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姓
- 拼音:Huà Xìng
- 所屬分類:姓氏
- 始祖:化狐、化益
- 同音姓氏:“華”“花”“滑”“畫”“劃”
- 分布:河南、山東、安徽、甘肅、韓國
字形演變,化姓起源,源頭一,源頭二,化姓演變,化姓遷徙分布:,家譜文獻,字輩排行,化姓名賢,化姓地名,河南省,甘肅省,寧夏自治區,山東省,安徽省,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
字形演變
“化”的字形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楷體
化姓起源
化姓,是個非常古老而具有豐富文化內蘊的姓氏。據考證,自盤古開天地,化氏子孫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祖先是“化狐”、“化益”。二人都是華夏上古時期偉大的發明家和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化狐、化益是古書中記載的最早的化姓人名,他們原來沒有姓,一個叫“狐”,一個叫“益”,那為啥要姓“化”呢?這是因為這兩個人太厲害了,具有神奇的能改變事物性質的力量,在人類的童年時代具有這樣力量的人是不可思議的,《荀子·不苟篇》里說“神則能化矣”,所以大家就把他們叫做“化狐”、“化益”,以讚頌他們的神奇。化狐生活在距今4800多年前的廣東地區,化益生活在距今4070年前的山東日照、曲阜地區,比化狐的生活年代遲800年左右。化狐、化益雖然不是同一族屬,但他們都是化姓的血緣始祖,化姓後人繁衍至今,子孫已分散遍及華夏各地。至今廣東、廣西、江蘇、山東地區仍有眾多的化氏子孫繁衍生息著,山東曲阜還保存著古老的化氏祖廟。
源頭一
化狐,也稱作“化狄”(狐、狄古字形相近而易),本名“狐”,黃帝之大臣。因“狐”創造舟船隨黃帝出征四方而深得黃帝的喜愛,天下百姓也因為舟船的發明極大的方便了生活,大家都覺得這個偉大的發明“化難為易”,是非常神奇的事,所以都敬佩的稱呼狐為“化狐”,意為“神奇的狐”。 後來,化狐的名聲越來越大,他的子孫便以“化”為氏,繁衍至今,遍及華夏各地。化狐作為中華遠古時期第一個舟楫的偉大發明者,是化氏子孫,也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光榮與驕傲,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中國人名大辭典》民國十年六月初版“附錄 姓氏考略”第七頁:“化,望出南越。黃帝臣化狐之後。見《姓源》。”
據專家推測,化狐發明舟船,是在黃帝23年(西元前2845年),也就是說,化姓的歷史距今已有4800多年了。所以,化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與華夏五千年文明同壽,比“華姓”等同音姓氏的起源早千年以上。化狐是化姓始祖無疑。
源頭二
化益,古代東夷族首領少昊之後,父親皋陶。化益也被稱作伯益、伯翳、伯繁、柏翳,或只稱益,因佐舜有功,被封於費,因此又叫大費、費侯。化益是堯舜禹時期的農業專家、地理學家、政治理論家和社會活動家,還是一個發明了“鑿井取水”和“以卦占卜歲時吉凶”之法的偉大發明家。化益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過卓越貢獻。
根據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最新研究結論,夏朝建立時間推定為公元前2070年,那么化益的生活年代大致是距今4070年前。化益的勢力範圍位於山東省及其周邊地區,以日照、曲阜地區為其根據地。
化益的後嗣非常繁盛發達,分衍出徐姓、黃姓、趙姓、秦姓、江姓、化姓、馬姓、梁姓等十多個姓氏,俱尊他為血緣始祖。
化姓演變
化氏繼化狐、化益之後,化益的族人因化益代禹位未果之故遭啟迫害流徙,終夏一代,大多藏匿深山僻壤或改作他姓,因年湮代遠,遠離政治舞台,故家族式微,史籍鮮有記載,化姓做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幾乎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故此無法周詳闡明南北朝之前的化氏家族歷史演變過程,致使有人臆斷化氏是明朝以後才出現的姓氏,且想當然的認為化姓來自於華姓或花姓。實際上,化姓的幾個同音姓氏“化、花、華、滑、畫、劃”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姓氏來源,雖然或因為躲避災難,或因為羨慕名門大族依傍豪門,或因為訛傳而存在著一種相互轉換的可能,但絕對不應該只是一種單向的轉換。這樣的轉換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著,更常見的卻是“化姓”改作了“華姓”和“花姓”,近現代社會中尤其突出,故一直有“華”、“花”和“化”一家之說。
1、南北朝時期(420——589)浙江杭州化姓先祖。南北朝時有化氏被梁武帝於552年冊封為“東林郡君”.宋朝地方志《淳熙嚴州圖經》(陳公亮修、劉文富纂,卷二·歷代沿革二·建德縣·祠廟)記載嚴州建德縣境內(今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有一座“寧順廟”,廟裡有個“化氏神妃”,南北朝時南朝梁武帝下旨建廟,冊封化氏為“東林郡君”,南唐主李璟封化氏為“保寧夫人”,宋朝末年加封化氏為“保寧協順夫人”。歷朝歷代封化氏一家為神的原因是化氏一家曾經在梁武帝平定侯景之亂的過程中幫助過梁武帝的部隊,並在後世數百年中多次顯靈保佑地方平安。神人顯靈之說雖不可採信,但這段資料足以說明南北朝時期的浙江杭州有化氏家族的存在。
2、唐朝時期(618——907)江西九江化姓先祖。《中華江南陳氏源流總譜》記載其江南始祖“ 叔明公……避隋亂隱居福建南平……18 世 伉公(青長子),字世高(又字世全),治家法聲揚江州宗枝益繁,聚族三千餘口,由此始也,官尚書,…… 20 世 紹公(沂長子),配化氏生二子:佗、卓”。這段資料說明陳姓先祖陳紹生活在唐末,娶妻化氏,這是江西九江(江州)在唐末有化氏家族。
3、宋、金、元朝時期(960——1368)甘肅寧夏化氏始遷祖化開民。化開民,北宋初期德順軍人,生於1010年前後。甘肅靜寧縣《化氏歷代家譜》有一段記載:“遠祖化公諱開民,宋慶曆間屯田德順軍,……嗣後歷代先祖或讀書者斷續不常,或兵燹後遷徙無定,以故世代失傳。”慶曆是宋仁宗趙禎的年號,公元1041年啟用,1048年停止,共使用了八年。而德順軍成立於慶曆三年,即公元1043年,其治所在今寧夏隆德縣。由此可見,遠祖化公諱開民是1043年之後在固原、隆德縣一帶屯種的兵戶,子孫在宋、金、元時期因戰亂頻仍,遷徙無定,當是由固原、隆德縣為中心向周邊漸次輻射出去的。今之甘肅景泰、永登、靜寧、會寧、定西、隴西、通渭、秦安、清水、臨澤,寧夏隆德、固原、彭陽、海原、賀蘭等地化姓應該都是化開民的後裔。
