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接觸性皮炎

化妝品接觸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CD)是皮膚與化妝品接觸後誘發的急慢性皮膚炎症反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妝品接觸性皮炎
  • 外文名:Contact Dermatitis、CD
  • 類別: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基本信息,病因,發病原理,發病特點,常見致敏原,

基本信息

化妝品接觸性皮炎根據發病機制的不同通常將其分為兩大類,一是通過免疫反應(Ⅳ型變態反應)引起的變應性接觸性皮炎(AllergicContact Dermatitis ,ACD)和因化學性刺激引起的刺激性接觸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ICD)。我國衛生部確定的五家皮膚病診斷機構2003和2004 年統計數據顯示,接觸性皮炎在六大類化妝品皮膚病中最為常見,兩年的發病率分別占化妝品皮膚病總發病率的82.6 %和93.3 %。

病因

化妝品接觸性皮炎包括化妝品引起的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和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特殊用途化妝品如除臭、祛斑、脫毛類等常在接觸部位引起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使用頻率較高的普通護膚品則常常引起變應性接觸性皮炎。這類損傷多發生在面、頸部,以成年女性多見。斑貼試驗是診斷化妝品接觸性皮炎的重要依據之一。用患者所用的、可疑致病的化妝品原物做斑貼試驗, 大多數患者可出現陽性結果:國外文獻記載為81.3%,國內資料報導可達95.2% 。斑貼試驗陽性可以確定致敏的化妝品品種, 進一步做化妝品標準系列抗原的斑貼試驗則可能找出化妝品中具體的致敏物質或變應原, 皮膚反覆開放試驗或重複使用試驗也有助於確診。

發病原理

ACD 的發病機理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本質是抗原在已致敏個體身上引起的遲髮型變態反應, 作為ACD 的抗原大多數是簡單的化學物質, 屬於半抗原, 當它與表皮細胞中載體膜蛋白以及表皮內抗原遞呈細胞即朗格漢斯細(Langerhans , LC)表面的免疫反應性人類白細胞抗原DR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 , HLA-DR)結合後,形成完全的抗原複合物後才能使機體致敏。

發病特點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ACD)的共同特點是:
① 有一定潛伏期, 首次接觸後一般不發生反應, 經過1 ~ 2 周后如再次接觸同樣致敏物才發病;
② 皮損往往具有廣泛性、對稱性分布的特點;
③ 易反覆發作, 一旦對於某一成分過敏, 再次接觸時極易發生過敏現象;
④ 皮膚斑貼試驗呈陽性。
刺激性接觸性皮炎(ICD)也稱“即發性過敏”,指正常皮膚接觸刺激而引起的組織細胞損傷。ICD 是一種不產生特異性抗體的皮膚炎症,一次塗抹或多次刺激均可能發病。ICD 形態變化廣泛, 在急性期主要表現為皮膚紅斑、水腫、脫屑和角質形成細胞囊泡化樣變;在慢性期主要表現為皮膚裂隙、苔蘚化和角質化過度。由於這些變化都是非特異性表現,使得ICD通常很難與ACD以及內源性皮炎相區別。通常認為,只要接觸物的刺激強度超過皮膚耐受閾值,任何人均可發病ICD 的發病機理與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相比,急性皮炎是接觸強刺激物(如酸、鹼等)而在短時間內引發強烈反應, 亞急性皮炎主要是在反覆使用後引起的遲發反應,正常情況下,化妝品不會含有高濃度的原發刺激物, 因此ICD 常為亞急性皮炎。化妝品接觸性皮炎的常見致敏原我國1997 年發布的《化妝品接觸性皮炎診斷標準與處理原則》中,列出了化妝品皮炎的常見致敏原130 余種及其斑試濃度、不同種類化妝品斑試方法指南等。

常見致敏原

化妝品接觸性皮炎的常見致敏原主要有以下幾種:防腐劑、香料香精、乳化劑及染髮劑、家用產品中的甲苯磺醯胺以及甲醛類物質都是常見的過敏源, 很容易引起皮膚過敏以及一些皮膚病。還有防曬劑、抗氧化劑、抗菌劑等都是化妝品接觸性皮炎常見的致敏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