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莊電一編著的《勝日尋芳》是作者多年來“走南闖北”所領略的山川景物的壯美、多彩文化的神奇、各地風情的魅力,以及看到的歷史的腳印,聽到時代的足音,體會的生活的美好、領略的智慧的威力、感受的。寫出自己的發現,寫下自己的觀感,暢敘自己的心得。 作者選入我希望選入《勝日尋芳》書中的東西,都有可讀性、知識性、趣味性,也是讀者希望了解的、應該了解的、了解後會有收穫的東西寫出來。
基本介紹
- 書名:勝日尋芳
- 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 頁數:299頁
- 開本:16
- 品牌:寧夏人民
- 作者:莊電一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28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7050803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中樞”在變革
改革,從國務院開始
西部開發亮點多
西部開發新氣象
無邊光景一時新
已開發國家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
五彩繽紛:越來越厚實的“長城”
中國,走在世界科技治沙的前列
女童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陽
“環保公路”:在大西北延伸
我國電站仿真技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各地亮點
神州攬勝
觀察思考
邊走邊看
奇人奇事
斑斕文化
異域探奇
附錄
後記
文摘
從故宮北門沿五四大街向東走幾百米,一幢紅磚紅瓦的四層建築便映入眼帘 那便是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曾留下重要一筆的紅樓了。紅樓的建築材料選用的是紅 磚紅瓦,樓內也多是紅色:紅地板、紅門窗、紅樓道,連樓梯扶手也用油漆漆成 紅色。紅樓的特色不僅在於它的里外皆為紅色,還在於它曾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是紅色中華重要人物的活動地點之一。
在紅樓正門外院牆上有一塊不算醒目的牌匾,上面有這樣一段文字:“紅樓 是北京大學舊址的一部分,是五四運動的重要活動地點之一。李大釗、毛澤東同 志曾在這裡工作過。”
中國文物研究所67歲的研究員、離休在家的朱希元先生,對紅樓的歷史及近代史頗有研究。他告訴記者,紅樓是由一位外國工程師設計的,歷時兩年時間於1918年落成,當時是北京大學文學院和圖書館。蔡元培是當時的北大校長,在他的麾下,聚集了許多近現代史上的風雲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章士釗、周作人、周佛海、陳公博、張國燾……當時這裡名家薈萃,學術兼收並蓄,既有研究馬列的思想先驅,也有研究孔孟之學的著名學者,還有梳著小辮上講台的教授。北京大學當時的圖書館館長是章士釗,繼任者是曾當過晨報》記者的李大釗。1918年8月28日,新落成不久的紅樓迎來了當時尚是小人物、後來成為歷史偉人的毛澤東(當時叫毛潤之)。對此,從法圍留學歸來的著名教授黎錦熙在Et記中曾有明確記載:“潤之來,晚飯進的炸醬麵。”當時,毛澤東通過老師楊昌濟和楊昌濟的好友章士釗的引薦在北大圖書館謀到一個每月只有8塊大洋的圖書管理員職位,但這位當時小小的圖書管理員“身無分文,心憂天下”,一邊管理書報、打些零工。一邊在北大旁聽,尋求革命真理,並進行革命活動,就在這期間他籌集款項送蔡和森等一批革命志士赴法過留學。
1919年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北大師生是“五四”運動的主力。當年學牛們就在紅樓集合,並從紅樓走向天安門廣場,然後衝到東交民巷,火燒趙家樓,嚴懲賣國賊,從而掀開現代史的新篇章。在紅樓後面的廣場上,學生們進行過多次集會、演講,播撒革命火種。以後爆發的反飢餓、反內戰、爭民主的“一二·九”運動,也是從紅樓和紅樓後面的廣場上發起的。紅樓,是近代革命運動的發祥地之一。
