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思光

勞思光

勞思光(1927—2012),生於陝西西安,本名榮瑋,字仲瓊,號韋齋,祖籍湖南長沙,當代漢語學術界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年入讀北京大學哲學系,1949年轉赴台灣,1952年於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64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歷任哲學系講師、高級講師及教授,並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哲學學部主任,1985年於哲學系榮休。1989年應台灣清華大學之邀回台任哲學研究所客座教授,1994年起出任台灣華梵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勞思光學貫中西,著作極豐,無論文、史、哲學,乃至金石考證等方面,皆有論述,其中尤以1980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哲學史》,出版以後被港台大專院校廣泛採用為指定教材。

其著作包括《中國哲學史》三卷四冊、《康德知識論要義》、《歷史之懲罰》、《中國文化要義》、《中國之路向》、《思光少作集》七卷、《解咒與立法》、《中國文化路向問題的新檢討》、《思辨錄》、《思光詩選》等約三十餘種。

2012年10月21日在台北逝世,享年85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思光
  • 別名:思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7年
  • 逝世日期:2012年10月21日
  • 職業:哲學家
  • 畢業院校台灣大學
  • 主要成就: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 代表作品:《新編中國哲學史
人物簡介,個人履歷,早年,香港時期,返台,精神思想,學術榮譽,著名作品,

人物簡介

勞思光,湖南長沙人,本名榮瑋,號韋齋,筆名思光,生於1927年。曾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49年來台,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研究工作,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1989年應台灣清華大學之邀回台任哲學研究所客座教授,1994年迄今則在華梵大學任教。
勞思光教授勞思光教授
勞思光學貫中西,著作極豐,無論文、史、哲學,乃至金石考證等方面,皆有論述,其中尤以1980年出版的《新編中國哲學史》,出版以後被港台大專院校廣泛採用為指定教材。
台灣華梵大學2012年10月21日晚間發布訊息說,著名哲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華梵大學哲學系專任講座教授勞思光20日晚在家跌倒,21日早送醫急救,宣告不治,享年85歲。

個人履歷

1946年—1949年:北京大學哲學系修業;1952年: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1955年—1964年:珠海學院講師;1964年—1985年: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哲學系講師、高級講師及教授;1969年—1970年:哈佛大學訪問學人;1970年、1975年—1976年: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人;1985年—1989年: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1989年—1992年:國立清華大學客座教授;1992年—1993年:國立政治大學客座教授;1999年—2000年:私立東吳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2000年—2001年: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訪問教授;1994年起:華梵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現職:台灣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

早年

勞思光是湖南長沙人,他的祖父勞崇光是道光進士,曾任兩廣總督,父親勞競九曾加入同盟會,參與辛亥革命,後跟蔣介石同學,中將退伍。由於出身翰林世家,勞思光也就打下紮實深厚的國學基礎。高中畢業後就到北京大學哲學系進修,1949年赴台灣,勞思光遂隨父母移居台灣,從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其後因反對國民黨獨裁,主張民主自由,引起調查局注意,幸得競九公舊部通知危險,才被迫離開台灣,寓居香港。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勞思光的著作都被台灣列為禁書,而父母過世,也無法去台奔喪。

香港時期

勞思光到港後,專心在學術方面,先後於珠海書院、崇基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哲學,並在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在中大崇基學院時,除任課之外,尚須編寫教材,譬如勞教授就因此而完成《中國文化要義》一書。後來他更擔任研究所主任一職。勞思光公務雖忙,但著作更勤,特別以《新編中國哲學史》三卷,名重於時。退休後,勞教授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及該校逸夫書院高級導師。
勞思光教授勞思光教授

返台

勞思光離台前,曾立誓說除非國民黨終止戒嚴,否則不回台灣。從香港退休後,因為台灣已經解嚴,1989年勞思光受台灣清華大學之邀,擔任歷史研究所客座教授;在台期間,勞教授先後任教於台灣清華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華梵大學,擔任華梵大學教授及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並於2001年榮獲台灣“行政院”文化獎,2002年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榮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勞院士兩年多前接受大腸癌切除手術,術後良好。
2012年10月,可能因感冒導致肺積水,加上營養不良,終與世長辭。勞思光2012年10月20日晚在家跌倒,2012年10月21日上午由學生護送到急診,但到院前已死亡,院方全力搶救,最後仍宣告無效。

精神思想

勞思光對中西哲學不同傳統皆保持一開放的態度,其思想可作早期、中期、晚期之分。早期思想接近德國觀念論,其道德哲學康德尤近,而文化哲學則有濃厚黑格爾色彩。中期思想大致以70年代至80年代初為斷。他專注於中國哲學研究,完成《新編中國哲學史》三卷,在理論上已進而批判黑格爾模式,並轉向分析哲學的探索。
勞思光教授勞思光教授
晚年提出高級語意學之問題,以批判現代哲學思潮,目的則在於重判不同理論語言之功能與限制,從而給不同理論適當定位。對於中西哲學傳統的定性,曾就哲學功能分判為認知性與引導性兩型。所謂認知性,是指其哲學功能主要擺在建立知識之上;所謂引導性,則要求生命或自我的轉化。前者主要涉及智性領域,後者則偏重意志領域。東西哲學的歧異,就在這德智對別的架構下安頓。他認為儒學視文化與人生為一不斷實現價值的歷程,實現價值的可能性條件為人有自覺心,自覺心的能力表現在能自主地作價值判斷和要求實現價值之上。他的整個道德哲學系統是建基於價值主體或自覺主體之上的。這樣的價值主體,一面以最高自由為設準,一面則展現在能作價值判斷之能力和實現價值之意志上,所以工夫就落在呈現及擴充是非之心和貫徹判斷之實踐意志之上。此一哲學觀念實化於文化生活中,即成為"重德文化精神"。綜合而言,他的哲學立基於價值主體或自覺主體的究心上,從而推繹出整個道德文化哲學體系。面對西方文化的挑戰,他從單一主體與並立主體的架構,展現東方重德與西方重智文化的本質及限制,以期“上下通達”之文化精神。

學術榮譽

2000年中華民國斐陶斐學術協會傑出學術成就獎、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第四十六屆學術獎、2002年台灣行政院文化獎、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2002年度及2005年度國家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2004)。

著名作品

勞思光著作遍及文、史、哲學、考據、時論等,尤以一九八零年代所出版之《新編中國哲學史》望重於時,其中獨創基源問題研究法認為哲學史不只是“歷史”,還要有思想,也就是哲學問題意識。他認為身為一個知識分子就是有承擔精神,肩負時代使命,因此著作頗多針對時政而發。勞思光亦喜歡寫詩自娛,詩中常可見與詩友及同道交往,也流露對國家社會的所思所感,其詩作因延續同光體的風格,而好用典,中文學界對其詩有系列研究。
1957年7月:《康德知識論要義》(香港:友聯出版社初版,1974年5月再版)
1971年:《歷史之懲罰》(香港:大學生活社; 1993年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台一版)
1981年5月:《中國之路向》(香港:尚智出版社,2+107頁)
1984年—1986年:《新編中國哲學史》三卷四冊 (台北:三民書局)
1988年:《變革與傳承》(台北:幼獅)
1999年:《文化問題論集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1年:《家國天下-思光時論文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1年:《存在主義哲學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3年:《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