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金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四棱豬屎豆Crotalariate tetragona Roxb.帶根全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行氣止痛之功效。用於濕熱黃疸,熱淋,膀胱結石,腹痛,痞塊不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化金丹
- 別稱:大響鈴果、大馬響鈴、馬響鈴、大響鈴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薔薇目
- 科:豆科
- 屬:豬屎豆屬
- 種:四棱豬屎豆
- 分布區域:廣西、貴州、雲南
- 採集時間:夏、秋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現代研究,
入藥部位
帶根全草。
性味
辛、微苦,涼。
歸經
入胃、大腸、小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行氣止痛。
主治
用於濕熱黃疸,熱淋,膀胱結石,腹痛,痞塊不消。
相關配伍
1、治腎盂腎炎:用(大響鈴果)根9g。米酒引煎服。(《雲南中草藥》)
2、治腹痛:化金丹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帶根的全草,紮成把,曬乾。
形態特徵
四棱豬屎豆,灌木狀的多年生直立草本,高80-100cm,或達1.5m。莖和枝四棱形,被光亮短毛。單葉互生,薄膜質;葉柄短,長2-3mm;托葉線形,密被毛;葉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圓狀線形,長10-16cm,寬1.5-2cm,先端漸尖,具細長的短尖頭,基部圓形或鈍,兩面被毛,下面較密,網脈清晰。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有花6-10朵,疏生;苞片披針形,長約5mm,外面被毛,小苞片線形,著生於花梗上部近頂端,長約3mm;花梗長約1cm,被毛;花萼二唇形,長約2cm,萼片甚長,披針形,彎曲成半月形;蝶形花冠,黃色,旗瓣圓形,長2.5cm;雄蕊10,不等長;子房花柱彎曲。莢果長圓形,長約5cm,寬約1.5cm,密被棕黃色略粗糙的短毛。種子扁平,長約6mm,寬約4mm,12-20顆。花期9-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長環境
生於荒山坡向陽處。分布於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化滯,止痛。治誤吞鐵、木,腹痛。”
現代研究
現代臨床用於治療尿路感染、膀胱結石、肝炎、腹痛和腹中結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