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剩餘經濟的發展

勞力剩餘經濟的發展

《勞力剩餘經濟的發展》是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費景漢、古斯拉夫·拉尼斯合著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64年。

《勞力剩餘經濟的發展》是一本研究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理論的論著,它充分闡發和補充了阿瑟·劉易斯的“二元經濟模型”,研究了第三世界國家的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作者指出,所謂“勞力剩餘性”,是指一國經濟起飛時,遭遇到人口上升的壓力,而“二元經濟”,指的是一國的經濟整體由“農業”和“工業”兩大部門織成。在這兩個條件的影響下,如何使經濟發展重心由“農業”轉移到“工業”,是該書探討的核心問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勞力剩餘經濟的發展
  • 外文名: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
  • 作者:費景漢、古斯拉夫·拉尼斯
  • 類別:經濟學
  • 首版時間:1964年
  • 字數:204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勞力剩餘經濟的發展》共8章,作者主要闡發了劉易斯提出的“二元經濟模型”,說明開發中國家經濟如何才能得到發展的理論。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說明了對發展問題的研究方法,論述了欠發達經濟即勞動力剩餘型經濟是以兩個部門共存為特徵的:比較大的、主要是停滯的自然農業部門和比較小的,不斷增長的商業化工業部門;第二章構築一個具有始終一貫和包括一切的一般參考框架,描述這種二元型欠發達經濟發展過程中實際資源流動的格局,考察使這個體制運轉的各種潛在力量。在隨後的幾章中對上述框架進行更嚴密的闡述;第三章分析資本積累與技術變革,提出一系列的增長等式,包括農業、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創新的衡量與分類,增長方程式,勞力再配置過程;第四章分析工業部門的發展,從工業部門商業化的高度考慮微觀的增長過程(勞力吸收過程);第五章論述工業與農業兩個部門的相互作用;第六章對維持生存的農業部門進行比較集中的分析;第七章從長遠的觀點考察二元經濟的發展,提出經濟成長的生命周期,認為成功的二元經濟受固有的增長規律的支配,將自然移向一個轉折點,在這個轉折點上,它將會擺脫不發達特徵,轉入成熟經濟的圈子;第八章論述開放經濟的發展,結論是欠發達經濟向成熟經濟的轉變基本上是一件國內的事情,貿易和援助能起重大的促進作用,但不可能起決定性的作用。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對發展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
第二章 發展的圖景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農業生產的條件
第三節 二元經濟中的工業部門
第四節 農業剩餘的產生
第五節 作為工資基金的農業剩餘
第六節 總農業剩餘的引導
第七節 經濟發展展望
第八節 增強發展“鏈條”的政策
附錄
第三章 二元經濟中的資本積累和技術變革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
第三節 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
第四節 創新的衡量與分類
第五節 增長方程式
第六節 勞力再配置過程
附錄
第四章 工業部門的發展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勞力重新配置的必要性
第三節 開放經濟的含義
第四節 關鍵性最低努力標準
第五節 勞力重新配置過程的歷史分析
第六節 最大限度的就業與最大限度的產出
第七節 在自然節制條件下的發展
第五章 二元經濟通過市場的發展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農業剩餘和工業實際工資
第三節 農業剩餘和工業就業
第四節 工業產出的分配與配置
第五節 二元地主
第六節 成功的例子
第七節 失敗的例子
第八節 平衡增長的概念
第九節 政策方面的結論
第十節 平衡增長與計畫化
第六章 農業部門的發展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二元經濟中的勞力再配置
第三節 勞力再配置與平均農業剩餘
第四節 勞力再配置各階段與工業實際工資
第五節 農業生產率的變化
第六節 農業生產率變化與平衡增長
第七節 基本模型的經驗相關性
第八節 人口增長與關鍵性最低努力
附錄
第七章 經濟成長的生命周期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欠發達的結構特點
第三節 成功與勞力無限供給條件
第四節 轉折點及其意義
第五節 轉折點以後的增長規律
第六節 成熟經濟中的小階段
第七節 增長的儲蓄推進或過渡小階段
第八節 儲蓄推進增長小階段的不穩定性
第九節 增長的投資拉上或完全成熟的小階段
第八章 開放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封閉經濟中的資源配置
第三節 “飛地”經濟中的資源配置
第四節 開放發展型經濟的資源配置
第五節 作為增長發動機的貿易
第六節 作為增長促進器的貿易
第七節 外援與發展過程
人名譯名對照表
術語對照表
譯後記