4、宋朝時期(960——1279)廣東豐順化姓先祖。福建上杭李氏客家族譜記載其始祖李火德六世孫念二郎居住廣東豐順一帶,妣化氏。李火德生於宋代天禧2年(公元1018年),其六世孫當也生活在宋朝,可見宋朝時的廣東一帶也有化氏一族。
5、明朝世宗(1507---1566)年間,山西朔州王化莊化氏族人避亂東遷安徽、河北、山東、江蘇等地。據安徽阜陽市潁上縣半崗鎮化莊化氏高祖化大公(1498—1571)碑(康熙12年立)銘文: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高祖化大公祖居山西省朔州市朔州區王化莊,避亂攜族人遷山東棗莊,後遷潁淮之濱。如今安徽省六安、金寨、大別山區、阜陽、淮北、碭山、蚌埠、滁州、馬鞍山、當塗等地化氏據祖上說均來自山東棗莊。
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半崗鎮化莊孜化氏一派族譜:和瑞承先、潤德道心、文鳳玉維、振樹春士、其昌澤興、少子慶典、聖傳立憲、章宏成祥、明善君建、乃民正宗、茂培繼信、俊秀本啟、修志宜貞、紹嘉蘭芳、清若延緒、家國永保。現在輩分中以“樹”、“春”、“士”和“其”字輩份的化氏居多,半崗鎮化氏人口近千人。
6、明朝時期(1368——1644)河南洛陽偃師化氏始遷祖 化嵩,元末明初人,生於1340年前後。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山化鄉化碧村《化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定鼎,河南地曠人稀,遷移民以實之,吾祖奉召來偃,於城東5里許化碧處卜宅而居。”先祖化嵩是在明朝洪武初年從山西洪桐(或說山西小張橋)遷移而來,至今已是640多年歷史,二十多代裔孫。化碧村(簡稱化村)現有化氏子孫188戶863人,山化村化姓是由化碧村析出,化姓人口200。化碧村還保存有化氏祠堂、石碑。河南省新野、禹州、臨潁紂城、盧氏、南陽、孟津縣橫水鎮等地化姓大多是化嵩的後裔。
7、明朝時期(1368——1644)甘肅景泰化氏始遷祖 化盤,字標善,行二,生於1500年前後。原籍固原衛人,一說靜寧州人,或為化開民後裔。據甘肅景泰《化氏家譜》殘卷記載,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十月初九日公率全家種地應幫軍役(即參加兵戶,平時屯種,戰時出征),軍名虎都巴才戶,因軍功,爵封武騎尉。後因軍事需要,全家隨軍屯種戍守遷居靖北大蘆塘城(今景泰縣蘆陽鎮舊城),因之為甘肅景泰化氏始祖,安人蘇氏。化盤祖有子三人,化海、化湖、化河。化海、化湖後人或在原籍。今之景泰化姓全部是二世祖化河後代,其子孫繁衍生息近五百年,今有十三世至十八世裔孫六代千餘人口。子孫忠勇可嘉,多以軍人效國。景泰縣化姓以蘆陽鎮的大蘆塘(東關村、城關村)、小蘆塘(西關村、響水村)、席灘村、條山村,喜泉鎮的三塘村、興泉村、喜集水村等地區較為集中,改革開放後有許多化姓漸聚居於新縣城一條山鎮。
永登縣秦川鎮小橫路、華家井等地化姓與景泰縣化姓同為一祖,其地先祖或為景泰化氏先祖化盤之三弟,或為化盤之次子,後不知於何年改為“華姓”。 沿甘肅河西走廊至新疆溫泉縣、烏魯木齊一帶化姓多來自甘肅景泰縣及靜寧縣。
8、明朝時期(1368——1644)甘肅靜寧、會寧始遷祖。靜寧縣、會寧縣化姓是同一先祖,遠祖化開民為宋代德順軍人,宋之德順軍即明代固原衛轄區。今靜寧始祖名諱失考,明萬曆年間自固原衛到靜寧後居住雷陽鎮之西北鄉化家溝及化家岔,為平涼府靜寧州岷州衛上伍頭寨頭甲。始祖有子二人,長子二世祖避難州城,有子三人:化九序(1620——1659)、化九埏(1622——1686)、化九洲(1625——1699),世居縣城南關(原有三座化家堡子)、四河鄉化家灣等地。次子二世祖仍居住化家溝,後人有漸次遷居一道山樑相隔的會寧縣楊集鄉劉咀村、兵灣、楊化家等地,因之為會寧化姓先祖。今兩地化氏子孫俱各繁衍興旺,人口約有500。
張掖臨澤化姓來自靜寧,甘州區也有十餘戶化姓,據說有來自山西的。
9、明朝時期(1368——1644)韓國化姓始遷祖化燮,明朝援朝將領,韓國化氏始遷祖。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日寇再次發動侵朝戰爭,此年為丁酉年,故稱“丁酉之役”。明廷再次援朝,化燮以中軍之職參戰,在蔚山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榮獲一等功臣。次年,中朝兩國軍隊又在海上與倭寇展開殊死決戰,終於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戰後,明朝東援將士多人落籍朝鮮,化燮以晉陽為本貫定居。化氏子孫在朝鮮受到重用,化燮子化奉祥官至嘉善大夫,孫化英俊官至通政大夫,玄孫化日就為嘉善大夫、同知中樞府使,還有資憲大夫化日長,嘉善大夫化日熙,折衝將軍化東輝,通德郎化允澤,五衛將化廷漢,參判化錫漢等。韓國經濟企劃院1985年的國情調查報告顯示,化氏已有1592人。今韓國晉陽、羅州等地有化姓人口2000左右。《韓國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鄉》認為晉陽化氏是明朝開國功臣、大司馬、大將軍化雲龍後代。化雲龍在《明史》中寫作“華雲龍”,其它著作中也有寫作“化雲龍”的。
10、明朝時期(1368——1644)北京房山區張坊鎮化姓始遷祖化龍剛,蒙古族,明朝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人,壽83。37歲時領養侄子化司明。後代於清康熙年間遷居遼寧清源縣大邊溝村。道光7年,化子臣、化子立帶其侄化天德到北京張坊居住。化天德官至內務府製造司總管,後獲罪滿門抄斬,逃亡南京北安(岸)華西村,9年後回到北京門頭溝,宣統2年回張坊。化天德生9子,被抓2子,張坊1子、門頭溝1子,其餘5子不詳。今北京房山區張坊鎮、豐臺區花鄉黃土崗村有數十戶化姓,派名:兆玉文廷鳳,國振永希風,有寶增守紹,連仲正生榮。
11、明朝時期(1368——1644)河北省寧晉縣耿莊橋鄉劉家台村化姓始遷祖化秋,明朝人,家譜記載“化秋,打魚來到此地”,今已繁衍生息十六七代,約500化氏子孫,老墳有石碑記載。本地化氏解放前多有外出到湖南、天津、張家口、內蒙古等地的。
