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
“包容性增長”這一概念最早由
亞洲開發銀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它的原始意義在於“有效的包容性增長戰略需集中於能創造出生產性就業崗位的高增長、能確保機遇平等的社會包容性以及能減少風險,並能給最弱勢群體帶來緩衝的
社會安全網。”最終目的是把經濟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讓普通民眾來
受益。 包容性增長即為倡導
機會平等的增長。包容性增長最基本的含義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成長。它涉及平等與公平的問題,包括可衡量的標準和更多的無形因素。而所謂包容性增長,尋求的應是 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與單純追求經濟成長相對立。包容性增長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讓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讓
弱勢群體得到保護;加強中小企業和個人能力建設;在經濟成長過程中保持平衡;強調投資和
貿易自由化,反對投資和
貿易保護主義;重視社會穩定等。
具體涵義
所謂包容性增長,尋求的應是 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與單純追求經濟成長相對立。包容性增長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讓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讓弱勢群體得到保護;加強中小企業和個人能力建設;在經濟成長過程中保持平衡;強調投資和貿易自由化,反對投資和
貿易保護主義;重視社會穩定。包容性增長最基本的含義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成長,其中最重要的表現就是縮小
收入分配差距。它涉及平等與公平的問題,包括可衡量的標準和更多的無形因素。前者包括作為指標的
基尼係數(衡量收入分配)、識字率、
公共產品的一般供應和分配,包括教育、衛生、電力、水利、交通基礎設施、住房、人身安全等;包容性增長也包括無形的因素、觀念和“感情”。其關鍵字是希望和參與,使社會上儘可能廣泛的人群有共同的願望。當一些社會成員覺得他們永遠也不可能指望得到那些富人所想得到的,排斥和不包容就產生了。如果人們相信明天會更好,尤其是當他們能切實地期望子女加入到“贏家”的行列之中,那么他們會準備好挺過今天的困難。
提出背景
國內經濟形勢
我國正是處於
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重要調整的時期,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經濟成長將從依靠外需型轉為
內需性的經濟成長。因此,胡錦濤主席強調:”應結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提高全
社會就業水平,增強抵禦危機和風險能力;加強社會保障網路建設,著力解決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
民生問題,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標。”旨在建立一個
內需性的經濟成長。
國際經濟形勢
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依然存在,世界經濟形勢好轉的基礎並不牢固。對於中國的崛起,美國在政治軍事遏制無法奏效的情況下,美國正在採取經濟、外交等各種手段試圖延緩
中國崛起的步伐和規模。
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對世界提出的“包容性增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包容性增長”或被寫入“十二五”規劃 從2007年亞行首提這一概念,2010年9月國家領導人在正式場合再次倡導,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08年發生的
世界金融危機是“包容性增長”被官方採納和認可的助推器。
金融危機的爆發,實際上是對當時經濟失衡狀況的一種強制性的改變。經過這場危機之後,大家發現,中國的經濟成長確實存在不均衡的問題,特別是對投資、出口的依賴性比較強,而中國恰恰受這種衝擊比較明顯。
金融危機發生以後,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經濟恢復較快。但與此同時,從經濟學家到中央政府都開始思考中國經濟成長如何更加可持續的問題。
這次重提“包容性增長”,帶有一定的前瞻性含義。這個概念的提出,是對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應該朝著哪個方向走的一個大的判斷。
在2010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一項重要議程就是研究關於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
包容性增長具有不同內涵 《中國經濟周刊》:“包容性增長”作為一個新概念,目前並沒有人給予準確的定義。您怎樣理解“包容性增長”?
