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枝柱隔孢

匍枝柱隔孢,絲孢綱,叢梗孢目,叢梗孢科,葉斑兩面生,近圓形至不規則多角形。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山茱萸屬
  • 中文學名:匍枝柱隔孢
編號
11079
拉丁綱名
Hyphomycetes
中文綱名
絲孢綱
拉丁目名
Miniliales
中文目名
叢梗孢目
拉丁科名
Moniliaceae
中文科名
叢梗孢科
拉丁名
Ramularia stolonifera
中文名
匍枝柱隔孢
定名人
Ellis et Everh.
參考文獻
-
採集地
-
形態描述
引致棶木葉斑病。葉斑兩面生,近圓形至不規則多角形,直徑0.5-5(-20)μm,常癒合,淺灰綠色,暗淡灰褐色,中度至暗褐色,最後中心常淡灰白色,邊緣不定或具褐色,暗褐色或暗淡紫納紫藍色的邊緣,窄或中度寬,常具~擴散的淡黃色或淡紫色的環痕。葉背斑點淺褐色至淺灰褐色。子實體葉背生,擴展散生,淡灰白色,疏鬆至稠密,偶有點狀。初生菌絲體內生,菌絲無色有隔,稀少分枝,寬1-3(-5)μm;子座缺或小,近氣孔生,無色,少有大的,直徑可達80μm,破裂氣孔,因而變成內或近表皮生;次生菌絲體,從次生菌絲髮生。最後分枝或頂生;或呈小簇散生,從內生菌絲或氣孔伸出,少有大的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梗直立,過圓筒形至狀彎曲,簡單,偶有分枝,3-50(-85)×2-4μm,0-3個隔膜,無色,平滑,孢痕疤近於加厚,黑色;分生孢子鏈生,常成分枝鏈,橢圓形,圓柱形,近圓柱紡錘形,(6-)8-35(-45)×2.5-5μm,0-2(-4)個隔膜,無色,平滑至模糊地粗毛,末端鈍,近於小點或近圓錐形平截,孢臍近於加厚和黑色
討論
據Saccardo(1892)和秦芸(2003)報導,本菌寄主範圍僅山茱萸屬Comus植物。原始描述分生孢子梗短,3-50×2-4μm,0-3個隔膜,孢痕疤近於加厚,暗色;分生孢子串生,(6-)8-35(-45)×2.5-5μm,0-2(-4)個隔膜。我們觀察的標本,除孢子梗較長外,其他均基本符合特徵。郭英蘭(1993)報導的株木菌絨孢Mycovellosiella comi Y.L.Guo應為本菌異名。山茱萸科上另一種為極細柱隔孢R.angustissima Saccardo,與本種不同之處在於後者分生孢子較窄小(6-25×1-2.5 μm),分隔較少,(O-1個隔膜),容易區別。本種寄主植物還有互葉株木Comus alternifolia L.。沙棶C. bretschneideri L.,加州棶木C. californica c.A.Mey.,歐洲山茱萸C. mas L.,太平洋沙株木C. sericea L.,斜葉棶木C. obliqua Raf.,歐洲紅瑞木C. sanguinea L.,絹毛棶木C. sericea L.,毛棶C.walteri Wang,棶木屬Comus spp.。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