12、明朝時期(1368——1644)山東省莒南縣化家廟子始遷祖化元、化芳等兄弟三人,據傳說是明朝崇禎年間(1628年後)由江蘇省東海縣遷移至山東莒南縣嶺泉鎮化家廟子村。1996年左右立祖墳,祖墳從村後(村北)遷至村南,在雞龍河北80米,祖墳面南背北,主要由三座主墳構成。今莒南縣嶺泉鎮化家廟子村、薛家墩後村,縣城以西的十字路鎮化家白龍汪村,東南團林鎮李家糰子村、北泉子四村、化家村,縣城以北的北園鎮虎園村均有化姓子孫聚居。以嶺泉鎮化家廟子村最為集中,化姓人口近千。
13、清朝時期(1644——1911)河南濮陽化家莊始遷祖化同福(1662——1731),原籍江蘇省碭山縣化家樓村(今屬安徽省碭山縣)。本系豪門世族,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因遭變故背鄉離井,遷居於濮陽東南寺台村,是年二十二歲。據《江蘇碭山化氏家譜》記載,“攜有私蓄,數十年置良田一十六頃,遂稱富甲焉。”雍正八年(1730年),在寺台村前里許,酌度東西之大道,南北之通衢,安宅建屋,啟村名曰化家莊,是為河南濮陽化家莊始祖。後世子孫繁衍興旺,俊才輩出。今其地化姓村莊有六個:文留鎮化莊村,王稱固鄉化莊村,柳屯鎮化莊村,子岸鄉化寨村、東化寨村、西化寨村。王稱固鄉石木頭村、李拐村,傳至二十多代, 1000多化姓。文留鎮化莊村有1100人。
化姓遷徙分布:
上古時代有“化狐”“化益”,其後人中有以化為姓者,俱尊二人為血緣始祖。如今化姓居民遍及全國大部分地區。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已在28個行政區中找到了965個化姓地名(香港、澳門、台灣、天津、新疆、西藏沒有找到),32個省市自治區發現有化姓居民(澳門、西藏沒有化姓居民信息)。估計全國化姓人口在十萬左右,姓氏排名當在300到400之間(2009年公安部公布的姓氏排名第300名的“滿姓”是14萬人,華姓67萬人,排名180,花姓18萬人,排名285)。目前化姓最集中的區域是:河南、山東、安徽、甘肅、河北、山西。
河南省是全國範圍內已知化姓地名和化姓村莊最多的省份,也應該是化姓人口最多的的省份。河南省化姓居住地較集中的地區有:駐馬店市上蔡縣崇禮鄉化莊村;周口市太康縣大許寨鄉赫莊、化樓村,商水縣固牆鎮智王村;商丘市寧陵縣劉樓鄉大化莊、小化莊、朱堂村,虞城縣田廟鄉金郭莊村。南陽市方城縣化莊村、拐河鎮曹莊、趙莊,新野縣前高廟鄉郭灣村;洛陽市偃師市山化鄉化碧村(化村)、山化村;鄭州市金水區祭城鄉化莊村;濮陽市濮陽縣文留鎮化莊村,王稱固鄉石木頭村、李拐村;許昌市禹州市褚河鎮化莊村、唐莊,許昌縣榆林鄉柏冢村、白莊村。
山東省化姓地名眾多,亦是繼河南之後化姓聚居最集中的地區。由於人口總是處於不斷的流動之中,所以有些古老的化姓村子今天已經沒有化姓居民,但是名稱卻仍然保留著,默默闡釋者化姓先祖的歷史。山東省化姓居民集中居住在臨沂市,又以莒南縣虎園村、化家白龍汪村、化家廟子村、化家村最為集中。具體分布是:臨沂市莒南縣十字路鎮虎園村,莒南縣嶺泉鎮化家廟子村(人口千餘)、薛家墩後村,縣城以西的十字路鎮化家白龍汪村,東南團林鎮李家糰子村、北泉子四村、化家村,坪上鎮後野泉村,相邸鎮何崖頭村均有化姓子孫聚居;以十字路鎮化家白龍汪村、嶺泉鎮化家廟子村最為集中。蘭山區水田村化氏約有幾百戶,多來自化家白龍旺村、化家廟子。蒼山縣、南坊鎮橋坊村、臨沭縣曹莊鎮化橋(華橋)村。德州市樂陵市化樓鎮化家村。臨邑縣興隆鎮唐家廟村。菏澤市單縣終興鎮彭莊村東關四街,曹縣。濟寧市金鄉縣司馬鄉成廟村,曲阜市姚村鎮化莊村;微山縣。濟南市平陰縣欒灣村、淄博市高青縣黑里寨鎮化家村。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化家湖村,原名化樓村,該村居民90%都姓化。阜陽市潁上縣是個化姓村落雲集的地方,一個縣域竟然有十四個化姓地名,是全國擁有化姓地名最多的縣級地區。潁上縣半崗鎮化莊集居500餘人口,耿棚鎮卞莊村有化姓人口眾多。滁州市鳳陽縣臨淮鎮、馬鞍山市當塗縣亦有散居。
甘肅省已知化姓居民較集中的地區是景泰縣、靜寧縣、會寧縣。白銀市景泰縣化姓以蘆陽鎮的大蘆塘(東關村、城關村)、小蘆塘(西關村、響水村)、席灘村、條山村,喜泉鎮的三塘村、興泉村、喜集水村等地區較為集中,改革開放後有許多化姓人漸聚居於新縣城一條山鎮。全縣化氏現有千餘人,都是明朝先祖化盤的後人。有一戶化姓是建國後來自於河南洛陽偃師市山化鄉化碧村。景泰縣蘆陽鎮沈莊村化家嶺、化家頂(百度地圖為化頂)、化家墳掌,東關村化家崖灣,喜泉鎮喜集水村化家路漕等化姓地名,都是化氏先祖活動過的地方。會寧縣楊集鄉劉咀村劉咀社、楊化家、兵灣社化姓以劉咀村為祖源地,有數戶移居會寧縣城南關、蘭州。平涼市靜寧縣縣城南關化家堡子、四河鄉化家灣、紅寺鄉化家溝(簡稱化溝村化溝社)、原安鄉姚化村都有化姓人口,化家溝有數戶移居河西臨澤縣、永登縣連成鎮。張掖市甘州區化姓約三十多戶,分布較散,來源不同。武威市古浪縣亦有散居,有由景泰移居者。
河北省化姓聚居地信息有:張家口市懷來縣狼山鄉三營村,邢台市隆堯縣,寧晉縣(省直轄縣)耿莊橋鎮劉家台村,保定市徐水縣白洋淀,定州市東留春鄉東留春村,雄縣、安新縣,衡水地區故城縣夏莊鎮型谷莊村、故城鎮十里舖、青罕鎮牛臥莊,都有化姓居民,約在千餘人口,但夏莊鎮小化村、大化村,都曾經是化姓聚居地,如今已經沒有化姓居民。
山西省化姓分布較集中地域:晉中市介休市連福鎮化家窯村,連福鎮東疙瘩村,平遙縣。
江蘇省淮安市,鹽城市響水縣,邳州市,宿遷市泗陽縣化莊村、泗洪縣瑤溝鄉化灣莊、沭陽縣,徐州市睢寧縣化莊、新沂市唐店鎮龍河村,鎮江市丹陽市瀛化莊村,南京市六合區化莊村,揚州市高郵市化莊等地都有化姓居民。沿著京杭運河河畔,分布著很多化姓家庭,如山東省棗莊附近、江蘇邳州、高郵、金湖和高郵湖、地龍船閘等地。
北京市2000年以來經濟發展迅速,城區擴張迅猛,一些原本處於城市邊緣地帶的化姓村落被納入郊區城建,知名度迅速提高,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化姓,化姓居民較集中地域:密雲縣高嶺鎮下河村,房山區張坊鎮、豐臺區花鄉黃土崗村。
國內化姓居民其它較集中的地域有:陝西省西安市鄠縣五竹鄉周店村。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化家團莊、化家莊(已改名京星五隊、七隊),固原市,石嘴山市平羅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溫泉縣。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草原滿洲里市,河套平原土默特右旗散居,烏海市。黑龍江省雞東縣。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鐵嶺市銀州區。
朝鮮半島化姓以韓國晉陽、羅州等地最為集中,據韓國經濟企劃院1985年的國情調查報告顯示,化氏有1592人,現估計化姓人口有2000。
家譜文獻