創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殖民主義開始崩潰,一些殖民地國家、也是開發中國家開始覺醒,並產生對現代化經濟發展的要求。從歷史觀點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30餘年是開發中國家從以農業為主的殖民型態經濟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的一個“過渡時期”。這種“過渡時期”在英國發生於1780―1820年,日本發生於1870—1910年之間,期間約為40餘年。該書討論的重點就是這“過渡時期”經濟發展的理論,特別是針對當代開發中國家經濟“轉型”或“起飛”時期所發生的現象和遇到的問題。
西方的經濟發展理論可以溯源到200年前的“古典發展理論”,這是英國在“過渡時期”(1780—182年)的一些古典經濟學者所提出的。不過1830年以後,除了少數例外,一般西方經濟學者的研究興趣,轉變為市場制度的“效率(efficiency)和“穩定(stability),不再注重經濟發展的理論的研究。這種現象持續達120年之久,一直到第二次大戰後,當代開發中國家的經濟轉型或起飛,才使得西方學者再次對探討經濟發展的理論產生興趣。這是該書在1964年初次問世時的理論歷史背景。
作者在序言中闡述了撰寫該書的目的——提出與典型的勞力剩餘型欠發達經濟有關的一種發展理論,並從中得出一些政策結論。

作品思想

緒論:對發展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
作者認為,欠發達經濟的特點,是兩個經濟部門並存:一個是比較大的主要是停滯的自然農業部門,其中勞力過剩,工資由制度上的因素決定;一個是比較小的,不斷增長的商業化工業部門,在各種投入的市場競爭條件下起作用。如何使農業部門的勞力資源和儲蓄資源流入工業部門,實現工業化,同時又提高農業生產率,促使工農業協調發展,就是經濟發展戰略的任務。
發展的圖景
作者認為,勞力剩餘欠發達經濟的顯著特點,是農業部門占主導地位,這個部門以普遍的隱蔽性就業不足和人口高增長率為特徵,與之同時存在的是一個很小的但有希望日益增長的工業部門。在這樣一個二元(兩個部門)結構中,發展問題的核心可以說在於這種經濟的重心會逐漸地從農業部門移向工業部門。在直接的和簡單的水平上,表達二元經濟中從這個體系的總資源框架角度所定義的各種可以衡量的結構特徵的運行意義。作者認為,對於一些眾所周知的現象,如農產品的生產、工業品的生產、勞力的再配置、儲蓄的產生、投資的金融業務等,決不能將它們看做是有趣的雜亂而不相聯繫的現象,而必須將它們看做一個綜合體——整個增長過程的組成部分,使增長的一切主要方面,能圍繞勞力重新配置這個主題組織起來。此外,作者還介紹了某些有關的制度和歷史方面的要素,這些要素構成增長分析中的主要成份。
分析資本積累和技術變革
作者認為,勞動生產率提高的速度,總是依存於兩個因素,即資本積累和技術變革。前者決定同勞力合作的物質因素的數量,後者決定所有經濟因素的質量以及它們在生產過程中被利用的效率。作者認為,要使整個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光用這種方式是不行的。如果要使生產率得到可觀的提高,就得靠集約耕種而不是靠粗放耕種去完成。
作者在對工業部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作了對比分析後認為:在不發達經濟和工業先進經濟之間通常遇到的最顯著的差別,是在工業資本密集的活力和程度方面。在工業先進經濟中,一個典型的工人所能使用的工具,要比在欠發達世界中的工人多得多和好得多。而且,在兩種工業活動的動態中存在一個明顯的差別,在先進經濟中,在經常不斷地尋求新的更好的生產方法。研究和發展以及為探索新方法所要求的實際資本貨物的投資,已經成為先進經濟的制度框架的一個習慣的、例行的、事實上是永久的特徵。可是在欠發達世界的大多數工業部門中經常遇到的是,一方面有在經濟上不再可行的傳統手工業及其他過時的生產方法,借各種人為的刺激之助而殘存下來;另一方面,有成熟經濟的最新技術被全盤引進和墨守成規地模仿。通常看不見的是,體現在伴隨資本積累中的以本地為基礎的技術變革的繼續流動。因為這些現代技術是在投資資金比較豐富的工業先進國家開發的,所以這種技術幾乎全部屬於資本密集型。如果不加以改造,它們事實上是不適合欠發達世界的,因為在這裡,投資資金短缺是主要問題。進口最新的“有效能”的技術通常需要大量資金,但提供的就業機會很少。