走進紅樓,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專家告訴記者,當年一樓是圖書館,二樓是行政辦公室,校長蔡元培就在二樓辦公。1921年,魯迅曾在二樓的大會議室里講過小說史。在一樓西側的112房間,就是當年的北大圖書館,而東側的119房間則是館長李大釗的辦公室。在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鄭廣榮的帶領下,記者懷著崇敬的心情到這兩個房問去尋覓,希望找到一些紀念物品和遺蹟。但令人十分遺憾的是,當年的東西已蕩然無存。在112房間,記者靜思默想,想像當年毛澤東在這裡當圖書館管理員的情景。毛澤東當年在此活動時的舊物雖然不見了,但毛澤東及其他老一輩革命家創造的輝煌業績將長留人世。P126—P127
後記
事實上,我在異地采寫的東西並不是第一次收入專集中?在《悠悠我心》《藝苑飛鴻》 《記者的天空》《這方水土這方人》中都有一些篇章是我在外地采寫完成的。其中,我在《悠悠我心》中還單設了一章“異地採風”,足見我自己還是很看重這些東西的。老實說,當時我沒有系統的出書計畫,所以寸讓這些東西,分散到各個專集中。現在要把在外地采寫的東西專門出一本書,才想到原來想得不周全。怛為了節省寶貴的出書資源,我仍然不想把那些東西再拿出來重複出版。也許,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書的質量,但我也在昕不惜。值得說明的是本書在編選中對原稿作了小的技術處理,但基本上保留了原貌。
收入本書的,當然不是我異地采寫的全部作品,因為有些東西時過境遷,已經調動不起讀者問讀的興趣了,我也就不應該再讓它們浪費讀者的時間。我想,任何一篇東西,都應該是有價值的,都應該讓人有所收穫。書籍,是精神產品.更應該對社會有益、讓讀者受益。出書,不是製造垃圾,不能把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都住書里塞。那樣做,不僅對讀者不敬,而且對自己也毫無益處。
我已經出過幾本書了,但我從來沒有沾沾自喜過。過後審視自己的作品,哪怕是當初自己比較滿意的,也仍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如果寫稿一篇不如一篇、出書一本不如一本,那就對不起讀者了,也就等於是“自毀形象”。 因此,我並沒有止步不前,總想彌補不足,再有提高。
非常感謝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對我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謝為本書編輯、出版、發行給予幫助並付出辛勞的朋友!
作 者
2011年11月18日
序言
駐地記者走出駐地,機會不多,機遇難得,應該格外珍惜,充分利用。對於一個記者來說,如果漫不經心地隨便走走,而沒有留下一點文字,那差不多就算白走了,因此,我總是在公務活動之餘睜大新聞的眼睛,觀察、發現、記錄,想在留下足跡的地方留下點墨跡。現在回頭一看,這類文字已有幾十萬字了。
黃梅戲《女駙馬》中有這樣幾句唱詞:“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表現的是女駙馬中狀元後的得意心情。我雖然沒有那么風光過,也沒有那么榮幸過,更沒有那么得意過,但還是有不少難忘的經歷和值得回味的往事。
我曾經參加報社的重點報導組,專門采寫帶有全局性的重點稿件。當時報社給我們每個人的采寫任務是兩篇,有一篇要爭取上頭版頭條,並要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其他記者也都是這樣做的,而我在規定的時間內竟采寫了10餘篇稿件,其中頭版頭條2篇、二版和四版頭條5篇。就是在那次採訪中,報社領導讓我採訪國務院機構改革。當時,這項重大改革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並已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一直沒有對外公布,也沒有任何一家中央、地方媒體作過報導,因此,我的採訪也變得很艱難。我先向有關部門提出採訪要求,但對方以需要請示高層領導來回絕。我沒有氣餒,每隔三五天就打電話催問一次。一次又一次打電話,一次又一次落空,但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當然,這段時間我也沒有傻等,我抽空採訪了國家文物局、影視製作單位,抓到許多獨家新聞。也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吧,距第一次聯繫採訪一個月後,有關部門終於答應接受我的獨家採訪。由於是有備而去,我的採訪十分順利也十分深入,有關人員像找到了知音,向我透露了許多有新聞價值的信息。這次採訪,不僅讓我完成了重點稿件《“中慪”在變革——國務院精簡機構和轉變職能紀事》,而且讓我寫出另外3篇有新意的報導。我的這篇重點稿件,作為對機構改革的最全面、最權威的獨家報導,引起了廣泛關注,也成為許多研究學者引述的依據,很多年後還被人引述。