1、甘肅省景泰縣《化室秘藏家譜》,八世孫化高位修於清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六日(1781年6月6日)。此譜所依據之殘譜今已無存,但殘存內容被保存。此譜修訂完成後被抄寫數部,今僅存手抄古本一部,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2、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山化鄉化碧村《化氏家譜》,修於清乾隆53年(1788年),現存手抄古本一部。
3、甘肅省靜寧縣《化氏歷代家簿》,七世孫化維新修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家族史和文學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價值,現存有手抄古本一部。
4、河南省濮陽縣文留鎮化莊村《江蘇碭山化氏家譜》,修於民國六年,現存有手抄古本一部。另有由化建華先生於2012年主持續修的《化氏家譜》若干部。
5、甘肅省景泰縣《三塘化氏重修譜牒》,十一世孫化仲第、化仲田主持修訂於民國元年中秋節。現存手抄古本一部。
6、甘肅省景泰縣《條山化氏世系源流家譜》,十二世孫化鏋升主持修訂於民國二十七年中秋節。現存手抄古本一部。
7、甘肅省景泰縣《蘆陽化氏重修家譜》,十二世孫化修善主持修訂於民國三十六年臘月。現存手抄古本一部。
8、甘肅省景泰縣《永泰鄉化氏家譜》,十四世孫化文仁主持修訂於民國三十八年中秋節。現存手抄古本一部。
9、甘肅省景泰縣《條山化氏家譜》,十三世孫化廷述主持修訂於一九八三年孟夏。現存手抄本一部。
10、甘肅省景泰縣《重修黃羊淌化氏家譜》,十五世孫化得富、化得貴主持修訂於一九八七年十一月。現存手抄本一部。
11、甘肅省景泰縣《蘆陽化氏新修族譜》,十三世孫化廷明主持修訂於一九八九年正月十五日。現存列印本一部。
12、甘肅省景泰縣《新修一條山化氏家譜》,十四世孫化敏主持修訂於一九九八年仲夏。現存列印本一部。
13、甘肅省景泰縣《新修三塘化氏老三房家譜》,十五世孫化得功主持修訂於公元一九九八年孟秋。現存列印本一部。
14、山東省莒南縣《化氏宗譜》,(現代)化氏族人合修,1998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嶺泉鎮化家廟子村化氏宗祠。
15、甘肅省景泰縣《景泰縣化氏源流宗譜》。該譜為景泰縣化氏五百年來之綜合性全譜,兩卷冊,內中詳細敘述景泰縣化氏源流。由景泰縣化氏宗譜編委會集體編訂,歷時二年。十四世孫化棟負責文字潤色、列印、排版工作,十四世孫化宏負責文字校對工作,十五世孫化得忠負責協調收集資料工作。精裝印刷四十八部,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正式出版發行。
16、河南省濮陽縣文留鎮化莊村《化氏家譜》,化建華先生於2012年主持續修。
<p>
字輩排行
派名是追溯先祖、繼承傳揚家族文化、維繫家族血脈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不可不重視,從派名入手,我們就可以追溯到共同的祖根。以下是最新整理的網路資料:
◆河南省:
許昌市許昌縣:書學成有廣明金(另有一說:萬、書、學、成、有、廣、金、樹、景、慶、永、保、照、嘉、祥、安、仁、順、道、克、紹、泰、微、思、存、之、即、史、常 )
洛陽市偃師市山化鄉化碧村(化村)族譜派名:萬福來朝由天定,百行成齊受命崇,心存好德常安樂,處世和平集嘉慶。
濮陽市濮陽縣王稱固鄉化莊派名:俊守克學金明文。
濮陽市濮陽縣文留鎮化莊十世以後輩分:卿相傳世澤,鴻緒炳祖光。培仲憲立本,啟瑞繼偉常。修平增慶裕,德兆祝永昌。
商丘市寧陵縣劉樓鄉化莊:景公尚思益法良。
駐馬店市上蔡縣化莊村、新野前高廟鄉郭灣村:春、秀、彥、韶(另有韶、彥、秀、春的排序,不知哪個正確)。
禹州市派名:萬成 有 廣 明 金 樹 。
永城市派名:萬,傳,保,文。
◆ 山東省:
臨沂市莒南縣十字路鎮:子、玉、立(樹)
臨沂市莒南縣嶺泉鎮化家廟子村派名:興,廣,文,立,愛(春、昌),世。
臨沂市莒南縣相邸鎮何崖頭近代家譜派名:玉景思恩雲京振,松柏長青永世祥。
臨沂市蘭山區蘭山街道水田社區派名:連、殿(佃)、景、 紹 、書(淑)、士(世)、毓 。
臨沂市莒南縣坪上鎮後野泉村、團林鎮化家村、李家村、北泉子四村:鳳、正、亮、明、鴻
菏澤市單縣終興鎮彭莊村東關四街派名:林、德、聖、永、慶、新。
德州市樂陵市化樓鎮化家村:守成兆明鳳,文祥石代傳。
濟寧市金鄉縣司馬鄉成廟村派名:如,新,德,文,學。
泰安市東平縣派名:玉 可 以 傳 家 久 芝 香 仁 義 廣。
◆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派名:盤(單名)、海(單名)、進、守、麟(單名)、遠 、興、高、天、民、仲、修(升)、廷、文(單名)、得、希、延、世、生、宗、元。
◆安徽省
阜陽市潁上縣半崗鎮化莊孜派名:和瑞承先、潤德道心、文鳳玉維、振樹春士、其昌澤興、少子慶典、聖 傳立憲、章宏成祥、明善君建、乃民正宗、茂培繼信、俊秀本啟、修志宜貞、紹嘉蘭芳、清若延緒、家國永保
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化家湖村派名:茂蘭班運丙章宜范蘇和北啟。
鳳陽臨淮派名:星、得、敬、明、宏
◆河北省
石家莊派名:宗、魏、明、智、慧。
◆江蘇省
鹽城市響水縣派名:如、文、奎、傳。
徐州:吉,保,龍,瑞,朝
淮安:寶,慶,明,洪,允,德
邳州(下邳,今睢寧)化莊派名:孟、秀、玉(文)、志。
◆北京房山區張坊鎮派名:兆玉文廷鳳,國振永希風,有寶增守紹,連仲正生榮。
◆山西省介休市化家窯派名:天廣宜延定正澤留芳。
化姓名賢
●化狐
化狐,生活在距今4800多年前黃帝時期。詳細資訊見前文“化氏起源”之源頭一,也可參考中文百科詞條“化狐”。
●化益
化益,生活在距今4070年前的堯舜禹時期,勢力範圍在今山東日照、曲阜地區。詳細資訊見前文“化氏起源”之源頭二,也可參考中文百科詞條“化益”。
●化氏神妃
南北朝時有化氏被梁武帝於552年冊封為“東林郡君” ,在嚴州建德縣境內(今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建了一座“寧順廟”專門供奉,同廟供奉的還有她的公公倪可耕,婆婆陳氏,丈夫倪惇。詳細資訊見前文“化姓遷徙演變及各地始祖”之一。
●化開民
化開民,北宋初期德順軍人,生於1010年前後,甘肅寧夏化姓始遷祖。詳細資訊見前文“化姓遷徙演變及各地始遷祖”之四。
●化嵩
化嵩,元末明初人,生於1340年前後,河南洛陽偃師化姓始遷祖。詳細資訊見前文“化姓遷徙演變及各地始遷祖”之五。
●化暉
化暉,明朝文學家。《辭海》有此記載,其餘不詳。
●化盤(1500?——1575?)
