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動量與消費量的對應關係
- 背景:要實現對勞動價值的數學分析
- 條件:實現對勞動量的結構進行分析
- 所屬:經濟
介紹
全文
勞動者在其生長發育階段通過消費活動來吸收外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並通過學習、培養、鍛鍊等將其轉化為內部組織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精神功能,為以後的勞動行為建立和維持適宜的機體內環境;當勞動的複雜度得到發展,就會給機體的內環境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追加更多的外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來改善原有的機體內環境;當勞動者在生長發育階段或修養治療階段,還沒有具備勞動能力,此時要求家庭和社會給予一定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來對機體的內環境進行構造、修補和發展;當勞動者因健康或年齡而喪失勞動能力後,即停止勞動行為以後,在客觀上還要求一定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來對機體的內環境進行贍養性維持和修養性處理。
機體的內環境存在一個平衡性問題。當機體適宜的內環境建立以後,需要不斷地輸入附加勞動量來維持其平衡,如果附加勞動量的輸入過程停止,機體的內環境就會失去平衡。機體內環境的失衡分為三種類型:
1、彈性失衡。當機體所短缺的附加勞動量較少時,如果及時地補入等量的附加勞動量,就可完全恢復到原有的平衡狀態,這種失衡就稱為彈性失衡。
2、塑性失衡。當機體所短缺的附加勞動量較多時,如果及時地補入等量的附加勞動量,並不能完全恢復原有的平衡狀態,只有及時地補入更多的附加勞動量,才能完全恢復到原有的平衡狀態,這種失衡稱為塑性失衡。
3、質變性失衡。當機體所短缺的附加勞動量很多時,機體的內環境就會發生不可逆轉的退化,這時無論補入多少附加勞動量都不能完全恢復原有的平衡狀態,這種大幅度的失衡就稱為質變性失衡。
主勞動:是直接作用於勞動工具或勞動對象的人類勞動。主勞動可分為生理力勞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其中,①生理力勞動者通過自身的機體組織採用生物化學力的方式作用於另一個機體組織或體液,使其發生某種生物化學變化;②體力勞動者通過自身的運動部位(手、腳等)用機械力的方式作用於勞動工具或勞動對象,使其發生某種物理變化或空間位置的變化,並藉助於外界的力量引發其他形式的變化;③腦力勞動者通過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對外界的或內部的刺激信號或語言信號進行記憶和處理,使其產生新的信號,並以相應的形式輸出體外。
附加勞動:是直接作用於勞動者自身機體、為主勞動的順利實施而創造、維持、修復和發展必要的機體內部環境的人類勞動。附加勞動可分為附加體力勞動(如體育鍛鍊)、附加腦力勞動(如學習與培訓)和附加生理力勞動(如生長與發育)。
其中,附加生理力勞動主要是為了創造、維持、修復和發展必要的生理環境,附加體力勞動主要是為了創造、維持、修復和發展必要的心理環境,附加腦力勞動主要是為了創造、維持、修復和發展必要的精神環境。當然,任何附加勞動必須依附於一定的主勞動才能存在。一個人如果不參加任何生產勞動,那么他通過消費生活資料所建立的、為主勞動而準備的機體內環境,就不能轉化為勞動能力的基礎部分,那么這種準備過程就不能稱之為附加勞動。
主勞動和附加勞動的關係:主勞動與附加勞動共同完成人類的勞動過程,其中附加勞動是基礎,主勞動是方向;主勞動確定著附加勞動的基本內容;附加勞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規定著主勞動的大致發展範圍。主勞動和附加勞動沒有絕對的界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相互轉化。例如,製造血液對於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來說屬於附加勞動,但對於出賣血液者來說屬於主勞動。
附加勞動隱藏於主勞動之後,很容易被人忽略。事實上,附加勞動在整個人類勞動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腦力勞動者,附加勞動甚至比主勞動更為重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類勞動的複雜化程度越來越高,主勞動對機體內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苛刻,附加勞動將會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在整個勞動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附加勞動可分為前附加勞動和後附加勞動:在人的生長發育期,人的主要任務是為今後的勞動創造必要的生理、心理和精神條件,主勞動幾乎為零,這時的附加勞動稱為前附加勞動;在人的衰老期,主勞動也幾乎為零,人的附加勞動是為以前的主勞動所需內環境的維持所進行的善後工作或收尾工作,因而稱之為後附加勞動。
