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跳花棚

化州跳花棚

跳花棚俗稱跳儺,明朝末年隨福建福州府蒲昌縣珠機巷大井頭村民遷居化州時傳入。據考證,儺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祭祀儀式,以戴木製面具為特徵,先有儺舞后有儺戲。經不斷的改良及提煉,與當地習俗相結合,形成具有古樸濃郁和鮮明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舞蹈,數百年經久不衰,一直流傳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州跳花棚
  • 所屬地區廣東·茂名·化州市
  • 遺產編:Ⅲ-15
  • 遺產類別:間舞蹈
詳細介紹,來源,傳承發展,

詳細介紹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東省化州市
遺產級別: 國家

來源

據考證,“儺”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祭祀儀式,以戴木製面具為特徵,先有儺舞后有儺戲。經不斷的改良及提煉,與當地習俗相結合,形成具有古樸濃郁和鮮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舞蹈,數百年經久不衰,一直流傳至今。
所跳花棚,乃用竹子稻草在田頭村邊搭建之草棚,掛上大紅燈籠及鮮花,演員少則十多人多至百人,飾以“七十二賢”及各種花草。跳棚舞有固定的演唱台本,分為接神、安座、開棚門、小孩兒、秀才、後生唱歌、鋤田等18場,內容多為農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談,旨在驅邪除惡,祈求風調雨順、物富民安、五穀豐登。
每年秋收過後,化州官橋中火嶂一帶村民,在村邊田頭搭起草棚,跳起原始粗獷的民俗舞“跳花棚”。表演者穿著古代服裝,戴著怪異面具,手持斧頭、鐮刀、鋤頭等道具,在鑼鼓號角伴奏下,邊唱邊舞,抒發“驅邪除惡,物阜民安”的喜悅心情。每到“跳花棚”表演的日子,都會吸引四鄰八鄉的人扶老攜幼前來觀看,盛況空前。“秋光好,跳棚舞,慶豐收,邪惡無。”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化州“跳棚舞”進入全盛時期的寫照。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村的文化生活呈多元化,化州“跳花棚”一枝獨秀的風光不再,到上世紀90年代日漸式微,曾一度瀕臨失傳,如今在當地文化部門的重視之下,才化險為夷。
跳花棚反映了農耕文化形成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是研究當時當地社會和生產力發展情況的一個重要歷史物證,是研究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的寶貴資料。

傳承發展

《跳花棚》舞,又稱《跳棚》、《高棚舞》,流傳於廣東茂名化州石灣街道辦事處中火嶂山下中火嶂村委會長尾公村,明朝末期由姚氏七世祖(姚姓第七代)從福建福州府蒲昌縣珠機巷大井頭村遷居化州時傳入。該舞曾流傳化州官橋、那埡、梁村等地,後失傳,長尾公村便成為唯一的跳棚村。地方志書對明、清兩代州人民跳棚的情況略有記載:覲光門外沙洲為棚,城鄉社會擇善歌者,著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鈴合歌合舞,奏鼓樂,上下壇場緩步。
此舞流傳於明朝末期。師祖起自官橋鎮的陳、李氏,師傅是陳寶學和李德勝。繼傳到宋、吳氏,師傅是朱積和和吳德國。再傳入至長尾公村氏,師傅是姚積殼、姚奉殼。姚氏是在七世(姚姓第七代)時從福建福州府蒲昌縣石朱機巷大井頭村遷居到化州南安長沙村(曾叫榕根村),後再傳至長尾公村。據老藝人姚通(1905年出生,第二十一代傳人)說,村人為紀念先輩藝祖,曾將該村取名為“陳李公村”,口頭差傳叫成“陳美公村”,後來才叫定成“長尾公村”。
《跳花棚》風格古樸粗獷、明快輕鬆、幽默誇張。是化州市官橋長尾公村及卷塘尾村一帶源遠流長的獨有的大型民間歌舞,也是該村“吃藝日”的一項重要活動。每年晚秋收割後,小雪大雪期間,該村擇好“吃藝日”(演出日),挑選16周歲以上男性能歌善舞者三五十人進行“會聚”(排練)三天,同時搭建跳棚台和祖先神座棚,第四天(吃藝日),全村劏雞殺豬,煮糯米飯,做糯米籺 ,廣邀遠近親朋百客,晚上開始演出,通宵達旦,場面熱鬧。該舞解放前在當地世代相傳,民眾開展得甚為活躍,年年有演出。1952年分別組隊參加化州縣文藝匯演和“湛江專區民間藝術匯演”,均獲殊榮。
1986年,參加茂名市首屆民族民間文藝匯演,榮獲唯一的一等獎。1988年參加88’廣東歡樂節,獲民眾和媒體的好評,文化部部長王蒙和省文化廳廳長唐瑜接見了全體演員併合影。1991年,該舞參加廣東大學生運動會閉幕式演出;2001年,中央電視三台到化州拍攝了《跳花棚》表演的全過程,作為旅遊節目在中央電視台播放;2004年9月,該舞參加茂名市民間民俗匯演廣獲好評; 2005年11月,《跳花棚》赴廣州參加首屆國際旅遊文化節之“嶺南民間藝術匯演”榮獲金獎;2006年9月,該舞參加“金秋十月·文化茂名——茂名特色文化活動月”之特色文化藝術巡遊和開幕式文藝演出;同年11月,赴廣州參加第二屆國際旅遊文化節泛珠三角旅遊推介之嶺南民間藝術匯演榮獲優秀演出獎。《跳花棚》已被載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