化盤,字標善,行二,明朝爵封武騎尉,甘肅景泰化姓始遷祖。詳細資訊見前文“化姓遷徙演變及各地始遷祖”之六及中文百科詞條“化盤”。
●化燮
化燮,明朝援朝將領,韓國化氏始遷祖。詳細資訊見前文“化姓遷徙演變及各地始遷祖”之八及中文百科詞條“化燮”。
●化守登(1615——1687)
化守登,字標吾。甘肅省靖北大蘆塘南關(今景泰縣蘆陽鎮城關村)人。明末從軍,後任甘肅寧遠堡守備。入清後於順治朝歷任陝西興安鎮都司、游擊、塘馬游擊,在平定明朝殘餘勢力中為清王朝屢建功勳。康熙元年隨興安總兵官於奮起入川清剿“西山十三家”。康熙六年任興國協副將,駐節湖廣武昌府興國州,恤軍愛民,興民戴之,獻《榮壽春搜圖》,時任南豐知縣吳景祉為之作序《恭祝大總戎標翁化老先生老大人榮壽春搜像贊並敘》,以頌其德。康熙十一年夏季康熙帝授公驍騎將軍,“累贈三代,皆如公官”, 夫人李氏、許氏,俱封誥命夫人。興民再獻畫像祝壽,福建漳南道副使馮之圖作序《題贈大元戎即封拜標翁化老先生序》。康熙十一年秋冬季轉任福建閩安鎮副將,駐節協台衙門。康熙十二年署閩安水師副將事游擊,是年二月十八日引官兵於竿塘外洋五虎門成功解救被海盜圍攻的琉球國進貢清朝使臣。康熙十三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叛亂,公以不屈遭扣押。康熙十五年叛亂平定後,福建提督段應舉仍委公閩安水師游擊。後再署副將,有“閩中將備紳士軍民等恭祝壽軸”為證。康熙二十六年歿於任所。
●化 效(?——?)
化 效,甘肅省靖北大蘆塘南關(今景泰縣蘆陽鎮城關村)人。清道光十三年刊本陳之驥編次《靖遠縣誌》卷四“武舉”載:化效,康熙年間武舉人。清代武騎尉。
●化政遠(1678.4.24——1748.12.22)
化政遠,字平章,甘肅省靖北鎖罕堡(今景泰縣喜泉鎮三塘村)人。清雍正鎖罕堡營團練千總,清例贈騎都尉。
●化可榮(1679.8.20——1750.8.14)
化可榮,甘肅省靜寧州(今靜寧縣)人。課農治生,性多容忍,相傳有豪衿某者強贖已種麥地,時青苗出土存許,曲直不較,其避事每如此。年登稀壽,所謂少煩惱者多安樂也。壽七十有二。
●化述遠(1683.12.15——1745.3.3)
化述遠,字憲章,甘肅省靖北大蘆塘南關(今景泰縣蘆陽鎮城關村)人。清雍正蘆塘營團練把總,例贈恩騎尉。
●化文遠(1684.1.18——1738.7.3)
化文遠,字典章,甘肅省靖北大蘆塘南關(今景泰縣蘆陽鎮城關村)人。蘆塘營游擊府掌房,哈密駐防三載。清例贈修職郎。孺人戚氏。
●化可師(1687.11.11——1748.10.23)
化可師,甘肅省靜寧州(今靜寧縣)人。服賈為業,竭力終養。壽六十有二。元配李氏。傳云:“耆壽府君,四世耋壽府君之次子,同懷三人暨長侄往來省城中服賈為業,家道小康,尤篤於事親,椿萱並登八旬,壽而且康,膝下承歡,蒸蒸然也。奈弟侄相繼早世(逝),府君昆仲回籍,不事遠遊,養生送死之外,饒有餘貲。昆業於農,仲業於商,不幸府君逝而伯考年邁,同夥者圖資本以肥己矣。嗚呼,傷哉!當府君之臥床,不肖等幼不經事,湯藥未親嘗,飲食未時奉,安知非調劑失宜以致不起也。今不肖輩幸能成立,盡堪自給,追維往事,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雖舉三獻之祭,厚及椎牛,究何補於罔極之萬一雲。”
●化鵬遠(1692.3.23——1745.8.18)
化鵬遠,字沖霄,甘肅省靖北大蘆塘南關(今景泰縣蘆陽鎮城關村)人。清監生兼蘆塘營團練把總、千總總催,襲爵騎都尉。恭人武氏。
●化武氏
甘肅省靖北大蘆塘南關(今景泰縣蘆陽鎮城關村)人。清道光十三年刊本陳之驥編次《靖遠縣誌》卷四“節婦”載:武氏,蘆塘民化鴻遠之妻,年十九夫亡,並無子女,誓不再嫁,老事翁姑,苦節五十餘載。
●化可善(?——?)
化可善,字型元,甘肅省靜寧州(今靜寧縣)人。乾隆甲子科武舉人。元配楊氏。《靜寧軍事志》記載:化可喜【善】,岷州衛人,乾隆九年(1744)武舉。
●化興廉(1706.10.3——1760.6.29)
化興廉,甘肅省靖北鎖罕堡(今景泰縣喜泉鎮三塘村)人。字景清,清固原提督屬下馬關營右司把總、蔡把什湖屯種行營千總。例贈飛騎尉。
●化興家(1708.9.18——1774.10.26)
化興家,字子齊,甘肅省靖北大蘆塘南關(今景泰縣蘆陽鎮城關村)人。蘆塘營團練千總,襲爵雲騎尉。宜人張氏。
●化興朝(1725.10.15——1779.12.13)
化興朝,字國佐,甘肅省靖北鎖罕堡(今景泰縣喜泉鎮三塘村)人。清陝西延綏鎮標右營經制外委把總,靖遠協營經制外委把總。例贈騎都尉。
●化宇寧(1730.1.22——1781.11.12)
化宇寧,字熙占,國學府君,太學生,甘肅省靜寧州(今靜寧縣)人。外嚴內寬,人多親而憚之。壽五十有二。元配任氏(1734.2.16——? ),生子三,長曰維新,次曰作新,三曰日新。生女二,長適郡庠生翟永萃,次適業儒王純豐。傳云:“熙占府君,淳若府君之長子。壯為太學生,生平不嗜酒,然子弟有善飲者輒弗禁,曰‘飲乃祿也’。好陪酒,人話酣則撤飲不復酌。性剛而心和,人觸犯遽面折之,移時仍如初。持身不多滋事,隨分經營,家道不豐,亦不嗇。所典山村,地屬隆德鄉,人多感其惠。遇凶旱,出粟以濟窮乏,按口給食,至有從遠鄉來者。事聞於縣邑,侯鄒公扁其閭曰‘誼高周急’。先是,土民聚黨劫掠近村,府君募鄉壯丁,各持橛把,遮其出沒於青龍山廟閣要路,土民聞風而他竄。故我村獨恃以無恐,至今鄉人以為快談焉。彼時誤以不肖為大器,不令諸務一毫擾其心,年三十餘尚不知田畝之多少也。何意驀然棄世,不肖不士【仕】不農,家道浸日以替。撫今追昔,終天之恨,其胡能一日已乎!”
●化高位(1740?——?)
化高位,字靖公,號首選,別號藎軒,甘肅省靖北鎖罕堡(今景泰縣喜泉鎮三塘村)人。歲貢生,書齋名“亦一軒”。1760年父亡後且耕且讀,1763年至1780年有十八年的軍旅生涯。乾隆四十六年六月六日(1781年6月6日)修成景泰縣《化室秘藏家譜》,筆法簡潔,較好地記載了景泰化氏前八世的家世資料,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較好的保存了四世祖化守登的功業事跡。據傳後舉家遷往新疆居住。
●化維新(?——?)
化維新,字鼎吉,號霽亭,州學廩膳生,鄉善士。甘肅省靜寧州(今靜寧縣)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修成靜寧州《化氏歷代家簿》,“圖系井井,派狀秩秩,世傳及外傳確然釐然,而藝文亦愷惻於性成”,這本家譜敘事有條不紊,家世記載詳明,言簡理明而又文采煥然,可謂傳世精品。
●化民魁(1826.12.2——1898.10.23)
化民魁,甘肅省靖北大蘆塘南關(今景泰縣蘆陽鎮城關村)人。化氏族長。官居團練千總之職,人稱號爺,清贈封武德郎。公生而誠樸,睦和四鄰,孝親敬友,勤於政務,一身正氣。同治年間,逆回犯城,率眾迎敵,殊死拼搏。首戰敵退,再戰又捷,孤身追擊,喪敵膽魄。身受重創,被槍十二,失血倒地,艱難爬行。路遇清泉,口渴難忍,神人啟示:勿要飲水!血流泉邊,身向前行,眾人救回,終得痊癒!逆賊遠遁,城池完好,神奇故事,至今流傳!
