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補肝祛瘧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加減補肝祛瘧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慈航集》卷下。主治足厥陰肝經之瘧,初病令人腰痛,少腹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小便數,心氣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先寒顫,後變熱,面色蒼白,善太息,甚者欲如死狀,或頭痛而渴,此瘧由少陽膽經而傳入厥陰肝經,兩脅必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減補肝祛瘧湯
  • 出處:《慈航集》卷下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加減化裁,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赤色鮮首烏(打碎)、酒炒白芍、當歸各一兩,柴胡、草蔻仁(研)各一錢,青皮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

用法用量

煨姜三錢、大棗三枚為引。

主治

足厥陰肝經之瘧,初病令人腰痛,少腹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小便數,心氣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先寒顫,後變熱,面色蒼白,善太息,甚者欲如死狀,或頭痛而渴,此瘧由少陽膽經而傳入厥陰肝經,兩脅必脹。

加減化裁

如寒甚,加肉桂八分(或桂枝一錢五分);如熱甚,加青蒿三錢;如小便不利,加車前子三錢、赤苓三錢;噁心,加灶心土三錢;如飽悶,加檳榔一錢五分。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慈航集》:“加減補肝祛瘧湯,赤色鮮首烏(打碎)、酒炒白芍、當歸各一兩,⋯⋯治足厥陰肝經之瘧,初病令人腰痛,少腹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小便數,心氣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先寒顫,後變熱,面色蒼白,善太息,甚者欲如死狀,或頭痛而渴,此瘧由少陽膽經而傳入厥陰肝經,兩脅必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