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是區域經濟地理學的一種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 所屬學科:區域經濟地理學
基本信息
- 自然分工:在早期的原始氏族社會階段,人類以性別、年齡為基礎的原始的分工。
- 勞動社會分工:人類社會與自然分工之後以產品或商品交換為基礎的分工。
- 勞動部門分工(產業分工):人類經濟活動按產業部門所進行的分工。
- 勞動地域分工:人類經濟活動按地域(或地區)進行的分工。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是區域經濟地理學的一種理論。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是區域經濟地理學的一種理論。基本信息分工: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一種固有的現象,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經濟規律。對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最早進行闡述的,首推英國的亞當斯密。從地理學角度首次對勞動地域分工進行闡述的是原...
20世紀20~30年代,俄林(B.Ohlin)用相互依賴的價格理論取代勞動價值論,進一步提出“域際分工”學說。這兩種學說都以商品生產為前提,其核心是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經濟優勢,故具有相應的科學性。合理的勞動地域分工,有利於地區...
馬克思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是以勞動為契入點的。他認為:“各種使用價值或商品體的總和,表現了同樣多種的、按照屬、種、科、亞種、變種分類的有用勞動的總和,即表現了社會分工。……在商品生產者的社會裡,作為獨立生產者的私事而各自...
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論首先從區域經濟地理角度對勞動地理分工理論進行闡述,提出地理分工(即勞動地域分工)是社會分工的空間形式。他提出了勞動地域分工是一個地區為另一個地區生產產品,各地區間相互交換其產品,經濟利益是地理分工發展的動力,...
3 區域規劃的理論基礎 3.1 區域規劃思想的起源 3.1.1 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 3.1.2 蓋迪斯的生態型區域規劃學說 3.1.3 芒福德的區域整體發展理論 3.2 傳統的區域規劃理論 3.2.1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3.2.2 地域生產綜合體...
四、地域空間集聚與擴散的時空演化 五、區域開發的時空演化機制 第二章區域規劃的理論模式 第一節區域開發的理論脈絡 一、勞動地域分工理論(Spatial Divisionsof Labor Theory)二、均衡發展理論(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三、非均衡...
所謂空間結合可以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由於城市和區域相互交換的數量增加,而形成一種複雜的有機結合的勞動地域分工。第二個意思是,在一定地域內有日益廣泛的共同的社會生活基礎,或者更準確地說,形成了一種全社會共享的社會文化...
第二章對與本文相關的理論和研究成果進行回顧,主要包括國內外學者對城市群及城市體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勞動地域分工理論體系及其發展脈絡、區域不平衡增長及其收斂性(趨同)理論三方面內容,闡釋了城市群問題的研究現狀和本文的理論依據。
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是發揮地區經濟優勢的主要理論基礎。正文 指合理利用一定地區的有利條件發展國民經濟。一個國家各個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發揮地區經濟優勢就是根據各地區的特點確立經濟發展戰略和生產...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不僅揭示了產業分布、配置與經濟地域系統形成發展的客觀規律性,也是闡明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主要理論。勞動地域分工與地理條件兩者均為動態的概念,勞動地域分工的水平和內容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提高和複雜化,而地理...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源於前蘇聯經濟地理學思想。在西方學者中,馬西等人依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實際,於20世紀80年代發表了十分有影響的成果,突出資本主義勞動地域分工所帶來的區域問題。馬西認為,經濟空間是相關經濟的社會...
第二節 對勞動地域分工的基本認識 第三節 勞動地域分工的經濟地理內涵 第四節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與現代區域經濟地理學科 第四章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要素流動及其地域組合 第三節 經濟地域運動的影響與制約因素 第四...
經濟區劃是指:國家或地方政府根據社會長遠發展的目標和規劃,結合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規律、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特徵的相似性、經濟聯繫的密切程度劃分的部分區域。一般國家級經濟區多為行政區,明確了其地域且具有一系列獨立的行政權;地方...
十月革命後,蘇聯的經濟學家和經濟地理學家,開始以馬列主義關於勞動地域分工的理論為指導,研究社會主義的生產布局理論。由於各人學術素養和源流的不同,先後出現過“部門統計學派'、“區域學派”、“經濟學派”和“地域綜合體'學派。我國...
第一篇 基礎理論 第一章 區域經濟地理學的學科性質與任務 第二章 區域經濟地理學科的理論體系 第三章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第四章 經濟地域運動理論 第二篇 經濟地域 第五章 經濟地域的基本特徵 第六章 經濟地域形成發展的條件 第七章...
《城市外部空間運動與區域經濟》以古典經濟學和新興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地域分工理論為基礎,結合新制度學派的交易成本理論,以產業間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域際貿易為主線,邏輯一致地揭示了城市生命周期過程中城市外部空間形成和演變的結構運動,...
政府的發展戰略不是隨便確定的,它是在對區域發展條件進行全面評估後,根據資源的比較優勢和勞動地域分工理論作出的。因此,相似的區域旅遊發展環境容易形成相似的區域旅遊發展戰略,而相似的區域旅遊發展戰略有利於進行區域合作。所以,相似的...
由此,欠發達區域與發達區域的類型劃分,往往是依據其在勞動地域分工格局中的專業化分工角色。一般而言,欠發達地區更多地從事資源開採、勞動密集的經濟活動,其技術含量、資金含量相對較低,其附加價值率也相對較低;發達地區更多地從事深...
區域經濟也叫“地區經濟”。指分布於各個行政區域的那部分國民經濟。它的形成是勞動地域分工的結果。在長期的社會經濟活動中,由於歷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經濟的以及宗教等因素的作用,一些在經濟等方面聯繫比較頻繁的居民區逐漸形成了各...
《區域經濟地理學 | 2版》是2009年5月科 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才。圖書簡介 本書包括基礎理論、經濟地域、經濟地域系統3篇,共16章,書中以勞動地域分工和經濟地域運動理論為主線,以經濟地域與經濟地域系統為研究客體,系統...
3.1.2 現代協同理論 3.1.3 產業結構演替規律與產業結構最佳化理論 3.2 產業布局的相關理論解釋 3.2.1 區位理論 3.2.2 新經濟地理學理論 3.2.3 產業結構轉換理論 3.2.4 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3.3 實施產業政策的相關理論解釋 3...
第一章 關於產業對接與跨區域合作的理論研究 第一節 產業對接與跨區域合作的關係 第二節 產業對接的理論基礎 一、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二、產業轉移理論 三、梯度轉移理論 第三節 跨區域合作的理論基礎 一、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二、區域...
(四)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五)空間的社會性 (六)自然一環境關係 三、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發展階段 (一)馬克思主義引入與套用階段 (二)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發展與重建階段 (三)“後馬克思主義”多元化發展時期 四、結語 推薦閱讀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