●化永慶(?——?)
化永慶,甘肅省靖北小蘆塘響水堡(今景泰縣蘆陽鎮響水村)人。清封六品軍功。
●化士英(1907——1967)
化士英,甘肅靜寧縣人,筆名俊晨,能寫善畫,1947年出任甘南司法庭庭長,後致仕家居,致力於書畫創作,書法蒼勁,畫風古樸,卓然一代名家。
●化廷功(?——?)
化廷功,字連升,號級三,甘肅省景泰縣蘆陽鎮一條山村人。青年入伍,民國初任甘肅陸軍上尉,後至陝西任國民二軍營副,又在甘肅陸軍第一師第一旅任中校機槍營營長,遭暗殺棄世。
●化文仁(1912.5.9-1960.5.17)
化文仁,字貫群,一名化貫群。甘肅省景泰縣喜泉鎮喜集水村人。文仁公出身行伍,在抗日戰爭中出生入死,擊殺倭寇無數,以士卒而累官至傅作義部下保全團之上校團長,一九四九年北平和平解放後辭官歸隱鄉里。耕讀之餘,還願力修完成《喜集水化氏家譜》,亦一時盛事。
●化孝(1923.10.7——1999.1.6)
化孝,甘肅省景泰縣喜泉鎮三塘村人,副縣級幹部。一生秉性耿直,方正求實,為人寬厚。曾就讀於河西中學、蘭州中學、國立西北大學法學院。畢業後,組建青年學生團,1949年配合解放軍解放景泰縣城。歷任蘆陽鄉鄉長、景泰縣人民法院代院長、武威中院審判員、武威公交科長等職務。1970年參與創建景泰縣水泥廠,先後任財務供銷科科長、工會主席等職務。1996年版《景泰縣誌》有載。
●化樹昆(1933—— )
化樹昆,河北省石家莊市人,原籍河北寧晉縣劉家台兒。曾任石家莊工商局長。78歲時拜拉了近60年雷琴的張計川老人為師學習雷琴。談到為啥學雷琴時,化樹昆說自己絕非一時衝動,“平常我就愛拉拉京胡,從報紙上得知張師傅的感人事跡後,就坐不住了,非得把這技藝和精神都學到不可”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老先生活到老學到老,可親可敬!
●化成(1934.11——2000.9)
化成,甘肅省景泰縣喜泉鎮興泉村人,縣團級幹部。擅長書法、寫作,作品曾多次獲獎,代表作《穿越荒漠引水——甘肅省景泰川電力提灌二期工程》《李培福在景泰》《史平同志回憶錄》等作品影響深遠。1996年版《景泰縣誌》第831頁“縣團級幹部”卷記載:化成,民國23年(1934)生,興泉人,中共黨員。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函授)。1950年參加工作,先後在興泉、芳草等國小任教。1959年調《甘肅日報》社任記者。1963年在省政府做秘書工作。1971年後,在景泰川電灌工程指揮部、景泰川灌區管理處(副處長)、引大指揮部工作。1984年任省水利水電工程局宣傳部長,兼《甘肅水電建設報》編委主任、甘肅新聞學會理事等。擅長書法、寫作,作品曾多次獲獎。技術職稱高級政工師。
●化運田
化運田,志願軍63軍187師561團2營5連副連長。1954年退伍返鄉。
●化運田(1938—— )
化運田,河南省濮陽市文留鎮化莊人。1957年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先後任長垣師範、濮陽師範講師,濮陽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著有長篇小說《大河奔流》、《難忘的歲月》(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被評為技術拔尖人才,收錄於《當代中國名人大辭典》。
●化國俊(1940——)
化國俊,甘肅省會寧縣人。1957年參加工作,從工從商,辛勞半生,四個子女俱已培育成才。退休後猶自孜孜不倦,致力於書法藝術,工研小楷,工筆繕寫《金剛經》《道德經》等多部長卷作品,筆力遒勁,美名播揚於蘭州、海口等地。
●化志堅
化志堅,湖北省老河口市人,老而彌堅,不墜青雲之志,會拉會唱會寫會畫樣樣幹得出色,且又不聲不響不張揚,尤以書法揚名當地。
●化端平(1947.8.24—— )
化端平,河北省保定市人,保定市體委業餘體校桌球隊教練。從事專職桌球教練員工作15年,天津休育學院運動系教練員專修科畢業,曾於1977年至1978年9月任我國取得1987年第35屆世乒賽團體冠軍成員王浩的啟蒙教練,自任教以來向省級以上專業隊、省體校輸送23名運動員。先後有兩篇學術論文發表於省以上學術刊物。(以上內容收錄於《當代中國著名教練員裁判員大辭典》)
●化長河
化長河,北京大學文學碩士,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語言學會理事,鄭州市語言學會會員,中州語言文化比較學會理事,河南省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閱卷組成員。論著有《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和諧語言構建原則》、《多不可——違反排中律錯誤的特殊形式》、《文學名著導讀》、《美的發現》等。
●化漢三
化漢三,河南開封人,著名攝影家。原任河南省開封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退休後擔任開封市棋牌協會主席、市老年藝術家協會會長、省老年攝影學會副會長、市老年攝影學會會長等職務發揮餘熱。化漢三精心創作的40件菊花攝影作品被中國攝影出版社結集出版,一卷《菊韻》展現了開封菊花的萬種風情。在《菊韻》攝影集中,化漢三用詩一般的創作激情和充滿愛意的藝術語言,展現了開封菊花的千姿百態,顯示出了非同尋常的創作意識和獨有的藝術表現力。另有作品《談焦裕祿的公僕精神(圖)》《熱血 開拓 奉獻》等作品傳世。
●化振凱(1951——)
化振凱,字永晟,號盤石。河北省保定市人,祖籍保定容城縣郭村。中國“神武八卦掌”掌門人。“劉式八卦掌”第五代繼承傳人,掌門大師兄,“白西園形意拳”第六代繼承傳人,掌門大師兄。武式(保定)太極拳第七代繼承傳人,掌門大師兄。其武學造詣深厚,主要絕技有“八卦掌秘傳絕技之開手招法——十八魁手”(唯一繼承完整譜系資料及心法要論),“八卦槍秘傳絕技”( 唯一繼承完整譜系資料及心法要論),大槍劉德寬獨傳之“方天戟”( 唯一繼承完整譜系資料及心法要論),“十二渾元養生球”,“養生祛病康復功”,“八卦掌內功心法訣法秘傳絕技”等(唯一繼承完整譜系資料及心法要論),還有中華內家幾欲失傳的上等養生修身絕學“種丹術”(口傳心授)及“上醫術”(口傳心授)。自幼習武,是三門內家傳統武術正宗入室傳人(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
●化前珍(1952.2—— )
化前珍,河北人。第四軍醫大學護理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獲軍隊育才銀獎。中華護理學會資深會員,陝西省護理學會老年護理分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醫學教育基礎護理教研會副會長。
●化廷智(1952.8.15——)
化廷智,甘肅省景泰縣蘆陽鎮東關村人,現居蘭州。1978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就教於蘭州師範專科學校數學系。1984年擔任師專教務行政科科長,1986年起擔任蘭州師範專科學校附屬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1995年起擔任甘肅省實驗中專黨委書記、副校長,1994年至1996年在中央黨校領導幹部培訓班學習兩年,2006年起擔任甘肅省實驗中專校長。
●化有勛(1952.10——)
