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理論肯定了人的行為具有目的性, 但將人的行為動機降低為與動物一樣的本能,則忽視了人 區別於動物的本質特徵。該理論在20世紀初廣為流行,但 隨後受到大多數心理學家的批判,並導致研究的焦點轉移 到學習過程如何影響人的行為上來。
動力最早是由本能的概念引入心理學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
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下,許多心理學家相信,人的大部分行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由遺傳固定下來,一種不學而能的行為模式,是人類行為的原動力。如蜘蛛織網和海狸築壩等,都是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本能行為。
20世紀20年代末,本能論開始受到人們的懷疑與批評。它不能確切地解釋行為的原因。本能論對人類行為的解釋是一種循環論證的過程,如為什麼人會有攻擊行為?回答是人有攻擊本能。你怎么知道人類有這種本能呢?回答是人有各種攻擊性行為。另外,本能論列舉的許多本能行為(如自信、自卑等),實際上是在學習、經驗及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
本能論雖然受到批評,但仍在一些領域占統治地位。一個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它建立在本能論的基礎上,認為人的心理活動的原動力是人類生來固有的本能驅力決定的,這種本能驅力使人類產生一種緊張狀態,驅使人採取行為,並通過消除緊張來獲得滿足。精神分析理論還認為,人類最基本的本能是生的本能與死亡本能,它們是人類行為的兩種基本動力。另一個是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類行為是由生來固有的自我實現的潛能決定的。
20世紀50年代以後,歐洲一批習性學家在度爆發出對本能行為的研究熱情。他們主要探討控制本能行為的重要因素,如感覺輸入機制、待定刺激、學習的作用和中樞機制等,企圖揭示影響動物行為的生理因素與環境因素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