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民國時期,勒烏鄉境域為奴隸制社會。
1952年,設勒烏、祖蒙、馬解3鄉。
1956年,屬洪溪縣(今涼山州美姑縣洪溪);同年9月,3鄉改彝族自治鄉。
1958年,祖蒙、馬解2彝族自治鄉合併為稱勒烏鄉。
1964年,劃歸峨邊縣。
1966年4月,鄉改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勒烏鄉下轄6個行政村:勒烏村、祖馬村、余坪村、柑子口村、甲挖村、山峰村。
截至2020年6月,勒烏鄉下轄5個行政村:勒烏村、祖馬村、余坪村、柑子口村、馬井村;人民政府駐沙坪鎮縣街2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勒烏鄉地處峨邊彝族自治縣西南角,東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毗鄰,東北與
哈曲鄉接壤,西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相鄰,北與
黑竹溝鎮連界,鄉距縣城73千米,總面積413.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勒烏鄉地處高寒山區,地勢西部東部高,南北部低,主要山脈有哇黑羅和、依子埡口、羅和蘇摩、特克山等,境內最高點位於特克峰,海拔4156米;最低點楊河壩位於祖馬村7組,海拔1600米。
氣候
勒烏鄉冬寒夏涼,多年平均氣溫11℃,極端最低氣溫-20℃;7月平均氣溫20℃,極端最高氣溫28℃,最低月均氣溫零下3℃,最高月均氣溫25℃,生長期年平均150天,無霜期年平均217天,最長達24天,最短為160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8月,7月最多。
水文
勒烏鄉境內河道屬官料河水系。
自然災害
勒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山體滑坡、土石流等。
自然資源
勒烏鄉有耕地面積5200畝,林地面積30.2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勒烏鄉轄區總人口500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9人,另有流動人口269人,總人口中,男性2704人,占54%;女性2300人,占46%,人口均為彝族。
截至2018年末,勒烏鄉有戶籍人口5725人。
經濟
2011年,勒烏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以玉米、土豆為主,生產糧食143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80畝,產量346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其中白菜210噸,蘿蔔136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535頭,年末存欄1384頭;羊飼養量2097隻,年末存欄1208隻;牛飼養量406頭,年末存欄406頭;家禽飼養量8147羽,上市家禽4011羽,累計造林2.5萬畝,其中防護林2.3萬畝,經竹林0.2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0萬株,林木覆蓋率98%,活立木蓄積量6萬立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3818元。
2018年,勒烏鄉有工業企業10個,有規模以上企業1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勒烏鄉有國小2所,在校生466人,專任教師21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勒烏鄉有各類科技人才12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8人,技能人才10人,農村實用人才93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勒烏鄉有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6個,藏書5000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勒烏鄉有衛生院1個;病床10張,固定資產總值0.12億元,專業衛生人員7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註冊護士2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000人次,出院病人215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勒烏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戶,人數24人,支出5萬元,比上年增長1.8%,月人均173.6元,比上年增長10.8%;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人次,支出0.8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3戶,人數646人,支出69.9萬元,比上年增長25%,月人均90.2元,比上年增長22.3%;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人,支出0.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人,支出0.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33人次,共支出8.6萬元,比上年增長5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98人。
基礎設施
2011年末,勒烏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戶286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4%;行動電話用戶128戶,行動電話普及率10%;寬頻接入用戶11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5萬元。
能源
2011年,勒烏鄉有水電企業10家,裝機總量8萬千瓦,水電企業10家,裝機總量8萬千瓦。
交通
2011年,勒烏鄉有149縣道過境,境內長30千米,通往縣城和美姑,村級公路2條,總長10千米;客運站1個。
歷史文化
勒烏鄉,因鄉人民政府駐地勒烏者得(意為坎下)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