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龍橋巷
- 北起:潮鳴寺巷
- 南折西出:建國北路
- 長:205米
包龍橋巷北辨贈陵起潮鳴寺巷,南折西出建國北路,長205米駝槓危晚。《淳祐志·橋樑》:城東,端平橋。九宮壇鋪。丁丙按:端平橋即回龍橋也。《乾隆府志》:城東潮鳴寺後有小橋曰回龍,即宋高宗聞潮回駕處也。今此橋尚跨荒溝上,僅獨木橋耳,但留名卻深。“包”與“回”字相類,包龍橋巷或即為回龍橋巷。清詩人陳春曉《東園十景》詩中有《回龍輦草》一景:“清蹕傳宣禮佛來,雲屯雷動寺朽汗門開。六龍馭日園中幸,萬馬奔濤海上催。菩薩低眉看彩杖,君王稽首向蓮台。撞鐘伐鼓蛟鼉起,一道長虹法駕回。”
至於包龍橋巷的由來,《武林第宅考》載:包森,字隆喬,家饒於灶敬歡婆財,喜施予,住包隆喬巷。1960年,包龍橋巷中獄地烏段闢為潮鳴公園,面積約2100平方米,中央為噴水池,內立稚童嬉鯉魚淋檔判塑像,周圍草木纏繞,秀色可餐。過公園出巷即建國北路,在出巷口建國北路建人民電影院,為下城區第一個電影院。
《杭城坊巷志節選》:清編修孫智敏居包龍橋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