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創作詩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匕首》是俄國詩人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創作於1821年的詩歌。該詩寫成後流傳甚廣,但在普希金生前始終沒有發表。

普希金在《匕首》中歌頌了正義的力量,充滿著戰士的激情。匕首被視為復仇的女神、自由的衛士和“對恥辱和冤仇的最後的裁判”,所以該詩歌頌的不只是匕首,更重要的是那些手持匕首的行動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匕首
  • 作者: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 作品體裁:詩歌
  • 創作時間:1821年7月
  • 外文名:кинжал
作品原文,中文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參考資料來源:

中文譯文

匕首
林諾斯的大神把你鍛鑄,
只為了不死的復仇女神使喚;
自由的秘密的守衛啊,你可以懲處,
你是對恥辱和冤仇的最後的裁判。
如果宙斯的雷不響,法理的劍也睡了,
你就是把詛咒和希望付與實現的人,
你潛伏在皇座的周遭,
燦爛的華服里也能寄身。
你沉默的刀鋒對著惡人的眼睛直射,
有如地獄的冷光,有如天神的電閃,
而他呢,左右環顧,顫慄著,
在宴飲之中坐立不安。
無論在哪裡,你都能給他意外的一擊,
無論在陸地,海上,在廟堂或者帳幕中,
或者在幽秘的古堡里,
或者在家裡,在床上作夢。
神聖的汝比康河在凱撒的腳下喧響,
強大的羅馬顛覆了,法理垂首含哀;
但布魯塔斯崛起,把自由高唱,
你把凱撒擊倒了——他死了,終於敵不過
龐貝驕傲的大理石像。
暴亂的爪牙占了上風,在惡毒地歡呼:
自由被斬了首,橫陳著屍體,
而那陰險可鄙的血腥的暴徒,
那醜惡的劊子手卻一躍而起。
這是死亡的使者,他不斷地以祭品
指定給接應不暇的地獄,
然而,至高的裁判作出決定,
把你和少女猶門尼達派去。
噢,年輕的桑德,正義的不幸的使徒,
你的生命熄滅在刑台上,
但你的屍灰將永遠留存住
那聖潔的美德的歌唱。
在你的德國,你將成為不朽的幽靈
以災禍威脅著罪惡的權威,
而在你的莊嚴的墳頂
無名的匕首將閃著光輝。
查良錚譯)

創作背景

1821年7月底,普希金撰寫了《匕首》,譴責了法國革命。他的自由很有節制,所以無法接受大屠殺和公民狂歡的場面。許許多多的流血事件醜化和背叛了純潔的獨立思想。關於該詩,普希金在寫信給茹科夫斯基時說:“我向卡拉姆辛保證,我在兩年內不寫任何反對政府的東西。我恪守了我的諾言。《匕首》並不是針對政府的。雖然這首詩從風格上講並非完美無缺,但詩的用意單純,毫無惡意。”這首詩可以看做是普希金對亞歷山大一世不滿情緒的總爆發。答應了亞歷山大一世不再寫“反詩”的普希金雖然一直信守著自己的承諾,但鬱積在心中的不滿情緒卻一直在折磨著詩人。在普希金被謫貶到“南俄移民委員會”工作一年後,他逐漸開始發泄這種情緒。

作品鑑賞

詩中“宙斯的雷”和“法理的劍”指的都是人們對自由與民主的嚮往。《匕首》一詩在當時並沒有公開發表,僅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會上流傳。究其原因,可能就是與蘊含其中的明顯的煽動情緒與號召力有關。
該詩以“匕首”為題目,不斷頌揚它所代表的勇敢氣概與犧牲精神,並且說它就潛伏在“皇座的周遭”和“燦爛的華服”裡邊,意在對統治者提出嚴正的警告。據說,該詩曾經鼓舞了人們反抗專制制度的士氣與決心,對不久以後爆發的十二月黨人起義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普希金在以前的詩歌中雖然對亞歷山大一世也有勸諫,但語氣中大都充滿善意。《匕首》則不同,它包含的情緒只有仇恨的快感。詩歌將亞歷山大一世看成是一個“惡人”,說他在宴飲中“顫慄”和“坐立不安”,反映出了普希金在這一時期少有的樂觀情緒和自豪精神。以前,普希金曾經稱亞歷山大一世為“暴君”。“暴君”指的是亞歷山大一世做沙皇的底線,《匕首》中,普希金稱亞歷山大一世為“惡人”,而“惡人”,則指的是亞歷山大一世做人的底線。
匕首雖然沒有“宙斯的雷”和“法理的劍”有力,但卻使用方便,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給“惡人”以“意外地一擊”。普希金此話並非危言聳聽。在當時的俄國,一些進步的青年貴族秘密結社,意在反抗和推翻專制政體。他們當中的不少人都希望革命“速成”,都將暗殺看成是實現這一偉大理想的捷徑。
詩中提到的汝比康河在義大利中部。古羅馬帝國時,凱撒率軍渡過這條河把共和國的執政者龐貝擊敗,取而代之。布魯塔斯為了維護共和政體,把野心勃勃的凱撒刺死在羅馬的廣場上。爭取自由與民主的道路雖然艱難曲折,但終究正義會戰勝邪惡。普希金在該詩中以羅馬帝國的歷史為鑑,意在說明自由與民主的腳步銳不可當。
在普希金看來,社會不能沒有秩序,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應該在一種穩定的秩序中進行。但是,在革命的勢力積蓄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當保守勢力開始用武力鎮壓進步勢力的時候,人民的暴力反抗就會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選擇。改革不只是為了打破舊有的秩序,但要想建立一個嶄新的社會秩序,沒有前期的摧毀和犧牲也不可能實現。如果人們只知道一味忍受專制制度的折磨,自由就會被斬首,得到好處的就只能是那些“陰險可鄙的血腥的暴徒”和“醜惡的劊子手”。普希金的經驗從遠處說是來自他在詩中描述的古羅馬歷史,從近處說是來自當時不久前在法國爆發的拿破崙竊取革命果實、建立法蘭西帝國的事實。
一個人一輩子可能會做許多事情,但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是那些他做的最多的事情,而是那些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都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所以,在安納克利融的墳頭,普希金看到的是一把豎琴和數杯美酒;而在德國學生桑德(桑德,生於1795年,死於1820年。德國學生,因為刺死反動作家考茲布而被處死。考茲布是俄國警署在德國的密探。)的墳頭,普希金看到的則是一把閃耀著光輝的匕首。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1837),俄國詩人,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者和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1799年6月6日誕生在莫斯科的一個貴族家庭。童年時由法國家庭教師管教,8歲時就開始用法文寫詩;同時又從保姆那裡學到了俄羅斯人民語言。在皇村中學學習時,受到當時愛國思潮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結交了許多十二月黨人。1817年皇村中學畢業後任職於外交部,此後數年間寫作了大量作品。1823年受敖德薩總督誣陷,被送到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監視居住。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尼古拉一世將普希金召到莫斯科,但仍受憲警監視。1833年回到彼得堡,1837年死於與法國流亡貴族丹特斯的決鬥。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