化有勛,河南省許昌市人。1975年3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普學歷(鄭州大學政治專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2003年2月至4月任中共濟源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2003年4月起任中共濟源市委副書記,濟源市人民政府市長。2004年2月任駐馬店市委副書記、代市長。2007年3月29日-2008年3月任駐馬店市長。2008年3月任駐馬店市委書記。2011年7月7日,任河南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
●化紹新(1953.10——)
化紹新,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水田村人。1974年參軍,復員後在臨沂市運輸公司任駕駛員。1986年畢業於濟南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化紹新自小愛好釣魚,擅長用餌,對懸墜釣組物理化學變化中的餌重關係和外力作用下的信號反應有獨到見解。榮獲稱號和職位有:綜合釣創始人;遼寧漁友之家常務理事長;遼寧漁友漁具公司董事長;遼寧漁友釣魚俱樂部總經理。
●化愛軍(1955——)
化愛軍,山東省青島人。198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 國家體育總局青島航海運動學校副校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化敏(1956.5——)
化敏,江蘇連雲港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共黨員、民進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省戲劇家協會理事。現任市政協常委,民進連雲港市委副主委,市文化館館長,市戲劇家協會主席。從藝30餘年先後主演過《雷雨》、《不準出生的人》、《於無聲處》等50餘部大型話劇。
●化得福(1956.9——)
化得福,甘肅省景泰縣蘆陽鎮一條山村人,現居蘭州。中學高級教師,甘肅省學科帶頭人。1982年7月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物理系,分配至武威一中,1992年調入蘭州一中任教,曾任年級組長、學生處主任、工會副主席、甘肅省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等職,現任蘭州一中副校長,蘭州市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甘肅省物理學會常務理事。
●化桂雲(1956.12——)
化桂雲,安徽省濉溪縣人。1974年參加工作,曾任雙龍公司煤管科黨支部副書記兼工會主席。中國殘聯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5年以來,化桂雲多次被評為市、集團公司勞動模範;1988年被授予安徽省勞動模範稱號;1989年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991年5月9日中國殘聯“全國自強模範”; 2010年4月被安徽省淮北市委市政府授予“淮北傑出人物”榮譽稱號。20多年來,她每一年都義務為職工寫春聯,一寫就是近千副,一寫就是許多天。用她的話說,我不能為別人做什麼大事,乾點小事是應該的;人與人之間應該有點互助精神,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化建華(1960——)
化建華,河南省濮陽市文留鎮化莊人。1980年畢業於河南大學中文系、1985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2000年畢業於中央黨校法律系,碩士,先後任鄉鎮黨委副書記、物價局副局長、史志辦主任。兼任中國濮陽五帝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濮陽帝舜文化研究會會長、歷史研究會會長。作品有《帝舜傳說》《帝舜後裔姓氏源流》《帝舜故里論文集》等。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化得元(1963.6——2003.7)
化得元,甘肅省景泰縣蘆陽鎮一條山村人。西北師範大學心理學學士、副教授,曾任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動畫與廣告製作系系主任。從事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及傳播心理研究,獨著或與夫人朱雪峰合著論文多篇。
●化衛東, 1968年生於河南省上蔡縣,自幼受父親影響酷愛書畫藝術,中國當代實力派書畫家,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書畫研究會會員,河南省書畫專業委員會研究員。
●化莉
化莉,副主任護師,現任洛陽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03年榮獲洛陽市優秀駐村隊員,2004年榮獲洛陽市“巾幗建功標兵”、三八紅旗手,2007年榮獲洛陽市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工作者。
●化莉
化莉,江蘇省“巾幗建功”標兵,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營業部城東支行堯化新村儲蓄所所長。曾8次獲得支行優秀服務標兵稱號。在工作中她堅持做到五個一樣:老人孩子一樣;大額小額一樣;早上晚上一樣;熟人生人一樣;錢多錢少一樣,為客戶營造了良好的服務氛圍。她嚴抓內部管理,積極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儲蓄所做到安全無事故。
●化定傑
化定傑,內蒙古呼和浩特人。1999年畢業於浙江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專業,榮獲國家語委頒發的國語一級甲等證書。同年加入南京電視台新聞中心,挑起了《12點報導》主播的重任,已逐漸成為南京老百姓熟知和喜愛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
●化文娟(1967.10——)
化文娟,湖南省邵陽市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系教授,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多篇:《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號”起航——成果評價改革,試點邁出第一步》《錢老的學問》《面對競爭與挑戰的本土(企業)品牌建設研究》《打造民營企業核心價值品牌策略探究》。
●化文平(1980——)
化文平,河南省濮陽市文留鎮化莊人。2011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博士後,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現任陝西省教育學院教授。
●化玲珍(1980——)
