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貨幣數量論

動態貨幣數量論是高連奎提出的,基於發行貨幣與運行貨幣概念的貨幣周期與經濟周期理論研究。動態貨幣數量論是在批判吸收貨幣貨量論和內生貨幣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創新性貨幣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態貨幣數量論
  • 作者:高連奎
理論內容,理論的區別,貨幣規則,通脹的解釋,統計方式,理論意義,

理論內容

動態貨幣數量論可以實現貨幣數量論與信用創造理論的統一。在動態貨幣數量論的基礎上還提出貨幣周期理論和經濟危機時的貨幣補償與投資補償理論,並以此解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為何失靈,以及量化寬鬆為何短期內不會引起通貨膨脹的問題,並從貨幣的角度證明財政投資對拯救經濟危機的重要作用。
動態貨幣數量論認為由於貨幣信用創造的存在,貨幣數量總量是動態的,再堅持原有的基於央行“發行貨幣”的“貨幣數量論”是沒有意義的。
動態貨幣數量論將貨幣分為 “發行貨幣”和“運行貨幣”兩部分, 主張動態監測 “運行貨幣”的數量,並對“運行貨幣”進行管理,在動態貨幣數量論中,“發行貨幣”是指央行發出的貨幣,“運行貨幣”則包括央行發行貨幣留存在經濟體系中的部分以及經濟體系內生出來的貨幣,其中發行貨幣的數量是固定的, “運行貨幣”的數量是動態的,“動態貨幣數量論”主要是針對動態的運行貨幣的理論。

理論的區別

動態貨幣數量論與內生貨幣學派一樣,都認為僅僅 “管理髮行貨幣”確實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動態貨幣數量論”並沒有像內生貨幣理論主張的那樣放棄貨幣數量管理,全面轉向利率管理,而是認為“貨幣數量管理”仍然重要,只不過需要將由對“發行貨幣”的管理轉向對“運行貨幣”的管理。

貨幣規則

在動態貨幣數量論中,央行應該執行的貨幣規則是 “運行貨幣總量管理”規則,央行的核心職責是“維持運行貨幣總量的穩定”。“動態貨幣數量論”認為經濟的不穩定從貨幣上主要表現為“運行貨幣”的不穩定,如果我們可以保持“運行貨幣”總量穩定,那經濟就是穩定的。
“動態貨幣數量論”的“運行貨幣總量管理”就是主要通過對政府和企業的貨幣需求管理來進行的,企業的貨幣需求是很難控制的,政府的貨幣需求則可以進行調節,政府的貨幣需求,主要是政府投資對貨幣的需求,這是政府可以自己控制的,因此維持“運行貨幣總量穩定”並非央行一家的責任,而是包括政府財政系統在內的整個政府的責任。

通脹的解釋

現代流行的 “量化寬鬆”仍然是基於傳統貨幣數量論的,其主要手段就是對“外生貨幣”進行極限干預。這中間會出現了很多問題,首先,發行貨幣的增加並不一定意味著運行貨幣的增加,經濟危機期間,企業投資意願差,貨幣內生動力不足,發行貨幣增加並不一定造成運行貨幣增加,如果運行貨幣沒有增加,那么“量化寬鬆”就沒有效果,當然通脹也不會產生。
動態貨幣數量論認為,通脹的產生也主要是與運行貨幣的總量相關的,這也是與以前的通脹理論不同的,通過“動態貨幣數量論”我們可以非常容易理解“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誤區,也很容易理解“量化寬鬆”為何沒有釀成巨大通脹這一普遍疑問。

統計方式

中國實行的“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就是對運行貨幣的一種統計方式,當然中國現行的“社會融資規模”統計與嚴格的“運行貨幣”概念還不完全對應,但是通過這種統計也基本上可以監測到運行貨幣的基本變化趨勢。“社會融資規模統計”解決了運行貨幣數量無從把握的難題。

理論意義

“動態貨幣數量論”的提出可以為央行貨幣數量管理提供更多新思路,新工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