教授牽頭的“中國農業-農村發展可持續性的區域評價、區域戰略及操作途徑”獲該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年,方精雲院士牽頭的“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生產力和碳循環的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許學工教授參與的(排名第四)“渤海西南岸濱海油區環境演變衛星監測及預測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城市與環境學院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並舉,兩方面的科研經費接近。2001- 2007年,無論是橫向經費還是縱向經費總體上呈上升趨勢。2008年度全院科研經費總額達到4500萬元。
近年來,學院在國際、國內刊物上發表論文的數量均呈穩步增加的趨勢。方精雲院士曾在Science上一年內連續發表2篇論文。2006年全院在SCI和SSCI收錄刊物上發表論文近70篇。
人才培養
在“211工程”和“985”計畫的支持下,學院的硬體條件得到了迅速改善,為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奠定了基礎。目前,北京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網路塞罕壩實驗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大老嶺實驗站也已啟動,為學生的生態、環境和地理學的實習提供了條件。學院還建立了人地系統與環境遙感實驗室,供學生開展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城市設計方面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