化玲珍,河南省濮陽市文留鎮化莊人。200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法律系,博士,從事律師工作數年,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現任河南省政府法制辦經濟法規處處長。
●化瑞芳(1982——)
化瑞芳,河南省濮陽市文留鎮化莊人。2005年畢業於新鄉醫學院臨床專業,博士,同年留校任教,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現任新鄉醫學院團委書記兼工會副主席,副教授。
化姓地名
河南省
1、駐馬店市:新蔡縣化莊鄉化莊村、小化莊村、王化莊、化莊鄉漁場,楊莊戶鄉小化莊;正陽縣慎水鄉化莊村;確山縣化溝村,任店鎮化莊村;上蔡縣崇禮鄉化莊村;平輿縣余店鄉化莊;汝南縣官莊鄉化莊。
2、周口市:商水縣化河鄉化河村、化莊、東化莊村,大武鄉化莊村,平店鄉後化莊;沈丘縣留福集鎮化莊村,新橋鎮化莊;太康縣大許寨鄉化樓村、劉化王村,毛莊鎮劉化匠村,馬頭鎮孫化村;西華縣東夏亭鎮王卜化村;鄲城縣雙樓鄉徐化樓村;鹿邑縣化塔村。
3、商丘市:永城市候嶺鄉化莊村、化莊,薛湖鎮化莊村,陳集鎮化祖廟,劉河鄉化莊村;民權縣順河鄉化莊村;寧陵縣劉樓鄉大化莊、小化莊;睢縣白樓鄉張化村,楊化村。
4、洛陽市:偃師市山化鄉山化村、化村、化碧村,高龍鎮陶化店村、陶化店水庫,緱氏鎮化寨村;宜陽縣化村;洛寧縣化車溝。
5、安陽市:安陽縣呂村鎮東韓化村、西韓化村,銅冶鎮化爐村;滑縣上官鎮化家村;內黃縣六村鄉前化村、中化村、後化村,二安鄉西化固村。
6、鄭州市:市轄區化莊;惠濟區花園口鎮化莊村(今已無化姓居民);金水區祭城鄉化莊村;管城回族區張化樓村、小張化樓、張化樓公交站。
7、濮陽市:濮陽縣文留鎮化莊村,王稱固鄉化莊村,柳屯鎮化莊村,子岸鄉化寨村、東化寨村、西化寨村。
8、許昌市:禹州市褚河鎮化莊村;鄢陵縣化莊,陳化店鎮陳化店村;許昌縣七里店鄉張化莊;襄城縣化李村。
9、開封市:杞縣城關鎮化莊村,柿元鄉化寨村、後化寨村,前化寨村。
10、漯河市:臨潁縣王孟鄉化莊村,召陵區老窩鎮化莊村(原屬郾城縣),舞陽縣章化鄉章化村。
11、信陽市:淮濱縣防胡鎮化莊、洪河鄉化樓,息縣化樓村。
甘肅省
1、隴南市:禮縣固城鄉蘆化村、高化村,雷王鄉新化村;西和縣長道鎮楊化村……
2、天水市:秦安縣魏店鄉化家溝門、化窪廟村、化屲村(化窪村),王鋪(甫)鄉化家灣;清水縣化川村,白駝鎮化嶺村、化嶺山。
3、白銀市:景泰縣蘆陽鎮沈莊村化家嶺、化家頂(百度地圖為化頂)、化家墳掌,東關村化家崖灣,喜泉鎮喜集水村化家路漕;會寧縣楊集鄉楊化家,中川鄉化合村、全化溝、化王寺;平川區王家山鎮化包灣。
4、平涼市:靜寧縣縣城南關化家堡子(原有三個堡子,今已無存),四河鄉化家灣,紅寺鄉化家溝(簡稱化溝村),原安鄉姚化村;靈台縣羅化坪。
5、定西市:安定區團結鎮中化村化家灣、東化家灣;隴西縣馬河鎮化家川村化家川社,菜子鎮白化村白化莊,通渭縣化家灣。
6、慶陽市:環縣化家台,合水縣段家集鄉化溝村、化溝,鎮原縣楊化村、化米山。
7、蘭州市:榆中縣大化溝、小化溝,三角城鄉化家營村。
寧夏自治區
1、銀川市:賀蘭縣習崗鎮化家莊(賀蘭縣魚場附近),立崗鎮化家團莊、化家莊(舊名化家營子,今名京星五隊、七隊),永寧縣李俊鎮寧化村。
2、固原市:原州區化溝,三營鎮化平梁村;隆德縣化石灣,鳳嶺鄉新化村;彭陽縣新集鄉張化村。
山東省
1、聊城市:冠縣店子鄉東化村、化村中心國小、西化村、化村橋,煙莊鄉前小化村、後小化村;莘縣斜店鄉化莊村,王奉鎮化莊村、東龍化村,張魯回族鎮化莊村;東昌府區沙鎮鎮前化村、化村(化莊中心國小)、後化村、王化村,道口鋪街道陳化屯村。
2、濰坊市:昌邑縣雙台鄉東化埠村、西化埠村;高密市李家營鎮化山屯村;諸城市林家村鎮化石溝村,龍都街道王化村、化家廟,呂標鎮大化村、王家化村、毛家化村。
3、德州市:臨邑縣興隆鎮化家村;平原縣化莊;寧津縣長官鎮化莊村,相衙鎮化牛李村;禹城市梁家鎮王化屯村;慶雲縣東辛店鄉劉化風村;陵縣鄭家寨鎮張化國村;樂陵市市中街道善化橋村,化樓鎮化樓村、化家村。
4、臨沂市:莒南縣十字路鎮虎園村,嶺泉鎮化家廟子村,十字路鎮化家白龍汪村,團林鎮化家村;蒙陰縣蒙陰鎮化家窪村;蘭山區化沂莊村;臨沭縣曹莊鎮化橋村。
5、棗莊市:薛城區張范鎮化莊村;山亭區桑村鎮白滿化村、化良莊;滕州市木石鎮化石溝村,界河鎮化里村、化家圩子。
6、菏澤市:鄆城縣張化莊,侯集鎮王化育村;巨野縣大義鎮德化集村,大謝集鎮文化張村;牡丹區王浩屯鎮孫化屯村;成武縣孫寺鎮李化寨村。
7、濟寧市:曲阜市姚村鎮化莊村;金鄉縣化雨鄉化南村、化北村;濟寧市科苑路化家餐館。
安徽省
1、阜陽市:潁上縣半崗鎮化莊村(化楊莊,俗稱化莊子),紅星鄉化莊村,建穎鄉化莊村,五十鋪鄉化莊村,謝橋鎮前化村、後化村、化中村(社區)、新化村、化西國小,西三十鋪鎮化橋、化橋村、化莊、化橋,十八里舖鄉化坡村;潁州區化莊村;穎東區化莊村;臨泉縣洪河鄉化樓,陳集鎮小化莊、小化莊村,張莊鄉化小莊;阜南縣張化村;太和縣趙廟鎮化莊村;潁泉區化小莊。
2、宿州市:埇橋區朱集鄉化家,欄桿鎮化樓村、化樓、化莊,蘆嶺鎮溝沿化家、化圩子;靈璧縣化家,大路鄉化口村;碭山縣化莊,化家樓;蕭縣化寺廟。
3、六安市:霍邱縣化莊,金安區化家嶺,霍山縣大化坪鎮大化坪村,金寨縣化家塆、化樹嶺、化嶺、化嶺村。
4、滁州市:全椒縣化莊、上龔陳化、下龔陳化、化張村,明光市化山村,定遠縣界牌集鎮小化家。
5、亳州市:譙城區化莊,渦陽縣義門鎮化莊、化閣村,利辛縣化莊、張化莊,蒙城縣王化莊。
6、淮北市:濉溪縣化莊,烈山區烈山鎮化家湖村(化樓村)、化家湖水庫。
7、巢湖市:居巢區楊化村,廬江縣樂橋鎮大化村,和縣化圩。
8、蚌埠市:固鎮縣任橋鎮化家溝濕地、化家溝橋,懷遠縣古城鄉新化村。
北京市
1、密雲縣:化家台、化皮店、化石峪、化唐溝。
2、大興區:榆垡鎮北化各莊、南化各莊(各即家的意思)、化家灣,禮賢鎮王化莊村。
3、昌平區:昌平鎮化莊村(城南街道化莊社區),北化家鄉八仙別墅。
4、延慶縣:永寧鎮孔化營村、孔化營公車站。
5、崇文區:龍潭街道安化樓社區、安化新樓社區。
6、朝陽區:化家胡同,民國時已有其稱,以姓得名。化家胡同北部現蓋有藍島大廈,藍鳥大廈後面有個樓盤叫做化家樓。
河北省
1、張家口市:宣化縣趙川鎮大化家營村、小化家營村;陽原縣揣骨町鎮化家嶺村;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化莊村。
2、邢台市:南和縣郝橋鎮豐化莊村;清河縣葛仙莊鎮王化莊村,黃金莊鎮王化莊村(系明朝以前王、化二姓所建,以姓氏取名);寧晉縣鳳凰鎮張化莊村;寧晉縣耿莊橋鎮劉家台村;南宮市前紫冢鎮雅化莊村;新河縣新河鎮南張化村、東張化村、北張化村;威縣棗園鄉於化村。
3、衡水市:故城縣辛莊鄉東化村、新化村,房莊鄉西化村、中化村,夏莊鎮小化村、大化村;阜城縣王集鄉周化莊村、李化香村,大白鄉徐化莊村。
5、保定市:蠡縣萬安鎮化家莊村(原名化莊村)。
山西省
1、忻州市:沂府區陽坡鄉化灘村;寧武縣化北屯鄉化北屯村、寧化村,涔山鄉王化溝村(著名的懸空村,2010年入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五台縣門限石鄉化橋村;岢嵐縣水峪貫鄉大化村、小化溝村。
2、呂梁市:臨縣石白頭鄉化家山村,白文鎮化山溝村,清涼寺鄉化石村,臨泉鎮化林村,雷家磧鄉新化村;交口縣化窪,化石方村;中陽縣張子山鄉化林塔村;汾陽市賈家莊鎮前莊化村、后庄化村,三泉鎮呂化廠村。
3、晉中市:和順縣馬坊鄉化南溝村;榆次區化溝村;榆社縣化嶺村;左權縣化嶺山;祁縣化塔村;介休市張蘭鎮化家窯村、化家寨鄉,連福鎮(化家窯鄉)化家崖村、化家窯村、化家窯煤礦。
甘肅景泰縣化氏盤祖之第十四世孫化棟蒐集、整理、修訂
黃帝紀年四七零五年正月十六日(西元二零零七年三月五日)成初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