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金關

勝金關

勝金關位於中寧北山南麓,衛寧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帶。北面山巒起伏,沙丘縱橫。南在是滔滔的黃河水,像一條白色的玉帶婉蜒東下。包蘭鐵路穿行在山河之間,關城下面有一座隧道,洞口陡峭的石壁上鐫刻著“勝金關”三個道勁、端正的大字。這裡山河阻隔,路通一線,自古是兵家扼守的雄關要隘,也是著名的古戰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勝金關
  • 地點中寧北山南麓
  • 意義:著名的古戰場
  • 環境:河阻隔,路通一線
地理環境,位置,關隘,史料記載,主要景觀,修築背景,歷史沿革,關隘功能,歷史傳說,

地理環境

位置

勝金關,位於寧夏中衛縣東30公里。勝金關係賀蘭山的余脈,是賀蘭山南端的主要道口,是明代長城寧夏鎮的重要關隘,與打磑口三關口和鎮遠關合稱為寧夏“城防四隘”。勝金關位於中寧北山南麓,衛寧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帶。北面山巒起伏,沙丘縱橫。南在是滔滔的黃河水,像一條白色的玉帶婉蜒東下。

關隘

勝金關城堡在中衛市區東約25公里與中寧縣分界處,屬鎮羅鎮。城堡為中衛東部屏障,約60米見方,城牆殘高l一4米不等。

史料記載

《嘉靖寧夏新志》云:“在城東六十里。弘治六年(1493年)參將韓玉築,謂其過於金徙潼關。”《中衛縣誌》日:“黑山之南支,如怒犀奔飲於河,即勝金關也。石峰橫峙,隔河與南岸泉眼山相對,拱抱縣城為一關鍵雲。”古詩云:“銀川到此啟管鍵,襟山帶水不可越。”是寧夏西路要隘。明代修築,清代置分守參將率兵防守,並設公館。至清同治四年(1865)提督梁生岳全軍覆沒於此而廢。

主要景觀

包蘭鐵路穿行在山河之間,關城下面有一座隧道,洞口陡峭的石壁上鐫刻著“勝金關”三個道勁、端正的大字。這裡山河阻隔,路通一線,自古是兵家扼守的雄關要隘,也是著名的古戰場。
勝金關是長城重鎮中衛城的咽喉,如果攻下勝金關,便可長驅中衛,再無險可守。今寧夏銀川中衛的國家幹線公路及包蘭鐵路,皆由勝金關穿行而過。

修築背景

明代參將韓玉建勝金關是為了防禦北方游騎的人侵。因其地傍山臨河,形勢險要,誇張地比喻該地勝過金徙渲關而得名。後世的許多戰事出在這道關上,驗證了這道雄關的軍事地位。

歷史沿革

公元1226年,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率領著浩浩蕩蕩的蒙古鐵騎,經此關隘,南沙黃河九渡。成吉斯汗死後蒙古軍秘不發喪,又北上攻下興慶府滅了西夏。元代在勝金關以西設應理州;明清兩代均以重兵扼守。
弘治元年(1488)始建該關,萬曆四十一年(1613)重修,毀於清同治五年。勝金關是長城重鎮中衛城的咽喉,如果攻下勝金關,便可長驅中衛,再無險可守。勝金關堡在中衛市市區東25公里與中寧縣的分界處,屬鎮羅鎮。城堡為中衛東部屏障,約60米見方,城牆殘高l一 4米不等。 《嘉靖寧夏新志》云:“在城東六十里。弘治六年(1493年)參將韓玉築,謂其過於金徙潼關。”
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西路中衛參將韓玉在關西修築城池。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重修。關城依山傍水,雄踞在騰格里沙漠東南沿。路通一線,扼銀川至中衛的咽喉之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勝金關勝金關
清朝乾隆年間修訂的《中衛縣誌》中,有周守域的《勝金關懷古》詩一首,描寫了這座雄關的地理位置和險要形勢:“雲茫茫,峰兀兀,雄關崛起勢腳踏車,北有沙漠之縱橫,南有長河之滂渤,銀川至此啟管鍵,襟山帶河不可越。……”
《中衛縣誌》日:“黑山之南支,如怒犀奔飲於河,即勝金關也。石峰橫峙,隔河與南岸泉眼山相對,拱抱縣城為一關鍵雲。”古詩云:“銀川到此啟管鍵,襟山帶水不可越。”是寧夏西路要隘。明代修築,清代置分守參將率兵防守,並設公館。至清同治四年(1865)提督梁生岳全軍覆沒於此而廢。

