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川白山羊

務川白山羊

務川白山羊,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務川縣有豐富的傳統養殖山羊經驗,務川白山羊具有合群性強,放牧性好,食譜廣,抗病力強,適應性強,耐粗性、耐熱性、耐寒性、抗災度荒能力強,母性強,生存能力和繁殖力強等特性 。務川白山羊肉質細嫩,肌肉間有脂肪分布,膻味輕。

2015年04月0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務川白山羊”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務川白山羊
  • 產地名稱: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品質特點:肉色鮮紅,肉質鮮嫩,膻味輕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5年第44號
  • 批准時間:2015年04月07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務川白山羊肉色鮮紅,肉質細而緊密,有彈性,肉質鮮嫩,肌間脂肪明顯;熟肉膻味輕,湯汁鮮淳清亮。經相關權威有資質的檢驗機構檢測,務川白山羊的品質特點突出,其肌肉粗蛋白平均含量≥18.0%,粗脂肪平均含量≤6.0%,膽固醇含量≤70.0毫克/100克。
務川白山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而且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黏膜,幫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
務川白山羊務川白山羊

產地環境

務川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地處黔渝邊沿結合部,總面積2777平方千米,境內有中國西南最大的喀斯特草原仡佬大草原,發展山羊養殖業具有較大的優勢和發展潛力。
根據務川自治縣農業部門的資料,僅栗元草場的草地面積就達10萬畝,有可利用的種草土地資源15萬餘畝,擁有豐富的農副產品,特別是農作物秸稈和餅粕,為養羊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飼料資源。務川縣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年降雨量高於全國平均數,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和動植物資源,適合於農業與養殖業的發展。平坦地區多種水稻,山區早地多種雜糧,屬稻作農耕經濟文化類型。每年產生大約幾千萬噸玉米、高粱秸稈,稻草等可用於羊飼料原料。
務川屬中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夏,氣候溫和,雨量允沛,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287天,年均降雨量1284.4毫米,平均氣溫15.6℃,山體氣候立體差異明顯。境內以中、低山丘為主,海拔多在650米至1000米之間。符合羊業生產對氣溫、降水和空氣濕度、光照、風力、海拔高度的要求,因此,非常適宜山羊生長、繁育。
務川白山羊務川白山羊

歷史淵源

務川白山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清《婺川縣備志·物產志》對務川當時物產進行了記載,其中,就有“務川白山羊”名稱記載。
傳統上,務川山羊養殖一直以家庭放養為主,長期沒有形成規模。在放養過程中,植被破壞嚴重,造成喀斯特地區石漠化程度進一步加重。同時,放養的山羊之間容易傳染疾病,如羊群中一隻山羊生病,幾天就會傳染給其他山羊。
2008年,務川縣委政府在深入調研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明確提出:用8年時間實施“100萬個羊單位”工程建設目標。先後出台了《中共務川自治縣委關於強力實施100萬個羊單位草地生態畜牧業的決定》等一系列檔案,列出專項資金,建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草地生態畜牧業領導小組,組建了專職隊伍,並與貴州大學動物科學院和西北民族大學合作,開展山羊養殖科研。
2010年,貴州省提出了“1000萬隻優質肉羊工程”,並把務川縣作為全省草地生態畜牧業產業化扶貧項目縣、全省1000萬隻優質肉羊工程項目縣、全省10個草地生態畜牧業養羊大縣之一,加大了山羊養殖的扶持力度。務川縣連續出台政策,每年整合發改、交通、水利、林業、農機等涉農資金不少於2500萬元,用於疫病防控、品種改良、養殖補貼、科技推廣和基礎設施建設;組織2500萬元信貸資金用於良種畜禽購買和圈舍建設;縣財政安排不少於300萬元,用於工作經費和獎勵;解決100萬元增加村級防疫員報酬,畜牧規費全額用於各鄉鎮草地生態畜牧業生產發展和疫病防治。
2014年,第十一屆中國羊業發展大會在務川的召開,讓務川白山羊的知名度走向全國。
2014年5月,務川縣申報了“務川白山羊地理標誌”保護,並建立了紅絲鄉“務川白山羊核心保護區”,對貴州白山羊在未來的品種選育、擴繁增量、宣傳推廣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產情況

2013年,務川縣出欄14萬隻羊,以牛羊為主的草地生態畜牧業總產值達5.7億元。
2014年,務川縣白山羊存欄量約32萬隻,山羊養殖戶約1.5萬戶,其中飼養山羊50隻以上1200戶,形成了養羊小區60個;引進5家企業建設貴州省61個重點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之一的畜牧園區。
務川白山羊務川白山羊

產品榮譽

2014年9月14日,在第十一屆中國羊業發展大會上,務川白山羊獲一等獎,務川自治縣獲得由中國牧業協會羊業分會授予的“中國貴州白山羊之鄉”稱號。
2015年04月0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務川白山羊”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務川白山羊產地範圍為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貴州白山羊。
二、養殖場地要求
產地範圍內海拔800米以上的山丘地形,草場充裕,水源清潔。
三、飼養方式
放牧與舍飼結合。
四、飼養管理
1.飼養方式:放牧與舍飼結合。育肥階段舍飼飼養,其它階段放牧飼養。
2.飼草飼料:放牧飼養以天然牧草為主,補飼少量精料和農作物秸稈;舍飼飼養飼餵刈割青草、農作物秸稈和精補料。
3.圈舍條件:羊舍應保持乾燥衛生,育肥羊占舍面積不低於1.0米2/只。
4.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五、出欄
12至18月齡,體重≥25千克。
六、屠宰加工
1.羊原標準:來自產地範圍內,符合年齡、體重要求的健康羊只。
2.待宰:在待宰室禁食24小時。
3.浸燙褪毛:浸燙水溫63℃至67℃,浸燙時間3分鐘,手工褪毛。
七、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肉色鮮紅,肉質細而緊密,有彈性,肉質鮮嫩,肌間脂肪明顯;熟肉膻味輕,湯汁鮮淳清亮。
2.理化指標:肌肉粗蛋白含量≥18%,粗脂肪含量≤6.0%,膽固醇含量≤70.0毫克/100克。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務川白山羊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務川白山羊的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