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滑技術是跳台滑雪的基本技術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助滑技術
- 外文名:無
一、助滑的任務,二、助滑的技術結構,三、助滑的技術要領,(一)出發的技求要領,(二) 加速滑行的技術要領,(三) 準備起跳的技術要領,
一、助滑的任務
助滑的任務是獲得最大的水乾速度和為起跳做準備。跳台滑雪運動員通過雪板相對於雪面的移動獲得水平速度。決定水平速度大小的因素有助滑道的長度、坡度和滑度:雪板的質料和性能:人與雪板系統的重力作用。
不同級別的跳台,助滑道的長度和坡度不同。如90米(K)級跳白,其助滑道長60一100米,坡度為33—35度;120米(K)級跳台.其助臂道長100—120米.坡度為35—38度。助滑道的滑度因當時當地的雪質、雪溫等自然條件不同而不同。如粉狀雪一般比面狀雪速度快.舊雪比新雪快。助滑道的滑度一定,則助滑道越長,坡度越陡,助滑的水平速度越大。在同一場比賽中.助滑道的長度和坡度是一定的。但滑度可能因為運動員出發的順序不同和比賽時間的推移有所變化。雪面由於受到雪板的多次摩擦及氣溫的變化可能發生某些質變,從而影響雪的滑度。
雪板的質料及形體設計可最大限度地減小摩擦阻力和增加穩定性。優質跳台滑雪板是用高級合成構料經過特殊工藝製成的,具有非常強的彈性和韌性。
重力的水平分力在下坡滑動時是推動系統下滑的動的水平重力大,重力的水平分力大,重力加速度也大,則助滑的水平速度也較大。
實際上,由於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和打雪蠟技術不同獲彈的水平速度也不同。也就是說,助滑水平速度的大小不僅僅取決於客觀條件因素,而且也取決於某些主觀因素,即助滑的技
術因素。首先,運動員採用合理的蹲踞姿勢.身體總重心垂直投影落在支撐點前端,形成最大的水平重力矩而不破壞助滑的平衡,可獲得最大的重力水平分力。其次,精心地修整板底,使之光滑潔淨,並根據雪質和雪情準確地打好雪蠟.最大限度地減小摩擦阻力。實驗結果表明,在9D米(K)級跳台助滑中,如打蠟準確,可比不打蠟提高助滑水平速度2 3米/秒。最後是儘量減小空氣阻力。風洞試驗結果表明,採用兩腿分開的低姿平背的膊踞式助滑技術,可最大限度地減小空氣阻力。在無風速情況下,當助滑速度達到23米/秒時,空氣阻力可達到4千克/秒。如果改變助滑姿勢.或上體抬起較高,或手臂下垂,都會使空氣阻力增大2-3倍。
完整的助滑過程始於出發止於起跳。助滑運動的延續進行將入與雪板系統“輸送”到起跳中去。在助滑的最後階段-水平速度越來越大.在起跳前瞬問達到最大;助滑的水平末速轉變為起跳的初速是一個動態的、連貫的、統一的和加速的過程。由於起跳需改變水平速度的方向。運動員在實際進入起跳前便為完威這種轉變而進行了準備。這種準備包括意識上的
和動作形式上的。神經支配肌肉收縮和肢體活動。人體在束動作之前,準備進入起跳的意識便開始了。即將參與起跳蹬坤運動的有關伸肌群的預張力開始增大.身體總重心向前移到了有利於起跳發力和正確的起跳方向的位置上去。所有這些都是在肉眼難以觀察到的細微變化中完成的,然而卻為平穩、順利、及時而流暢地進入起跳做好了技術上的準備。
二、助滑的技術結構
完整的助滑技術結構是由出發、加速滑行和準備起跳等三個動作階段組成的。
出發的任務是克服人與雪板系統的慣性,破壞平衡,打破靜止狀態,獲得助滑的初速度。各種級別的跳台,其助滑道的頂端都設定丁幾個高低不同的出發口。比賽中,裁判員根據運
動員的實際跳躍能力和當時的雪情決定使用某一出發口。一旦確定了出發口,可向下挪出發口,不可以向上挪出發口。運動員通過出發口時可以是靜止狀態,也可以是行進間狀態,但出發口與台端之間的距離不變。出發後,由於重力加速度的作用,助滑速度越來越快,助
滑進入了加速滑行階段。加速滑行階段的任務是使系統獲得最大的加速度並在助滑結束時使助滑水平速度達到最大。加速滑行階段的動作形式,在外觀上雖然難以觀察到姿勢的變化,但由於跳台滑雪的助滑坡道的建造結構特點,運動員為始終保持身體重心的合理位置和維持身體平衡,需在助滑的過程中調整某些身體部位的相對位置。因此.加速滑行又可分為
直線段滑行和弧線段滑行。助滑道的直線段在助滑道的上部,與水平面間形成33—35度角。助滑道的弧線段在助滑道的下部.連線直線和台端,由一條具有一定曲率半徑(R1)的線段
構成。弧線的台端處.與水平面約形成一10度角,形成了一10度的起跳斜坡。由於人體與雪板系統加速下滑由直線段進入弧線段,離心加速度使運動員“後坐”。為保持身體重心始終處乾支撐面的靠前位置,運動員在進入弧線段之前要調整身體某些部位的相對位置。
