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症狀,病理變化,類症鑑別要點,防制,
臨床症狀
健康雞群突然發病,並在感染3~5天后出現死亡高峰,然後很快停止,也有的持續2~3周。發病率低,病雞呈蜷曲姿勢,羽毛粗亂,表現貧血、黃疸,虛弱和虛脫。有症狀的病雞通常幾小時內死亡。輕症雞數天后即可耐過恢復,多數無症狀的感染雞體重減輕,飼料利用率降低,呈一過性減蛋。成年雞感染通常不表現臨床症狀,但可在血液中檢出抗體。
病理變化
主要變化為貧血、黃疸,肝臟腫大、蒼白、質脆,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出血點,有的可見到大小不等的壞死灶,肝褪色呈淡褐色至黃色。病程長的病雞肝萎縮。病理學檢查在肝細胞中可見核內包涵體。
腎腫大、蒼白,被膜散在點狀出血,腎小管內有尿酸鹽沉積。有的病例尚可見脾臟和法氏囊萎縮,骨髓病變,長骨骨髓呈桃紅色或黃褐色,偶見呈灰白色膠凍狀。皮下、胸肌、腿肌、腸及其他臟器可見有明顯出血。
類症鑑別要點
包涵體肝炎的病理變化主要集中在肝臟和十二指腸,即肝臟呈現急性變質性炎和出血性炎症變化,在高度變性的肝細胞核內可出現嗜鹼性或嗜酸性包涵體;十二指腸呈現急性出血性炎症變化,並以局灶性出血為特徵。肝臟及十二指腸的上述變化具有示病意義。
(一)禽腦脊肺炎 特徵性病變是腦和脊髓發生化膿性炎症變化,肉眼無法識別,必須做組織學檢查才能發現。
(二)傳染性法氏囊病 包涵體肝炎常發生於患過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雞群,肌肉出血及法氏囊萎縮不易區分,但包涵體肝炎的肝臟變化及包涵體較特異。
(三)傳染性貧血 病雞表現貧血,發育不良,胸腺及法氏囊萎縮,骨髓褪色,為黃色化。肝臟褪色、腫大,全身出血見於明顯貧血的雛雞。有時可見肝臟網眼狀壞死。
(四)脂肪肝綜合徵 由飼餵高脂肪、低蛋白質飼料而引起的一種營養代謝病,沒有傳染性,多發生於營養良好的大雞,一般是零星發生。死後剖檢常見肝、腎變黃,肝包膜下出血,肝細胞無核內包涵體。
防制
(一)治療 肝舒飲水,連用三至四天,效果很理想。發病時,飼料戶加倍添加多維素、維生素K3 ,添加抗生素,可以控制併發症和繼發感染,改善雞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同時降低舍溫。
(二)預防 做好傳染性法氏囊病和傳染性貧血的免疫接種工作,確保雛雞有足夠的傳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體,可免受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早期感染,從而有助於預防雛雞包涵體肝炎的發生。其次,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可減少本病的發生。避免從有該病的孵化廠和雞場引進種蛋和雛雞。有病的雞群應全部淘汰;消毒時,可用次氯酸鈉或碘製劑等。飼料中適當添加抗生素及維生素有助於控制並發感染。目前尚無疫苗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