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務實
拼音
wù shí
注音
ㄨˋ ㄕㄧˊ
反義詞
務虛
英文
dealing with concrete issues
基本解釋
1. [Try to be practical]:從事實際工作
2. [Discuss concrete matters]:研究討論具體問題
引證解釋
1、講究實際。
《國語·晉語六》:“昔吾逮事 莊 主,華則榮矣,實之不知,請務實乎。”
唐
元稹《郵亭月》詩:“君多務實我多情,大抵偏嗔步月明。”
明
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
水運憲《禍起蕭牆》二:“上面的整體規劃和務實精神……多么激動人心哪!趕快回去乾吧!”
2. 致力於實在的或具體的事情。
《
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你生長
富室,不會經營生理,還是贖幾畝田地耕種,這是務實的事。”
清 吳敬梓 《儒林外史》第三回:看你這樣務名而不務實,那正務自然
荒廢,都是些
粗心浮氣的說話,看不得了。
3.司馬光的警枕
宋代著名的歷史學家
司馬光主編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通史《
資治通鑑 》。前後19年中,無時無刻不在專心寫作。他恐怕睡得過久,耽誤工作,特製做一個圓木“ 警枕”,不讓自己睡穩。其間,他先廣泛收集材料,經過仔細研究和選擇,加以剪裁潤色而 定稿,工作態度十分嚴謹。全書編成時294卷,另有目錄30卷,《
考異》30卷。
其它相關
君子強學而力行。
【大意】有道德的人勉勵自己學習並且努力去行動。
【提示】強學和力行,都要求一個人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努力讀書學習,需要有毅力鑽研進去,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同時要縝密思考,把所學和所用有機結合起來。所以,學習不是最終目的,學以致用才是更重要的。
實事求是。
【大意】從客觀事實中去研究,得出規律。
【提示】河間獻王劉德,是漢武帝的弟弟。他一生好學,不愛虛誇。平生的最大嗜好是收藏古書,遇到民間送上善本書,他都找人來謄寫一遍,然後把抄好的書給人家,自己保留原本。唐朝人顏師古評論他這種行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是指他所珍藏的古書都是真正的好本子,所得古書中所講內容也都符合古代事實。這就是“實事求是”的原意。後人把這句話引申為對一切事都應當尊重事實,從實際出發,憑事實說話。
百聞不如一見。
【出處】《漢書·趙充國傳》。
【大意】聽別人說一百次,不如自己親眼看一次。
【提示】雖然“耳聞”與“目睹”都是人類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在許多情況下耳聞的真實性卻值得懷疑,因為經常會被傳言所蒙蔽,只有自己親眼所見才更為確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出處】《漢書·董仲舒傳》。
【大意】站在深潭邊上希望得到裡面的魚,還不如回去趕快編織漁網。
【提示】憑空想像而不去實踐,正如想品嘗魚的美味卻不想去編織漁網,而僅僅站在水邊羨慕,是沒有意義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向理想的目標邁進,腳踏實地去爭取,最終才能達到目的。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
【出處】王充《論衡·薄葬》。
【大意】對一件事情最好的證明就是看其是否有效,對一個理論最好的檢驗就是看其是否有證據。
【提示】王充是東漢哲學家,他最講究實證。沒有充分證據的東西,雖然說得神乎其神,他也絕對不信。在《論衡》里,他不厭其煩地辯論,指出鬼之類的東西是根本不存在的。這種思想在古代獨放異彩。
名必有實,事必有功。
【出處】荀悅《申鑒·俗嫌》。
【大意】名聲必須有事實與之相配,做事情必須有結果來證實。
【提示】這句話提醒人們注意,有時候一個人有很大的名氣,但卻不一定名副其實;有時候做一件事情有很好的初衷,但卻不一定有好的結果。所以,在觀察人或事時,都要看其真實的情況或實際的效果,而不要聽信虛名。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出處】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大意】練習一千支樂曲之後才能懂得音樂,觀察過一千柄劍之後才知道如何識別劍器。
【提示】要學會一種技藝,不是容易的事;做個鑑賞家,也要多觀察實物,紙上談兵是不行的。讀書要破萬卷,下筆才能如有神助。做任何事情,沒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就不會有很高的造詣。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處】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大意】古人做學問不遺餘力,年少時努力學習到老方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學到的東西總感覺淺近,要想真正弄懂還要靠自己親身實踐。
【提示】陸游冬夜讀書有感,寫了八首詩給他的小兒子,這是其中的第三首。這首詩一方面強調在學習上持之以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加強調了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因為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即使是真實正確的,對自己來說也有隔膜。沒有親身實踐,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書本上的知識。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親身實踐極為重要。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出處】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四。
【大意】理解得越清楚,實踐就越紮實;實踐越紮實,認識就會更加清晰。
【提示】這句話說明了認識與實踐的關係。認識與實踐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兩個方面。認識是實踐的前提和嚮導,反過來實踐又會進一步促進認識的深入發展。只有將兩方面結合起來才會使自己的認識更加接近真理,進步更快。