莊健:亞行當時在中國提倡“包容性增長”,比較重要的一個觀點是:保持較快經濟成長的同時,增長也要是可持續的、協調的、更多關注社會領域發展的。
這種增長不是單純的經濟成長,而是考慮到其他方面,尤其是社會領域的,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夠享受到這種發展的成果。
馬曉河:我理解的“包容性增長”,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經濟成長應該是互相協調的。
從國內講,首先是和諧增長、科學增長。其次是對低收入人群有利。財富分配應該是公平的,不要造成
貧富差距,大家都在增長中獲得利益。第三,這種增長應該有利於社會發展、公共服務和精神文明建設。
從國際講,“包容性增長”應該是A國增長了,不應該去損害或者抑制B國,不要給對方帶來危害;國家跟國家之間應該是協調、和諧的增長,是
共贏和多贏的,應該有益於多方。
湯敏:我理解的“包容性增長”應該有各種各樣的含義,包括環保、和諧社會等諸多方面的改變,但我認為,最核心的含義,就是經濟成長讓低收入人群
受益,最好是讓其多受點益。比如怎樣增加勞動者的收入占整個GDP的比重,怎樣增加工資收入,這些就是“包容性增長”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當然還包括怎樣增加農民的收入,因為這些人群是收入分配中比較弱勢的部分。
胡錦濤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提出這一概念,應該是向外界傳遞一種信息:中國現有的發展方式、發展模式是需要改變的,說得嚴重點,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各個方面都要包容性增長。
鄧聿文: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向外界傳遞一種信息和
價值導向,即中國及世界的
經濟成長方式都需要改變,所以提出了“包容性增長”。我國目前的
經濟發展方式,有各種各樣的弊端,如果再不改變,當前與未來的任務與目標都會面臨著壓力。其實“包容性增長”不僅僅是解決
貧富差距的問題,還要作為一種價值導向,向全社會倡導這樣一種理念,就是應該像溫家寶總理所說的,要讓人民過上一種很幸福的、
有尊嚴的生活,這就是“包容性增長”所要達到的目的,而不是原來過多地強調GDP的增長。
相關報告
2010年9月16日,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
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級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深化交流合作 實現包容性增長》的致辭。“包容性增長”是
胡錦濤致辭中的一個關鍵字。
據悉,“包容性增長”概念最早由
亞洲開發銀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而中國較早就回響和接受了這一科學理念。國家主席胡錦濤一年中在兩次國際公開場合闡述對“包容性增長”的中國式理解,這是對未來中國民生建設的宏圖擴展,它不僅闡述了未來經濟建設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還指導了未來的經濟建設的根本出發點。隨著中國經濟日益增長,
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的根本矛盾仍然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相對發展落後的生產力以及仍不夠健全的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矛盾。中國人文、民生、經濟、政治建設迫切需要一個科學的指導方針來協調各個層面的規劃與發展,在此前提下,胡主席倡導“包容性增長”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第一:科學合理調度生產關係,有助於增強人民對政府的信心,使民眾能夠更積極的投入到國家建設當中。
第二:提高各產業鏈的發展,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增強出口經濟,有助於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和諧。
第三:包容國內外環境,於外有助於適配國際形象,與國際接軌,於內有利於提高國民生產,為國內市場經濟提供自由但規範的
競爭環境。
總之,包容性增長是以科學發展觀為前提,構建和諧社會為最終目的的一項意義重大的倡導及決策。
社會意義
關於“包容性增長”,胡總書記提到,“讓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讓弱勢群體得到保護、在經濟成長過程中保持平衡”等內涵,他說“實現包容性增長,根本目的是讓
經濟全球化和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所有國家和地區、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續發展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我們應該堅持
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人人平等獲得發展機會,逐步建立以
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
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不斷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方面的障礙。我們應該堅持以人為本,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注重解決教育、勞動就業、醫療衛生、養老、住房等