關隘功能

勝金關是北方蒙古游騎人侵寧夏的四條主要道路之一
明朝當局與蒙古族的矛盾比較突出。弘治年間,西路中衛參將韓玉修築勝金關,正是用來防禦賀蘭山西部蒙古騎兵的人侵。弘治以前,蒙古部族騎兵時常窺伺南侵,人塞劫掠,少則出動五六千,多則一二萬。至嘉靖年間,一次竟出動十幾萬人。就勝金關一帶地形而言,由青銅峽大壩至中衛城以北的衛寧北山,溝寬嶺禿,高不過百米左右,對人侵的蒙古騎兵阻礙不大。特別是自鎮關墩至勝金關近50公里,蒙古游騎不時出沒襲擾,甚至搶掠中衛城郊。那時,百姓耕牧必須成群結夥,手持兵器,這對人民的經濟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成化年間修築了一條由甘肅靖遠,經中衛、中寧,北上接賀蘭山邊牆,長約240公里,用以對付蒙古游騎的威脅。現在,勝金關一帶的長城就是明代邊牆的遺蹟。除了邊牆、堡寨之外,在各口隘要點矗立的烽火台,是當年遇有敵情,白天舉煙,夜間點火,在千裡邊防線上,依次傳遞,迅速報警的設施。中衛是寧夏西路的軍事重鎮,勝金關周圍的堡寨、關隘則是西路駐軍的重要據點。據《嘉靖寧夏新志》載,明代西路中衛駐參將,轄步騎兵多達7641名。
勝金關是清代平定新疆、青海的軍運樞紐
清初平定青海羅布丹津和天山北路厄魯特部之亂;乾隆年間平定準格爾等反清武裝集團。在歷次戰役中,勝金關均為清軍重要的進軍路線和軍械糧草的運輸線。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一月,皇太子民鎮(即後來的雍正皇帝),曾親率大軍由北京出發,分三路進兵青海。翌年農曆二月十九,大軍到達今中寧縣棗園堡,隨後由勝金關經中衛縣至甘肅的永登,開赴安西。
同治年間,西北地區燃起了回民反清鬥爭的熊熊烈火。勝金關、石空堡一帶是清軍和回軍反覆爭奪之地。回軍曾奇襲勝金關,數次攻占這座關城。據民國《朔方道志》載:“勝金關為縣北雄關,然其地三面受敵,一面臨河,無險可待,似屬絕地。”
同治四年(1865年)正月,金積堡回軍分路進襲石空寺、勝金關等處。戰陣上斬殺了清軍守備魯剛泰。清軍曹克忠部聞訊後決定棄中衛不援,乘回軍不備,突襲羅山。接著退兵寧安堡(今中寧縣城),威脅石空、勝金關等處回軍的側翼。
同年秋,回軍擊破勝金關,全殲守軍後,主力進駐關西的雷家沙窩,準備相機攻占中衛城。雷家沙窩距中衛縣城只有22公里,中衛縣城東關已被國軍先頭部隊奪取並放火燒毀。可惜的是回軍不明虛實,中了清軍統領的“空城計”,放棄中衛東關,自行撤退。
同治五年(1866年)閏五月,馬正和、俞彥祿、畢得材等部,以輕騎兵日夜兼程奔襲定運營(今阿拉善左旗巴音浩特)。蒙古阿拉善王根據當地沙漠大、水源少的地理特點,以重兵扼守沿途水道,並堵塞沿途水井。回軍大隊人馬苦於無水,困在茫茫的沙漠之中。因乾渴不得已扭沙漠中艱難撤出。這支沿賀蘭山西麓南下繞出沙漠的回軍,乘清軍不備,突襲勝金關,全殲守軍。清軍守將提督梁生岳僅以身免,隻身一人狼狽逃回廣武。
僅一河之隔的清軍提督曹克忠收容勝金關的敗兵,由四百戶(恩和堡)退至寧安堡。繼而退人茶鹽廳(今海原縣城),旋又退甘肅靖遠。

歷史傳說

中衛最東邊有座形似犀牛撲水的高大山頭,鎖守著中衛的東大門,古時曾是扼守廣武、青銅峽一帶的重要屏障,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勝金關”。
相傳很早以前,這裡都是河灘地,並無山頭,只是在離此不遠處盤踞著—條金龍,而黃河南岸居住著—條青龍。二龍各據—方,起初還能相安無事,互不侵擾,後來金龍卻產生了獨霸這一帶的念頭.於是二龍便經常相鬥。適逢有一年黃河發了大水,淹沒了南岸,金龍乘勢過河趕走了青龍,自此興風作浪,不斷禍害黎民百姓。朝廷接到急報,便派出了高僧、道士前來會同邊關守將及當地百姓,要一同鑿石斬龍,誦經鎮蛟。無奈金龍已經得勢,眾人白天將山挖斷,晚上又自動合上。人們無計可施,只好禱告上蒼垂憐,拯救生靈。人們的虔誠祈拜感動了太白金星,他化作一道士來到人間,教人們邊挖山邊用陳年老醋和翁霉拉斷山腰龍體,果見金龍血水噴涌,山體再也無法合在—起。自此便在黃河兩岸出現了兩座高聳對峙的山頭,成為西北邊陲的重要屏障。因在此處戰勝金龍,人們倒凹匕邊的山頭稱作“金關山”。
到了明代,參將韓玉見這裡山勢險要,就奏請朝廷築關防守。因這裡戰勝過金龍,歷史上又曾北阻金兵,加之關隘之險勝似金陵潼關,故而取名“勝金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