我曾經兩度兼管甘肅記者站的工作,也寫下了不少報導;我曾奉命到河南省某地採訪突發事件,帶病堅持工作;我曾借在鄭州開會之便踏訪豫東、豫北,也寫出一些有特色的稿件;我曾兩次回報社值中班,在編髮大量各站來稿和外界投稿之餘,還抽時間參加一些活動、到相關部門採訪,也頗有收穫。我曾奔赴青海西寧、吉林長春採訪中宣部確定的重大典型李建保、馮志遠,除了完成指定任務外,我還借“摟草”之機打了幾隻“兔子”。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一次不落地參加了中宣部組織的四次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兩次“三個代表在基層”、一次“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次“建設新農村”。在這幾次採訪活動中,我在東北三省、西北五省區和內蒙古、河南的多個地方留下了足跡。此外,我還借到外地開會、休假之便,留下一鱗半爪。
彈指之間,這些都成為往事了。雖然如此,它們還是為我的記者生涯抹上了濃重的幾筆。我特別珍視,因為這樣的經歷對我來說不會有很多了。
這么多次“走南闖北”,讓我領略了山川景物的壯美、多彩文化的神奇、各地風情的魅力,也讓我看到歷史的腳印,聽到時代的足音,體會了生活的美好、領略了智慧的威力、感受了創造的偉大,也正是這些,讓我一次次“欣然命筆”。寫出自己的發現,寫下自己的觀感,暢敘自己的心得。我禁不住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同時也是讀者希望了解的、應該了解的、了解後會有收穫的東西寫出來,這才有了這些文字,這才有了這本小書。
選入本書的,並不是我在各地采寫的全部作品。對有些寫法簡單、意義不大、只有瞬時“新聞價值”的作品,我都毫不可惜地放棄了,因為我不想讓它們占據版面、擠占出書經費、浪費讀者閱讀時間。我希望選入書中的東西,都有可讀性、知識性、趣味性。從業30年來,我一直把鮮活、生動、耐讀作為自己寫作追求的目標,我也一直想“延長”新聞作品的壽命,讓它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為此,我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自認為還是有收穫的。
我“四處奔波”的這段時間,正是我國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沒有戰亂,沒有饑荒,沒有動亂,沒有令人心悸的運動,人民安居樂業、享受太平、體會盛世,新聞工作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我也像採花釀蜜的蜜蜂一樣,懷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嚮往、對未來的憧憬,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工作。對采寫的每一篇東西,我都寄託著某種追求、蘊涵著某種感情、堅守著某種信念。
起個什麼書名好呢?根據這本書的內容,我從古詩中“偷得”半句,取書名日《勝日尋芳》。但願我是真的尋到了“芳”,如果我所尋之“芳”,能夠讓讀者“感受到”並且能夠由此有所收穫、進而身心愉悅、有所感悟,我將不勝歡喜。
我不太喜歡請別人作序,不希望借作序者的名望抬高自己,也不希望看到有些讓自己臉紅的文字。說實話,我認識的高層人物、學問大家不在少數,請他們提筆寫序也並非難事,但我不想那樣做。前幾本書,我都沒有“麻煩”他人,這本書也不希望有什麼改變。我想,如果讀者感興趣,自然會閱讀;如果讀者不感興趣,誰來作序都沒用。何必要讓別人的文字跟著自己一起受冷落呢!在這個問題上,我既有點“自信”,叉有點“固執”,敬請讀者見諒。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