這就意味著,欠發達經濟的最豐富的資源,即人力,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最稀缺的資源大大減少了。因而,儘管進口技術很容易得到,欠已開發國家最好還是選擇適於大加修改或調整的技術,或者更好是靠使傳統的生產職能流水線化或現代化,在一種完全是本地技術的基礎上去從事創新。這樣,作者認為:農業部門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希望,主要寄託於保證在許許多多私人耕種者中間產生和宣傳新技術的能力,不大需要大量的資本積累。反之,工業部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可以追溯到經濟的積聚達到足夠多的投資資金的能力,和通過工業技術的明智選擇去最佳地使用這種資金的能力。
分析工業部門的發展
作者從工業部門商業化的高度去考慮微觀的增長過程,即勞力吸收過程。作者認為,勞力吸收的速度可以追溯到兩個動因:資本積累與創新。欠發達的二元經濟面臨著最初的要素賦有的不利,和隨著時間而不斷增加的人口壓力,它的一個基本的改革目標,就是要將儘可能多的勞力從它的農業部門重新配置到它的工業部門。這個勞力重新配置過程必須足夠迅速地將經濟重心從農業部門轉移到工業部門。勞力重新配置之所以必要,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想要得到比較多的工業品和比較少的農產品。作者還認為工業化是農業勞動生產率繼續提高的不可避免的和自然的結局,農業勞動生產率並不落在工業部門勞動生產率的後面。在勞力剩餘的欠發達經濟中,由於農業生產率提高而增加的隱藏的農村儲蓄,必須起到工資基金的作用,以便工業化得以進行。作者還通過對日本和印度實例分析剩餘農業勞力的不同使用及其結果。作者認為,日本在19世紀後期與20世紀初期的無限勞力供給時期,農業勞力被工業部門吸收的比率一直超過人口增長率。更使人印象深刻的是,日本避開了馬爾薩斯陷阱,因為農業勞力不僅相對地下降,而且自1897年後開始絕對地下降。表明日本通過採用勞力使用的創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它的豐富要素——剩餘農業勞力。反之,印度似乎從它發展努力的一開始,就採取了非常節約的創新,這就屈服於日益資本密集的工業結構的誘惑,忽視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其豐富的,迅速增長的剩餘農業勞力的潛力。在長期內沒有達到資源的最佳配置,而且事實上可能減慢了經濟的進步。
二元經濟通過市場的發展
作者認為,二元經濟的農業部門被要求履行一系列重大的職能,包括提供為支持工業部門擴張所需的人力、食物、原料的儲蓄。同樣,工業部門必須在這樣的方式下擴張,以經濟中稀缺的儲蓄資金的最少分配,吸收最大數量的農業工人。要實觀上述任務,必須取決於兩個部門中大量個體經濟代理人是否能被說服、被強迫或設法刺激去採取適當的行動。即從事農業的人必須以某種方式被誘使去尋求工業就業,而從事工業的人必須以某種方式被誘使去通過增加資本貨物存量和採用勞力使用型技術,去僱傭更多的工人。而且整個經濟中所有這樣的個人行動必須用某種方式去使之協調,以便增長過程能以平衡的同步的方式進行。
農業部門的發展
作者認為勞力剩餘的欠發達經濟的根本問題是,以足夠快的速度將它的隱蔽失業的農業勞力重新配置到具有較高生產率的工業部門,以保證逃離馬爾薩斯陷阱,這一努力的成功與否,又可以追溯到這兩個經濟部門的生產和市場條件。要使增長在長時期內順利進行,就要求這兩個部門的平衡發展。
作者充分地分析了勞力再配置這一重要的現象,他指出,問題不僅僅是儘快地再配置最初農業勞力中不生產的成員。反之,成功的發展要求再配置的速度超過人口增長的速度,後者同時在不斷地增加這一後備軍。一旦會部隱蔽失業被移出,在僱主的行為上就發生由環境促成的轉變,使農業部門,從而使整個經濟具有競爭性。作者還認為,隨著勞力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再配置,由於過剩農業勞力逐漸消失,從而農產品出現不足,所以工業實際工資呈上升的趨勢。在全部隱蔽失業者得到再配置和商業化網路形成以前,增長過程就會停止。作者還認為,任何對勞力剩餘經濟的增長的分析,不僅應集中注意農業部門生產率的變化,而且還應集中注意同時進行的工業部門的擴張。成功的發展要求:這兩個部門的生產率的變化不構成互相獨立的活動,而是反映它們在本質上和根本上的互相依存。在產出方面,兩個部門必須為對方的產品互相提供銷售市場;在投入方面,工業部門必須能夠提供就業機會,以吸收農業部門釋放的工人。此外,任何一個部門的生產率的變化,必須同各自的資本積累率和技術變革率的強度和質量直接相關。問題的實質在於這兩個部門生產率變化的相互依存性。
