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唾液酸

唾液酸是一類神經氨酸的衍生物,於20世紀50年代分離純化並進行結構確定,是一類含有9個碳原子並具有吡喃糖結構的酸性氨基糖,系統命名為5-乙醯氨基-3,5-二脫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1)[1]。根據5位碳原子上連線的不同基團構成了不同的唾液酸衍生物,目前已分離鑑定了43個天然的唾液酸,其中最主要的兩種唾液酸為5-乙醯氨基-3,5-二脫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NANA,Neu5Ac)和3-脫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KDN)。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化唾液酸
  • 拉丁學名:CARNIVORA
  • :動物界
  • :化唾液酸
介紹
唾液酸在自然界分布很廣,已經發現唾液酸存在於許多生物體內。隨著生物進化程度的增加,唾液酸在生物體內的含量及其衍生物類型亦增加。進化程度較低的生物,如原生動物、星蟲、環節動物、多孔動物、扁形動物、鈕形動物、櫛水母動物、節肢動物等體內均極少有或沒有唾液酸的存在。進化程度較高的脊椎動物中普遍存在唾液酸,如魚類、兩棲類。唾液酸可幫助動物進行消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