主勞動量:主勞動過程所消耗的勞動潛能稱為主勞動量,用Qlt來表示。
附加勞動量:附加勞動過程所消耗的勞動潛能稱為附加勞動量,用Qlb來表示。
勞動量:主勞動量與附加勞動量之和稱為勞動量,用Ql來表示,即
Ql=Qlt+Qlb (3-4)
如果考慮時間因素,又可提出如下概念:
主勞動密度:單位時間內所付出的主勞動量稱為主勞動密度,用Mlt來表示,即
Mlt=Qlt/Tt (3-5)
式中,Tt為勞動時間。
附加勞動密度:單位時間內所付出的附加勞動量稱為附加勞動密度,用Mlb來表示,即
Mlb=Qlb/To (3-6)
其中,To為全部時間。
勞動密度:單位勞動時間內所付出的勞動量稱為勞動密度,用Ml來表示,即
Mlb=Ql/Tt (3-7)
主勞動密度與附加勞動密度之所以採用不同的時間來作除數,是因為主勞動通常只發生在工作時間之內,而附加勞動可發生在任何時間,則
Ml≠Mlt+Mlb (3-8)
區分主勞動量與附加勞動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勞動強度可以用主勞動量與附加勞動量的相對關係來描述,勞動複雜度可以用附加勞動量的變化對勞動量的影響來描述,這樣就可以實現對勞動強度和勞動複雜度的精確定義和定量描述,
1、主勞動量向附加勞動量的轉化。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勞動技能的增長、身體狀態的好轉、生產知識的積累、機體內環境的改善,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將部分主勞動量轉化為附加勞動量。另一種情況是,當附加勞動量不足時,機體內環境不能達到基本要求(如飢餓、營養不良、心情不舒暢等),勞動者將不得不增大主勞動量來替代和補償,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將部分主勞動量轉化為附加勞動量。
2、附加勞動量向主勞動量的轉化。當勞動者不能及時地補充勞動潛能的消耗,他將會部分地消耗機體內部的環境要素,來維持主勞動的繼續進行,從而導致健康狀態和勞動能力的下降,這實際上就是將部分附加勞動量轉化為主勞動量。另一種情況是,當附加勞動量有餘時,機體的內環境將優於其基本要求(如身體強壯、經驗豐富、心情舒暢等),則勞動者只需要花費較少的主勞動量就可完成相同的工作量,這實際上就是將部分附加勞動量轉化為主勞動量,以充分發揮機體內環境所具有的優勢。
附加勞動與主勞動如何轉化,取決於兩者的價值率:當主勞動的價值率較大時,就會有更多附加勞動轉化為主勞動;當附加勞動的價值率較大時,就會有更多主勞動轉化為附加勞動。
附加勞動量與主勞動量究竟應該按照什麼樣的比例關係來配置?這要看哪種比例關係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價值率。一般來說,體力勞動只需要較低等的機體內環境,因而只需要較小比例的附加勞動量;腦力勞動尤其是複雜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則需要較高等的機體內環境,因而需要較大比例的附加勞動量。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勞動複雜度將會越來越高,對機體內環境的要求將會越來越苛刻,為此勞動者將不得不付出越來越多的附加勞動量,具體表現為培養與教育費用的不斷上漲以及受教育時間的不斷延長。
由此可見,提高勞動量有兩個基本途徑:①提高主勞動量;②提高附加勞動量。其中,第二個基本途徑是最重要、最有發展前途的,而往往又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
工作量:是從勞動對象本身所固有的自然屬性出發,以某種物理或化學單位為計量單位所反映的不同勞動對象之間的數量關係或倍比關係,用N來表示。
工作量的基本單位有重量、數量、質量、速度、時間、長度、體積等,它反映了勞動對象的某種自然屬性。例如,挖出的土方為100立方米、建造房屋10萬平方米、修築公路100公里、煉鋼100萬噸等等。顯然,沒有相同自然屬性的勞動對象不能比較其工作量。一般來說,任何兩種勞動對象之間總會存在著某些相同的自然屬性(尤其是時間屬性)。例如,修築橋樑與修築公路,可用時間進度或標準工時來比較其工作量。只有勞動對象的使用價值均勻分布於某一自然屬性上,工作量才可用勞動對象的使用價值量來描述。
