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輪斑病

苜蓿輪斑病

苜蓿輪斑病是由匍柄霉引起的、發生在苜蓿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病斑近圓形以至不規則形,灰褐色至暗褐色,凹陷;老病斑常有同心輪紋;在潮濕條件下,病斑表面產生大量欖褐色至灰綠色的霉層。

苜蓿輪斑病在中國的江蘇、吉林、浙江、內蒙古等省、區均有發生,可影響牧草產量及質量。一般草層過於稠密,草地低注陰濕,氮肥過多時,苜蓿輪斑病發病嚴重。

苜蓿輪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按時劉割減少損失;用50%苯菌靈和50%托布津等噴藥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苜蓿輪斑病
  • 別名:污斑病、苜蓿匍柄霉葉斑病
  • 病原:匍柄霉
  • 為害作物:苜蓿
  • 為害部位:葉片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苜蓿輪斑病病原為匍柄霉(學名:Stemphylium botryosum Wallr.),屬半知菌亞門、匍柄霉屬真菌。有性階段為枯葉格孢腔菌(學名:Pleospora herbarum (Pers. et Fr.) Rabh.),屬子囊菌亞門、格孢腔菌屬真菌。
苜蓿輪斑病
分生孢梗及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單生或束生,短小,淡褐色至褐色,間或分枝,頂部膨大。分生孢子產生之後,梗繼續長出,故有時有2~3個膨大節,(26~59)微米×(4~7)微米。分生孢子橢圓形至長方圓形。磚隔狀孢子,有3~4個橫隔膜,1~3個縱隔或斜隔膜。分隔處益縮,尤其中部橫隔縊縮明顯,淡褐色至欖褐色,表面有小瘤或細刺,大小為(23~39.6)微米×(12.6~19.8)微米。
子囊座球形、膜質,黑色,子囊雙層壁,長橢圓形或圓柱形,(183~267)微米×(27~37)微米,也有記載為(90~160)微米×(24~40)微米的。內有8個壁磚狀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黃褐色,橢圓形,7個橫隔膜,3~5個縱隔膜,大小為(32~48)微米×(12~21)微米。

為害症狀

苜蓿輪斑病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病斑,一種高溫型,一種低溫型:
  • 高溫型病斑呈卵圓形,稍凹陷,淡褐色,向邊緣呈擴散狀暗褐色環帶,病斑周圍有一淡黃色暈圈,隨病斑擴大出現同心環紋,並可占據葉片的大部分,最終引起葉片變黃、脫落。
  • 低溫型病斑為淡黃褐色,形狀稍不規則,帶有輪廓明顯的暗褐色邊緣,病斑直徑很少超過3~4毫米,一旦邊緣出現即不再擴大,極少引起提早落葉。

侵染循環

病菌可在種子及田間病株殘體上越冬,成為次年的初侵染來源。

流行規律

該病病原菌分生孢子萌發的適溫為25℃,夏秋季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有利於苜蓿輪斑病的發生。此外,草層過於稠密,草地低注陰濕,氮肥過多時,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 尚無可以利用的抗病品種,但有些品種在田間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抗病性。
  • 按時劉割減少損失。
  • 用50%苯菌靈和50%托布津等可以噴藥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