經濟成長的生命周期
作者從長期的觀點考察了二元經濟的發展前景,並提出了這樣的論點:“成功的”二元經濟,受固有的“增長規律”所支配,將十分自然地移向一個“轉折點”,在這個“轉折點”上,它會擺脫它的不發達特徵,並在事實上進入成熟經濟的圈子。
作者提出了欠發達的結構特點,並認為,在當前的知識狀況下,對欠發達這個概念還沒有分擴性的定義,普遍接受的作法只能是,列舉這樣一種狀態的若干可以觀察到的特徵,即:(1)勞力剩餘型經濟。從經濟的觀點看,勞力是一個豐富的,實際上是過剩的因素。(2)二元經濟。占統治地位的自然農業部門與比較小的工業部門同時並存。在前者中,存在著由制度決定的實際工資;在後者中,要素市場上存在競爭狀態。(3)高人口增長率。傾向於使經濟的勞力剩餘特點永久存在下去。(4)狹小的儲蓄基礎。因為兩個部門工人民眾只得到接近維持生存的實際工資,故無能力儲蓄。(5)不完全的市場體系。不僅指市場機制的不完全,更重要的是指兩個部門的企業家們在對非個人的經濟刺激作出反映時,缺乏對生產活動的積極參與。(6)兩個部門中的創新活動遲緩,特別是本地型的。”這些特點全都在某種程度上互相依存,以某種方式交織在一起。
作者認為,隨著工業部門勞力吸收過程的不斷進行,經濟中心從農業部門轉向工業部門,農業失業後備軍將隨著時間而逐漸消失。一旦隱蔽失業的農業勞力被吸收完畢,任何進一步的再配置就將導致工業實際工資的上升,這時勞力已成為稀缺商品,工業企業家和農業企業家都爭相購買。在這種情況下,隨著勞力供給來源耗竭,勞力的無限性就消失,經濟接近於它的生命周期中的轉折點。轉折點可以察覺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隨著工業實際工資水平第一次實際顯著地增長,工業部門出現資本深化取代資本淺化的趨勢。除了工業資本深化現象以外,與轉折點相聯繫的結構變化還有其他的方面。第一,轉折點的到來還伴隨有農業部門的商業化。第二,在達到轉折點以後,支配整個經濟的資本積累源泉的規律也改變了。第三,隨著勞力首次成為稀缺商品,實際工資水平的不斷提高就會出現。對於整個經濟的消費格局將有重大的影響。最後,轉折點上實際工資提高的另一後果是它對人口增長的影響。由於較高的收入水平,教育和城市化等等造成的生育率下降,很可能會開始支配人口增長。當然,所有這些結構變化不是同時發生,勞力無限供給條件不可能突然地而只能逐漸地消失。一旦欠發達經濟進入它的生命周期的成熟階段,由於勞動生產率的逐漸提高和總的豐富狀態,並因為勞力現在已成為稀缺要素,昕以收入分配變成了主要的,關鍵性的社會經濟問題。這個問題可以歸結為對兩大階級的收入如何分配的問題:一方面對資本家階級的利潤率是否足夠高,以繼續維持必要的投資刺激;另一方面工資率是否足夠高,以維持對消費品的需求水平,以便它和投資需求一道,足以吸收經濟的日益增長的生產能力。這樣,在投資者的需要和消費者的需要之間經常追求平衡。作者在這裡討論增長的生命周期,把它劃分為兩個明顯的發展階段:轉折點以前的欠發達(或勞力無限供給)階段和轉折點以後的成熟(或工業化)階段。
開放經濟的發展
作者指出,該書的目的正是要集中於整個發展過程的分析,這就要求把貿易和援助問題看作是整個增長現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欠發達世界的政府官員幾乎普遍地把外貿和外援看作是發展戰略的一個最關鍵方面。當欠發達經濟的政府為了促進增長而控制對外貿易時,均衡概念本身就變得同這種政策選擇相對應了。在這種情況下,對外貿和外援的作用的討論,不可避免地傾向集中注意進口替代,促進出口和節約外匯一類問題上,全都帶有濃厚的政策含義。而缺乏充分的理論基礎。一個國家不論其發達與否,都必須根據自己特殊的比較利益去參加國際貿易社會,而這種比較利益又隨該國特定的自然和人力資源賦有為轉移。從歷史上看,勞力剩餘型欠發達經濟對國際貿易和外國資本的“開放”,最常見的是由工業化國家在所謂殖民基礎上在海外建立商業和採掘業的據點。由此產生的欠已開發國家的出口部門的特點,一般是加工和出口一種或少數幾種特殊自然資源型的商品。一般說來,公路、鐵路、其他社會分攤資本,以及金融和商業機構,也都是圍繞著以這些原料為主導的出口工業的經營和發展而建立的。