【出處】《論語·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
態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誠實,表現在學習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這種誠實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如果以不知為知,不僅不誠實,而且會影響自己的進步。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出處】《論語·憲問》。
【大意】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
誇誇其談,而在行動上一事無成,那就會被別人視為“言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大意】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
【提示】在先秦的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講究實際行動的。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實踐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自古以來也有許多思想家、學問家在知與行的問題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李時珍走遍了南方許多省,收集民間藥方,逐一加以驗證,寫成了不朽的藥學名著《
本草綱目》。僅僅靠書本知識而缺乏實踐的人,是很難成為大學問家的。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出處】《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提示】任何一項事業都要靠實踐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腳下,如果不能腳踏實地去走,永遠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會一事無成。
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出處】《荀子·儒效》。
【大意】聽說過而沒有親眼見到,雖然聽得很多,必定會有許多是錯誤的;見到了而不能理解,雖然記住了,必定會有許多是虛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雖然知識豐富,也必定會遇到困擾。
【提示】在古人看來,耳聞、目見、心知、力行,是認識事物的四個途徑,但以“力行”最為重要。因為“力行”不僅可以檢驗通過前三種途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徵於人。
【出處】《荀子·性惡》。
【大意】善於談論古代的人必然要在現今尋找依據,善於談論天道的人必然要在人事上尋找證明。
【提示】無論說什麼話,如果想要讓別人相信自己,那就必須有充分的證據。而證據往往表現出事物的關聯性,所以,一定要用發展的、辯證的眼光看問題。
謹於言而慎於行。
【出處】《禮記·緇衣》。
【大意】說話要嚴謹,行動要慎重。
【提示】這句話告誡人們,一個有修養、有道德的人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所以,在“言”“行”之前都要深思熟慮,切不可憑一時衝動而魯莽行事。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華傳統美德格言》
名人名言
1、一半的真實比虛假更可怕。——費希列賓
2、真實是人所持有的最高級的東西。——喬叟
3、不靠猜想,而要根據事實。——拉瓦錫
4、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毛澤東
5、上天絕不幫助坐而不動的人。——沙孚克里斯《斷片》
6、行動是通往知識的唯一道路。——蕭伯納
7、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8、學問之舉國不在讀書之多,而在運用之熟。——史邁爾
9、行動是知識最適切的果實。——傅勒《格言》
10、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11、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
12、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劉向《說苑》
13、君子之於學也,入於耳,藏於心,行之以身。——劉向《說苑》
14、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李光地《性理精義》
15、紙上得到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6、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王充《薄葬篇》
17、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8、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禮記》
1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20、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陳亮《三部樂》[宋]
21、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22、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列寧
23、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禮記》
24、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丘《論語·憲問》
25、學而不能行,謂之病。——莊周《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