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清眩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慈禧光緒醫方選義》。具有化痰散結,清熱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胃虛熱,運化失司,致濕聚生痰,阻於中州,升降失和,而致頭暈目眩。症見頭目暈眩,形體睏倦,頭重如蒙,胸悶不舒,時做嘔惡,口苦而粘,舌苔黃濁,脈象滑數,兼見小便色黃,大便不爽。
基本介紹
- 名稱:化痰清眩丸
-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義》
- 功用:化痰散結,清熱健脾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使用注意,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法夏二兩(60g),雲茯苓一兩(30g),炒枳殼、膽星各五錢(15g),元明粉三錢(9g)。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神曲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錢(6g),早、晚米湯送下。
功用
化痰散結,清熱健脾。
主治
脾胃虛熱,運化失司,致濕聚生痰,阻於中州,升降失和,而致頭暈目眩。
方義
本方重用膽南星五錢,以清熱豁痰為君;半夏燥濕化痰,降逆和中,元明粉瀉熱散結,共為臣藥;配以茯苓健脾滲濕以杜生痰之源,枳殼行氣以助化痰散郁,共為佐助。神曲健脾消痰和中,又可賦形,為使藥。諸藥合用,以重在化痰散結,輔以健脾清熱,使痰結得除,清陽得升,故眩暈自止。
運用
診斷要點:頭目暈眩,形體睏倦,頭重如蒙,胸悶不舒,時做嘔惡,口苦而粘,舌苔黃濁,脈象滑數,兼見小便色黃,大便不爽。
加減化裁
若脾虛較重.伴有倦怠納呆者,可加白朮、人爹;若胃氣不和而見噁心嘔吐者,可加生薑、竹茹;若眩暈伴有頭痛者,可加天麻、川芎等。
使用注意
本方所治之眩暈,應與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之證相鑑別。前者多見有脾胃虛弱之象,如納呆,噁心,嘔吐,舌苔厚膩等臨床表現;後者常伴有腰膝酸軟,眼花耳鳴,舌紅少苔等症狀。本方治證,若誤用滋膩之品,則可能加重病情。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中國傳統醫學大系 方劑大成》:“化痰清眩丸。痰熱中阻,上犯清竅是本方證的病機關鍵。頭目暈眩,形體睏倦,頭重如蒙,胸悶不舒,時做嘔惡,口苦而粘,舌苔黃濁,脈象滑數,兼見小便色黃,大便不爽是套用本方的主症。本方以清熱化痰為主,故腎精虧虛,髓海失養所致頭暈目眩,精神萎靡,腰膝酸軟或遺精滑泄,耳聾耳鳴,舌體瘦嫩,少苔或無苔,脈細弱或細數者是套用本方的主要禁忌。”
《清宮配方集成》:“眩為眼花,暈指頭暈,故常眩暈同提。按眩暈之原因,不外虛實兩端,屬虛者多陰虛血少,實者則非火即痰。光緒帝自幼脾胃虛弱,運化失司,致濕聚生痰,阻於中州,升降失和,而致頭暈目眩。古人亦有‘無痰不作眩’之說。化痰清眩丸宗導痰湯化裁,加元明粉為增清熱邪、除水飲之力,痰濕消除,中州升降調和,而眩暈自痊。”
《中風病實用方》:“化痰清眩丸中重用膽南星五錢,以清熱豁痰為君;半夏燥濕化痰,降逆和中,元明粉瀉熱散結,共為臣藥;配以茯苓健脾滲濕以杜生痰之源,枳殼行氣以助化痰散郁,共為佐助。神曲健脾消痰和中,又可賦形,為使藥。諸藥合用,以重在化痰散結,輔以健脾清熱,使痰結得除,清陽得升,故眩暈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