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75年,《北方交通大學學報》創刊,當時為半年刊,內部發行。
1986年,經原國家科委批准變更為季刊,公開發行。
1996年,經鐵道部批准變更為雙月刊。
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開本由原來的16開變更為大16開、110頁。
2004年第5期起,更名為《北京交通大學學報》。
2008年5月28日,《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第五屆編委會第一次會議在學校思源樓612召開。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6年10月,學報開通線上投稿系統。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主要刊登通信工程、交通信號與控制、光纖技術、信息工程、計算機技術和軟體及套用、光電子材料與工程、土木工程、橋樑工程、建築學、機械與電子控制、鐵道機車車輛、電氣工程、電力牽引與電子技術、交通運輸工程、運輸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學術論文。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讀者對象為從事理論研究,工程開發和生產部門的科研人員以及相應的管理人員,有關高等院校的教師、研究生以及高年級學生等。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設交通運輸工程、土木建築工程、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高速鐵路供電系統和變流器控制、通信信號和圖像信息處理、土木工程、計算機網路和快取結構、工程基礎科學等欄目。
人員編制
據2018年6月《北京交通大學學報》官網顯示,《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擁有顧問5人,編委29人。
編委:張宏科、談振輝、唐濤、趙涵捷(台灣宜蘭大學)、李建勇、李強、張欣、
段廣洪(清華大學)、韓臻、趙耀、於劍、
朱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魏慶朝、張頂立、汪越勝、呂明(挪威聯邦科學院)、范瑜、王立德、姜久春、彭方正(美國密西西根州立大學)、劉軍、高自友、賈利民、於雷(美國德克薩斯南方大學)、馮其波、侯延冰、
常彥勛、鄧紅文(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分校)、王鳳翔
合作交流
2010年12月,
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會邀請《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編委王鳳翔老師就如何發表高水平論文與學院研究生交流,電信學院副院長兼副書記
和敬涵出席,並強調了發表學術論文對於研究生階段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據2018年6月《北京交通大學學報》官網顯示,《北京交通大學學報》已被下列資料庫或文摘類刊物收錄: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網路中心萬方資料庫;《
中國期刊網》;《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鐵路》;《中國無線電電子學文摘》;《中國力學文摘》;《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公路運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誌》;美國《劍橋科學文摘(工程技術)》;美國《化學文摘(網路版)》(CA,Chemical Abstracts on Web);日本科學技術社資料庫;荷蘭Scopus 資料庫;波蘭《
哥白尼索引》資料庫。
研究發表
據2018年6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北京交通大學學報》共出版文獻4791篇。
據2018年6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北京交通大學學報》載文量為3258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6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總被下載764330次、總被引3667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02、(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336。
據2018年6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北京交通大學學報》被引量為26943次、下載量為130342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北京交通大學學報》影響因子為0.52,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712名,在大學學報(工業技術)(209種)中排第55名。
榮譽表彰
《北方交通大學學報》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版、1996年版中,被評定為鐵路運輸類核心期刊;在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被評定為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
《北方交通大學學報》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2011-2012年度,2013-2014年度,2015—2016年度)中,連續三次被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委員會、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評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2001年9月10日,《北方交通大學學報》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2006年,獲首屆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
據2018年6月《北京交通大學學報》官網顯示,學報2008年以來5次獲得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科技論文線上優秀期刊”一等獎,4次獲得“中國科技論文線上科技期刊優秀組織單位”。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辦刊目標
學報是反映、報導學報校科學研究成果和信息的載體,是交流、討論學術理論、思想、方法的園地。辦好學報不僅對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並且對提高學校在中國國內外的知名度有著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