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大鎮大井村

勐大鎮大井村

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勐大鎮大井村位於鎮政府西南17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轄19 個村民小組,漢、彝族雜居。至08年底有農戶712 戶,有鄉村人口2631人,勞動力1222人,全村國土面積48.73 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18.5℃,年降水量1249.7毫米,適合種植烤菸,核桃、茶葉、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892畝,其中,水田面積2666畝,旱地面積1226畝,人均耕地1.5畝,林地 51912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勐大鎮大井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
  • 下轄地區:普洱市鎮沅縣
  • 政府駐地:普洱市
  • 面積:48.73 平方公里
  • 人口:2631人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耕地:3892畝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

村情概況

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36.2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9萬元;畜牧業收入117.2 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肥豬3607 頭,肉牛74頭;林業收入97 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 45萬元;工資性收入23萬元;外出務工收入23萬元;其它收入3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69元。2008年,糧食總產1742100公斤,人均662公斤。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441.00 畝(其中:田2,666.00 畝,地 1,775.00 畝),人均耕地 1.60 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烤菸,核桃等 等作物;擁有林地 51,912.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4.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02 畝,主要種植,桔子等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32.00 畝,其中養殖面積 3.00 畝;草地 0.00 畝;荒山荒地 11,700.00 畝,其他面積 5,015.0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全村有 712 戶通自來水,有 712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712 戶通電,有1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591 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318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309 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 17.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0.00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1 輛,拖拉機 24 輛,機車 83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4,441.00 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310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8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297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68 戶;建有小水窖 38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97 戶。全村有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2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11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664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0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436.2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9萬元;畜牧業收入117.2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3607頭,肉牛74頭;林業收入97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 45萬元;工資性收入2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69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2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5人,在省內務工80人,到省外務工 35 人。

人口衛生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 712 戶,共鄉村人口 2631人,其中男性 1371人,女性1260人。其中農業人口 2631 人,勞動力 1222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 族255人,漢族2354人,拉祜族、回族、哈尼族22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12人;享受低保 12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8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17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0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712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1,789.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6 人,在校學生46人,距離 鎮中學19.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3 人,其中小學生46 人,中學生77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大井村位於鎮政府西南10公里,轄19個村民小組,659戶,2701人。海拔1200米。國土面積 48.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41畝,其中水田2666畝,旱地1775畝。主產烤菸、水稻、玉米。漢、彝族雜居。1所國小。
該村是勐大文化發源地之一,在清代有獲得成均俊士的人士,近代有獲得1950年抗美援朝和平紀念章的人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