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包家鄉境內山高林密,層巒疊嶂,山脈縱橫,屬
大別山脈主峰分水嶺主段。最高處是鄉南部的
多枝尖,海拔1721.2米,最低處是鄉北部
鯉魚尾,海拔500米,兩極年平均氣溫相差5.8℃,包家鄉年平均氣溫為12.7℃。
自然資源
1、農業資源。包家鄉耕地3942畝,其中
水田3114畝,
旱地828畝。農作物以
水稻為主,次為
小麥、
玉米、
山芋、豆類。經濟作物主要有
茶葉、
無公害蔬菜、
香菇、
木耳等。“岳西翠蘭”被評為安慶市著名商標,包家石佛寺茶葉是其最早的發源地和樣本點之一,歷史上包家茶曾經是“
貢茶”,境內藥用
植物有1200餘種,屬國家級管理的藥材有3種。
2、生態資源。包家鄉位於
北亞熱帶向
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動植物區系複雜,生物資源豐富,123平方公里土地上,幾乎囊括了大別山所有的生物種群和
植被類型,保存有大面積的天然次生林和一批珍稀、古老孑遺物種,是2000多種高等
維管束植物、200多種
陸生脊椎動物和100多種大型
真菌的天然分布地,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就有40多種,既是
香果樹、
領春木、大別山五針松、
厚朴、
大鯢、
原麝、
勺雞等瀕危物種的集中分布地,也是多枝
杜鵑、鷂落坪半夏、美麗鼠尾草、大別山冬青等幾十種地方特有植物生長繁衍的場所。同時包家鄉位於大別山主峰地帶,地處
江淮分水嶺,年平均降雨量為1600毫米,是
淠河、
長河、潛河、
白蓮河等多條河流的發源地,是淮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區,因此它又是大別山一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
3、人文資源。包家鄉境內的鷂落坪曾經是鄂豫皖三年游擊戰爭時期
中國工農紅軍第28軍和皖西特委機關駐地,被譽為“紅色鷂落坪”。包家鄉境內風景名勝分布較多,有“孕奇秀”的鎖口山和甘露寺;有清馨泠然的石佛寺;有“青山半落雲天外,白水平分岳霍邊”的火燒嶺觀音寺,有還佛人洞、
觀音洞、
仙人洞、
仙人橋、
仙人石、神仙廟、白馬石、百鳥石、
轎子石、石鼓、
三天門等景點,1986年6月,安徽省皖西南風景資源考察組評議會議認為,這裡是一塊“尚未雕琢的翡翠”。是大別山一個寶貴的“天然物種基因庫”。
1、有機茶葉。包家茶葉歷史悠久,品質優異,石佛村農民劉文革為首組織的有機茶葉協會生產的有機茶,已獲國家環保局南京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的頒證,石佛村農民馮立斌製作的大別山名茶“岳西翠尖”、“岳西翠蘭”多次獲得安徽省舉辦的
茶博會金獎。包家鄉現有茶園4100畝,通過與
德國GTZ有機農業項目合作,497畝獲得有機茶認證,其中157畝獲OFDC有機正式認證,340畝獲轉換認證,可採摘面積3500畝,品種主要有“
石佛翠”、“石佛香”等,包家鄉共有中、小型產業加工廠12座,較有特色的有馮立啟茶廠,有機茶葉協會2個,年產乾茶52.5噸。
2、無公害蔬菜。包家鄉現有無公害蔬菜基地4000畝,主要種植的是高山反季節無公害蔬菜,在6—7月份上市,品種主要有
蘿蔔、
茭白、
四季豆、
甘藍、
西紅柿、
大白菜、
萵筍、地方
紅辣椒等,現有無公害蔬菜生產專業村2個,種植戶近1000戶,年產鮮蔬菜1200噸。有高山蔬菜協會1個,綠色食品開發公司1個,負責無公害蔬菜的生產和銷售工作。
4、小型水力發電站。包家鄉現有小型水力發電站10座,總裝機容量4775千瓦,其中合力電站裝機800千瓦、神仙廟電站裝機400千瓦、長興電站裝機535千瓦、道中電站裝機200千瓦、石佛電站裝機250千瓦、鷂落坪電站裝機160千瓦、國合美麗電站裝機630千瓦、美麗二站裝機800千瓦、川嶺一站裝機500千瓦、川嶺二站裝機500千瓦,年
總發電量2000萬千瓦時。
1、小水電開發項目。包家鄉小水電蘊藏量打裝機6000千瓦左右,有前期良好的開發基礎和完善的基礎設施。、
2、生態旅遊項目。包家鄉位於皖鄂兩省三縣交界地,東有毗鄰的霍山縣銅鑼寨風景名勝區和大別山第一高峰白馬尖,西有
湖北省的
桃花沖森林公園,而包家鄉又是皖西地區唯一的國家級自
然保護區,通過長期的能力建設,生態旅遊功能設施已初見雛形。
3、石材加工項目。包家鄉的“芝麻白”石材品質優良,蘊藏量大,有豐富的價格低廉電力資源和政策上的優惠條件。
4、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項目。有機茶、無公害蔬菜、中藥材等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的項目已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