結果,欠發達經濟中產生了一個出口部門,它實際上只不過是工業化“母國”的一種擴展,儘管在地理上位於欠發達經濟中,欠發達經濟是按照國際分工的原則參加國際貿易社會的,根據這個原則,欠已開發國家的任務就降到出口那些自然資源構成很高,而從人的智力威資本來說增加值很小的商品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作為欠發達經濟和成熟經濟之間這套殖民關係基礎的政治制度已經基本瓦解,越來越多的“外圍”國家獲得了政治獨立。在這種情況下,在區地經濟制度中流行的資源配置的三角形格局即將崩潰。大多數欠已開發國家的政府把經濟成長作為它們首要的國家目標。因此,欠發達經濟的資源配置格局理想地經歷了明顯的變化,它變成發展政策主導型,對外貿易和外國援助在政府總的發展戰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者認為,經濟對外開放決不意味著減弱使農業部門充分活躍起來的需要。當然,開放經濟可以提供某些優勢,諸如提供一個新的強有力的生產函式,通過外援可以緩和整個資源緊張的局面。但是,在二元經濟大國中,外貿和外援不可能成為增長的主要發動機。因為如果這類經濟中的自然農業部門始終停滯,整個經濟制度就會重新面臨潛在儲蓄資金的縮小,由糧食短缺引起的通貨膨脹的恐慌,和經過一段時間肯定會出現的國際收支的困難。
作者還認為,在二元經濟中通過資配置的一致的和平衡的格局去提高農業生產率以促進發展的進程,在經濟開展對外貿易和引進外國資本時,仍然居於舞台的中心,而外貿和外援可能起著重要的然而在本質上是促進或支持的作用。作者強調,貿易作為國內勞力再配置和工業化努力附加的、更為有效的機器,起著日益增長的作用,這並不意味著經濟應當完全取消,或者哪怕是忽視傳統的自然資源主導的出口。當經濟開始在國內發展、並且為了整個努力來利用它的創新和企業才能時,這個常常是殖民遺產的傳統出口基地,應當被看作給經濟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喘息時間。在勞力無限供給條件下,沿著自然節制增長道路前進的欠發達經濟面對著一個受到限制的消費品市場,因而使作為發展過程促進器的對外貿易特別重要。因為資本進口是比國內儲蓄更強有力的儲蓄形式,因為它使經濟對那些本國可能不能製造、只有通過進口才能得到的商品進行自動的隨意選擇。外國資本流入欠發達經濟肯定是獲得所需資本貨物從而緩和增長的不可避免的結果一一資源緊張瓶頸的一種痛苦最小的方法。不僅勞力再配置可以從而加速,而且均衡增長的要求對於經濟制度所造成的剛性可以大大減輕。外援的實際潛力必須從它對市場的作用所產生的影響去尋求,經濟的全部實績是在市場上決定的。

作品影響

該書研究第三世界國家的整個經濟發展過程,從總體上提出了一個前後一貫的和內容廣泛的分析框架,以說明欠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問題,可供大學經濟系師生和經濟研究工作者參考。

出版信息

該書出版於1964年,是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研究中心的出版物之一,1989年王月、甘杏娣、吳立範將該書翻譯成中文,1989年由華夏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費景漢(1923—1996),美國耶魯大學華人教授。1945年獲燕京大學學士學位,1948年獲華盛頓大學經濟學碩士,1952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安提俄克學院、華盛頓大學和康耐爾大學任教,從1962年後擔任耶魯大學經濟系教授。費景漢一生致力於經濟學術的教學與研究,其代表作品有《勞動剩餘經濟發展之理論與政策》《增長和發展:演進的觀點》《開放性雙元經濟之轉化》等。
古斯拉夫·拉尼斯,耶魯大學教授,美國經濟學家,1929年生於德國達耶斯塔特,1952年獲得布蘭代斯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53年和1956年分別在耶魯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1964年起一直兼任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其主要著作有《富國與窮國的差距》《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歷史與比較研究》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