加速滑行使人與雪板系統越來越接近台端。助滑進入了準備起跳階段。準備起跳階段的任務是將助滑的水平速度最大限度地“輸送”到起跳中去.在意識上和動作的動力結構上為起跳做好準備。
完整的助滑結構是不可分的。助滑屜個完整的、統一的、連續的運動過程。
三、助滑的技術要領
(一)出發的技求要領
出發有靜止狀態出發和動態出發兩種。靜止狀態出發時指運動員坐在出發口的出發台上,當出發的信號發出後,運動員不藉助任何外力,直接呈蹲踞姿勢發動。動態出發是指運動員半蹲立於出發口。藉助手臂拉力或推力使系統滑動,或背運動員兩板交替滑動,或者跳躍式出發。規則允許運動員在出發時,在不延長助柑距離前提下採用動態出發技術。
靜態出發。出發口令發出後,運動員需在規定的時間內出發。運動員身體重心向前移動,由堅姿變為蹲姿。屈膝、軀幹平臥貼近太褪上部,手臂伸直置於軀幹兩側。由於重心的前移
和雪板在斜面上,人與雪板系統原來靜止平衡狀態被破壞-產生重力矩,使系統開始向下滑動。這種出發技術的優點是平穩,直線性強。但初速度較小。
動態出發。出發口令下達後,運動員雙手拉或推出發口的固定物體,使人體蕕得向前的加速度,加快破壞靜止平衡狀態的過程。或者雙足跳起,然後落在助滑道上。動態出發的優點是破壞靜態平衡時問較短,可獲得一定的初加速度,但不易控制助滑開始階段的動作。
無論採用哪種出發技術,都要使出發和助滑的開始部分有機、平穩地連線起來,動作要自然。避免出現上下起伏或左右搖擺等破壞助滑技術的錯誤動作。
(二) 加速滑行的技術要領
運動員一旦出發進入加速滑行階段,需按下述技術要求助滑:雙足平行開立,約與肩同寬。屈髖、屈膝、屈踝關節,下蹲呈蹲踞姿勢。膝關節與腳平行,正直指向助滑的前方。脛骨縱軸線與助滑道斜面之間形成的夾角稱作膝角,該角決定著未來起跳的蹬伸方向,因此要求膝角較小,標準範圍50- 60°角。大腿與小腿問形成的夾角稱作大腿角,該角決定著未來起跳的蹬伸距離,標準範圍60 -75°角。軀幹前傾平臥,軀幹縱軸與垂直於助滑道斜面的連線之間形成的角度稱作軀幹角,為80-85°角。如以平行與助滑道斜面的平行線為參照體,則軀角為15—20°角。軀幹的背部平直。腹部內收,氣上撼至胸腔。腹部貼近大腿股四頭肌的隆起部。乳頭處略離開大腿。頭、頸部正直,與軀幹縱軸線一致。頸後肌肉適度放鬆,使頭微抬,目視前下方3 5米處。雙臂肩部放鬆,肘部貼匠軀幹的腰部,伸直肘關節,小臂和手放置於臀部兩側和體後。助滑根據運動員膝角,大腿角和軀幹角的大小不同,分為
兩種類型助滑技術。
在傳統的雙板平行飛行技術時代,如M·尼凱寧技術風格流行時代,運動員普遍採用一種軀幹前傾度較大,膝屈程度較小的助滑技術(圖4)。
傳統的助滑技術參數.軀幹角較小,為0 50角,即基本與助滑道斜面平行。膝角為55- 65°角,大腿角為65—75°角。臀部較高,臀部高於肩部。軀幹緊貼近大腿上部。這種助骨技術可較方便地將身體總重心控制在支撐面的靠前部位。並且因為身體總重心的垂直位置較高,膝前角較大,膝部承受的重力壓力較小,起跳蹬伸幅度較小,加快了起跳的速度。但正因如此,也縮短了起跳的蹬伸距離,從而限制了肌肉力量的充分發揮。近年來,由於運動員普遍採用了“v”形技術.一種更能適應“v”形技術動作結構特徵的助滑技術問世了。“V”形技術的起跳和起跳後的飛行技術特點要求有一種能與其相適應的助滑技術,稱作“V”形技術的助滑技術(圖5)。
“V”形技術中的助滑技術參數:軀幹角為20°角。這一角度與起跳時軀幹角度一致,即方向一致,膝角為45 -55°角。“v”形技術的起跳方向更加向前。軀幹的略微抬起和膝關節屈曲程度的加大,使臀部的相對位置降低。大小腿夾角為55—65°角。這一改變加長了大腿伸肌群的預先拉長度,加大了肌肉收縮的距離,可更充分地發揮出肌肉力量。
在加速滑行過程中,運動員為了始終保持正確的技術參數範圍,需在直弧線交接處適度地調整助滑動作,以便使身體總重心的位置始終處在支撐面的靠前位置。有經驗的運動員,
逐漸地、不易被察覺地進行這種調整。控制住膝角不變和防止臀部“下沉”是技術的關鍵。
加速滑行的助滑技術標準是平穩、直線加速滑行。
(三) 準備起跳的技術要領
準備起跳階段的助滑技術,在動作結構上要完全適從於即將開始的起跳動作,控制是主要的。控制軀幹、膝、大小腿等決定助滑動作結構的主要身體部位的相對位置,使之適從於起跳蹬伸的方向和處於最佳的預先拉長狀態控制身體總重心的位置,使之處於有利於破壞助滑平衡和獲得足夠前旋角動量的位置。起跳前瞬間.務必將身體總重心的垂直投影點前移到雙足中間的足指根位置上去。控制雪板,使雙板處於平穩,直線的滑行狀態。此刻運動員的頭略抬起,目視台端的起跳區,憑速度感和動作感覺確定起跳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