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韌帶

動脈韌帶

由肺動脈乾分叉處稍左側連至主動脈弓下緣的纖維結締組織索,是胎兒時動脈導管在出生後閉鎖的遺蹟,也叫動脈導管索。胎兒出生後6個月尚未閉鎖稱為動脈導管未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脈韌帶
  • 外文名:arterial ligament
  • 別稱:動脈導管索
  • 含義:胎兒時動脈導管在出生後的遺蹟
1、肺動脈的解剖結構,2、肺動脈的臨床解剖,

1、肺動脈的解剖結構

動脈韌帶在左肺動脈起始部和主動脈弓下緣之間。輸送靜脈血至肺的一條粗而短的乾。自右心室的肺動脈口起始,在主動脈起始部的前方向左上後方斜升,達主動脈弓的下方,約平第4胸椎體下緣高度,分為左、右肺動脈。在分叉處稍左側,肺動脈與主動脈弓下緣之間,有一條結締組織纖維索相連,稱為動脈韌帶,或稱動脈導管索,是胚胎時期的動脈導管閉鎖後所遺留的痕跡。所以在胚胎時期,肺動脈內的血液直接導入主動脈。此動脈導管在生後不久即閉鎖,若不閉鎖,則稱為動脈導管未閉,是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之一。
左肺動脈較短,向左側橫過胸主動脈和左支氣管的前方至左肺門,分為上、下兩支進入左肺的上、下兩葉;右肺動脈較長,向右側經升主動脈和上腔靜脈的後方,右支氣管和食管的前方至右肺門,分為三支進入右肺的上、中、下三葉、左、右肺動脈經肺門入肺後,隨支氣管的分支而反覆分支,越分越細,最後形成包繞肺泡壁的毛細血管網,氣體交換即在此進行。所以肺動脈是輸送靜脈血至肺的功能血管,營養肺的血管來自胸主動脈的分支(支氣管動脈)。

2、肺動脈的臨床解剖

肺動脈乾(pulmonary trunk)起自右心室動脈圓錐,起點的體表投影位置在左側第2肋間隙或第3肋平面偏胸骨左側。肺動脈乾長度平均4.5cm,外徑3.0cm,X線活體測量成人肺動脈乾寬平均3.8cm。發出後向左上後行至主動脈弓下方,分為左、右肺動脈。右肺動脈(right pulmonary artery)較粗長,橫向右行至右肺門,分為較小的上支(前乾)分布於上葉,和較大的下支(葉間乾)分布於中葉和下葉。右肺動脈前鄰升主動脈及上腔靜脈,其前壁被遮掩,使手術時暴露範圍受到一些限制。在上腔靜脈外側,右肺動脈前方有右膈神經下行,前下方有右上肺靜脈和左心房。右肺動脈與上腔靜脈之間有較緊密的結締組織韌帶相連,手術分離有一定難度。右肺動脈後鄰食管及右主支氣管,奇靜脈弓繞右主支氣管及右肺動脈上方匯入上腔靜脈。
左肺動脈(left pulmonary artery)較短較細,斜向左行,跨過左主支氣管及胸主動脈前面至左肺門,一般分為兩支分別分布於上下葉。肺動脈的分支一般與支氣管伴行。左迷走神經在由主動脈弓的前面下行至左主支氣管後方的行程中,緊鄰左肺動脈上緣。左肺動脈的外側段前鄰左上肺靜脈及左膈神經。在左肺動脈上壁與主動脈弓凹側壁之間有動脈韌帶(arterial ligament)相連,動脈韌帶是胎兒動脈導管閉鎖形成的。動脈韌帶左側有左喉返神經經過,右側有心淺叢。左肺動脈雖較右肺動脈短,但它前面沒有大血管遮掩,故手術可暴露的範圍較大,也較易結紮。
肺動脈在肺外部分的異常甚少,偶見起源變異、肺動脈闕如或發育不全。異常起源的肺動脈可起自升主動脈、胸主動脈、腹主動脈、鎖骨下動脈或肋間動脈,此種異常有人認為是圍產期間接起自主動脈而分布於肺的動脈的擴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