民生問題,努力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由此看來,包容性增長的基本內涵就是公平性的增長,是包容更多的人群和地區的增長;在包容性增長的指導下,經濟成長所惠及的就不僅僅是一部分人、少數人,改革的成果也就不會僅僅為少數人、個別人所分享;包容性增長將使經濟發展的實惠更多地為廣大的普通老百姓所享受,是更多的普通人群的生活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和改善。因此,在包容性增長的指導下,廣大人民民眾所面臨的住房難、看病貴、上學難等問題都將為黨和國家所進一步重視,並依靠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和政治體制的改革而實現切實的改善。所以,“包容性增長”預示著將經濟發展的成果“包給”咱老百姓,“包容性增長”所“包給”咱老百姓的是更為富足的生活、更為公正的社會、更為生態的環境、更有希望的未來。
相關信息
當前,世界經濟仍然處在深度調整期,經濟成長動力不足,恐怖主義、難民潮等非經濟因素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更加明顯。主要經濟體經濟走勢和巨觀政策取向分化,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穩,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震盪,新興經濟體困難和風險明顯加大。尤其是近期英國“脫歐”對世界金融、貿易、資本流動等帶來短期衝擊,從長期看,“脫歐”有可能成為新的風險源頭。
全球經濟這種複雜嚴峻的低增長困境,究其深層次原因,主要是結構性矛盾和問題。雖然各國國情和所處發展階段不同,結構性問題的具體表現特徵和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但在應對策略上,國際社會對推進結構性改革有普遍共識,強調加強結構性改革和提升潛在增長率的重要性。
包容性增長是公平參與、效率最優、合理共享和可持續的增長,核心是減少或者消除發展機會上的不公平。包容性增長需要包容性制度的支撐、要依靠結構性改革實現。用改革的思維、辦法,消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促進要素積累和技術創新的制度,包括勞動力自由流動、鼓勵平等競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等一系列包容性經濟制度。結構性改革的關鍵在於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而不是更多——發揮政府作用。
結構性改革必然是個艱難的過程,涉及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面臨的風險難以準確把握,需要總體規劃,合理安排結構性改革的優先順序、力度和節奏,做好長短搭配。同時,巨觀經濟政策和結構性改革之間的關係同樣值得關注。一些結構性改革短期內具有緊縮趨勢,應該有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之相配合。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在供給側,需求側主要是政策支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與需求側的政策有效銜接。當然兩者的協調是一個難題,各國的協調空間也不一樣。
財政支持中國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推動結構性改革,實現包容性增長,要從最佳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入手。財政支持中國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措施包括:
第一,支持“
三去一降一補”。“三去一降一補”是針對中國產能過剩、庫存高企、槓桿偏高、成本過高、短板突出等結構性問題提出來的五大任務,也是工作目標。這需要以改革為基本手段,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在此過程中政府不能決定誰生誰死,優勝劣汰是市場出清的結果,財政要做的主要是為下崗職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並創造培訓、轉崗再就業的條件。同時,繼續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重點支持扶貧、環境治理等薄弱領域,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
第二,推動理順價格關係。當前的重點是減少對市場價格形成的不當干預,著力完善靈活有效、無扭曲的價格形成機制。以支持農產品收儲制度改革為例,近年來已陸續出台了棉花、大豆目標價格改革,相應取消了最低保護價收購,市場有效發現並形成價格、進而引導農戶理性決策的機制已初步形成。下一步,要繼續改革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將產業鏈的扭曲矯正過來,提高資源配置和供給效率。
第三,推進城鄉要素流動。中國正實施的以人為本新型城鎮化,將成為經濟成長的新動能,促進產業發展、就業轉移、公共服務和人口集聚相統一。2015年財政開始實現義務教育資源可攜帶,使農民工子女享受城市的免費教育。下一步將落實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進一步打破人口自由流動障礙,使得更多的勞動要素能夠從農業、農村有序有效轉移到生產率水平更高的非農產業和城市,促進進城農民安居創業。
第四,最佳化投資結構。中國儲蓄率高,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正在協同推進。保持一定的投資水平,既有基礎,也有必要,關鍵是要淘汰落後產能,最佳化投資結構。中國將通過保護智慧財產權、提供稅收鼓勵等方式,推動企業增加研發投入,著力提高設備和高附加價值產業的投資。面對社會急需的一些公共服務遇到的資金瓶頸,中國政府大力推廣PPP模式,吸引私人資本投向公共服務,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和效率。
總之,挑戰與機遇並存,以改革的方式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佳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培育經濟成長新動能,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率,實現中國經濟包容性、可持續中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