主勞動量可以用來衡量勞動者對勞動對象所產生的直接作用力的累積量。實踐表明,主勞動量與工作量一般存在遞增的函式關係,如圖6所示。它有兩個特點:①當主勞動量較小時,主勞動量與工作量成正比;②當工作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逐漸趨於平穩,即主勞動量的巨大增長只能引起工作量的微小增長。
圖6:工作量與主勞動量的關係
附加勞動量將會影響主勞動量與工作量之間的函式曲線,在曲線圖像上具體表現為:附加勞動量越大,曲線越高,如圖7所示。
圖7:附加勞動量對N—Qlt曲線的影響
這種曲線有兩個特點:①附加勞動量主要是改變Qlt—N曲線的斜率,附加勞動量越大,其曲線斜率就越大;②附加勞動量還可改變工作量的極限值,即對應於不同的附加勞動量,可產生不同工作量的極限值。這是由於附加勞動量為主勞動量提供了良好的機體內環境,對主勞動量產生一定的放大效應,使機體能夠以較少的主勞動來完成較多的工作量。
主消費:用以形成主勞動量所需勞動潛能的消費過程稱為主消費。
附加消費(或稱基本消費):用以形成附加勞動量所需勞動潛能的消費過程稱為附加消費。
主消費的目的在於為主勞動服務,主勞動一旦停止,人的勞動潛能的釋放過程也就相應地停止了,因此主消費與主勞動保持著一一對應的關係。當然,兩者通常不是時間同步的對應關係,主勞動既可在主消費之前,也可在主消費之後。
主消費量:主消費過程所消費的使用價值量稱為主消費量,用Qut來表示。
附加消費量(或稱基本消費量):附加消費過程所消費的使用價值量稱為附加消費量,用Qub來表示。
設總消費量為Qu,則
Qu=Qut+Qub (3-9)
主消費能力:在單位時間內的主消費量稱為主消費能力,用Wt來表示,即
Wt=Qut/T (3-10)
附加消費能力(或稱基本消費能力):在單位時間內的附加消費量稱為附加消費能力,用Wb來表示,即
Wb=Qub/T (3-11)
設總消費能力為W,則
W=Wt+Wb (3-12)
平均附加消費能力(或稱平均基本消費能力):某一社會區域所有社會成員的附加消費能力之平均值稱為平均附加消費能力,用Wbo來表示,即
Wbo=ΣQubi/n (3-13)
基本生活水平:是指在單位時間所消費的、用於補償附加勞動量的生活資料期望使用價值的數量,用Sb來表示,即
Sb=Quob/T (3-14)
根據第二章關於消費熟練度的定義,基本生活水平與基本消費能力存在如下的關係
Wb=(1+Rx)×Sb (3-15)
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並不意味著基本消費能力能夠等量地提高,因為消費熟練度隨著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下降。
平均基本生活水平:社會所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水平之平均值稱為平均基本生活水平,用Sbo來表示,即
Sbo=ΣQubi/n (3-16)
平均基本生活水平反映了社會為維持一般消費熟練度的勞動者不進行勞動時平均所需的基本生活費用,由於它的大小很難確定下來,只能通過社會法定的最低工資或最低保障金來間接地表現出來。然而,社會的平均基本生活水平可以通過某些具體的客觀指標來反映,這些客觀指標就是“平均基本生活水準”。
平均基本生活水準:是指某一社會由其平均基本生活水平所決定的、由人的各種需求所要求達到的基本高度。
一個社會的平均基本生活水準包含有多方面的具體內容,如在健康方面,要求身高和體重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平均壽命(或死亡率)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在精神享受方面,要求文化生活水平達到什麼樣的檔次,文化用品(書籍、電視、錄象與音響設備等)普及到什麼程度,旅遊和娛樂費用的多少;等等。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平均基本生活水準不同;同一國家和地區在不同時期,平均基本生活水準也不同。例如,在某一地區,壽命為70歲就認為是高壽,在另一地區可能認為是很平常的事;在同一地區,過去認為壽命到了70歲就是“古來之稀”,而到了現在屬於正常壽命。
平均基本生活水準的確定,在表面上來看是一個純主觀意識和社會倫理的問題,沒有任何的客觀原因。其實不然,任何一個社會的平均基本生活水準必須根據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態來確定。如果定得過高,就會造成生活資料消費效益過低而浪費;如果定得過低,就會造成生產資料利用效率過低而浪費;確定基本生活水準的客觀依據就是要使社會的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以最佳的比例進行配置,以確保價值資源的最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