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三力模式”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政府行為研究
- 作者:徐育才
-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1日
- 頁數:160 頁
- 定價:22.0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2335573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三力模式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政府行為研究》在分析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理論依據時從制度倫理學角度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過程中政府在制度設計方面存在的倫理缺失。同時又介紹了國外有關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理論和國內學者在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方面取得的理論成果。在介紹國外有關理論時主要圍繞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勞動剩餘發展理論、城鄉勞動力轉移決策理論、農村勞動力轉移階段理論和“推拉”理論等,在介紹國內理論時主要圍繞農村勞動力轉移制度制約理論、區域經濟收入差距理論和農村勞動力素質影響理論等,希望能揭示出複雜的轉移現象背後的共性和中國現實情況下轉移的特性。《“三力模式”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政府行為研究》指出,預期收入和勞動力素質對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解釋是不夠的,制度改革才是重要的。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本書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一)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含義
(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含義
(三)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中的政府管理行為
(四)本書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一)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文獻綜述
(二)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過程中政府管理行為的相關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比較分析法
(二)實證研究法
(三)文獻分析法
四、本書的分析架構
五、本書的創新點
第二章 政府管理行為的現實依據: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背景、現狀,問題及其歷史成因
一、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發展歷程
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背景分析
(一)歷史背景
(二)現實背景
(三)特殊背景
三、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現狀透視
四、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存在的問題
五、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成因
(一)存在大量需要轉移的剩餘勞動力
(二)農業自身的弱點
(三)加快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需要
(四)農村的第二次改革
(五)農民家庭經營收入的相對下降
(六)其他原因
第三章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模式分析
一、遷徙轉移模式
二、內部轉移模式
三、“二次轉移”模式
四、結構轉移模式
第四章 政府管理行為的理論依據: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多元闡釋
一、制度倫理理論: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研究的切入途徑
二、國外相關理論引鑒
(一)二元結構發展模型
(二)勞動剩餘發展理論
(三)城鄉勞動力轉移決策理論
(四)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階段理論
(五)“推拉”理論
三、國內相關學術觀點分析
(一)國內研究理論根據
(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制度制約研究
(三)區域經濟收入差距研究
(四)農村勞動力素質影響研究
(五)本土化的推拉研究
第五章 比較分析:國外政府在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中的管理行為
一、英國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
(一)工業革命
(二)圈地運動
(三)制定法律
(四)向國外移民
(五)發展交通
二、美國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經驗
(一)工業革命
(二)交通革命
(三)農業現代化
(四)政府採取干預政策
(五)第三產業的興起
(六)政府福利制度、勞工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日本為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所採取的措施
(一)大力發展工業
(二)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培訓
(三)兼業性的轉移方式
(四)政府採取積極的勞動力誘導政策
四、拉美國家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
五、國外政府管理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一)市場和政府是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兩股力量
(二)政府力量在“趕超型國家”中的重要地位
(三)國外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第六章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局限性
一、目前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及其成就
(一)政府在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中的角色定位
(二)政府在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中取得的成就
二、從“民工荒”看目前政府角色定位的局限性
(一)從“民工潮”到“民工荒”
(二)政府責任缺失的表現
三、政府責任缺失的原因
(一)制度設計的倫理缺失
(二)城市政府實施歧視性就業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三)我國的發展戰略決定政府的制度設計
第七章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三力模式”分析
一、從“推拉理論”到“三力模式”
二、“三力模式”內容
(一):拉力
(二)能力
(三)推力
三、政府在“三力模式”中的政策缺位
(一)政府在“拉力”中的政策缺位
(二)政府在“能力”中的政策缺位
(三)政府在“推力”中的政策缺位
第八章 政府在“三力模式”中的政策選擇
一、政府在“拉力”方面的政策選擇
(一)加快鄉鎮企業“二次創業”
(二)促進農村城鎮化建設
(三)積極發展中介組織
(四)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五)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二、政府在“能力”方面的政策選擇
(一)進一步發展農村教育
(二)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技術工人
(三)支持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
(四)引導企業善待農民工,提升企業的“軟實力”
三、政府在“推力”方面的政策選擇-
(一)組織、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序轉移
(二)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
(三)推進農業信息化,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
(四)繼續推進以戶籍制度為形式的一系列制度的改革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