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實施方案》是大竹縣人民政府為發揮服務業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加快發展我縣生活性服務業制定的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實施方案
- 制定單位:大竹縣人民政府
引言,具體內容,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
引言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16〕15號)精神,發揮服務業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加快發展我縣生活性服務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具體內容
總體要求
以增進人民福祉、適應消費需求為主線,以著力增加有效供給、著力提升服務質量、著力改善消費環境為重點,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創新政策支持,大力倡導崇尚綠色環保、講求質量品質、注重文化內涵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積極培育生活性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城鄉生活性服務業均衡協調,為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成長、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社會和諧提供重要支撐。
主要任務
統籌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的工作部署,重點發展健康服務、養老服務、旅遊服務、體育服務、文化服務、法律服務、批發零售服務、住宿餐飲服務、家庭服務、教育培訓服務等領域,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增效轉型升級。
(一)健康服務。推進健康服務產業化、專業化、多元化發展,加快建立與人民民眾消費升級相適應的健康服務體系。積極培育發展護理保健、康養旅遊等多樣化健康服務。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最佳化醫療資源配置,完善促進社會辦醫政策措施,更加注重個性化特需醫療服務。制定醫養融合發展實施細則,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定護理院、康復醫院,支持有條件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提供臨終關懷服務,鼓勵中醫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開展中醫藥與養老服務結合試點。打造具有我縣特色的中醫藥康養、休閒度假等健康服務產業基地。積極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現大病保險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完善健康服務標準體系,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推動網際網路與健康服務融合發展,構建健康大數據信息服務平台。
(二)養老服務。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發展,支持建立以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為主體、以社區為紐帶,滿足老年人各種服務需求的鄉鎮(街道)、社區(村)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大力發展家政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規範化、個性化服務。引導經營能力強、業績好的養老服務個體工商戶向生產經營規模化、組織形式企業化方向發展。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支持長效機制。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拓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教育、體育健身、休閒旅遊、健康服務、精神慰藉、法律維權等服務,加強對殘疾老年人專業化服務。強化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加強職業教育和從業人員培訓,推動提高養老護理服務水平。
(三)旅遊服務。以旅遊需求為導向,豐富旅遊產品,提升旅遊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將深化產業融合作為旅遊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不斷拓展旅遊新業態,培育農業觀光、生態旅遊、商務會展旅遊、文化旅遊、鄉村旅遊、美食旅遊、研學旅遊、中醫康養旅遊、休閒度假等消費熱點,形成具有大竹特色的多層次、多功能、結構最佳化、競爭力強的旅遊產品體系。將五峰山AAAA景區、清河古鎮等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優勢,積極投資景區景點、景區配套設施的建設,發展周邊餐飲業、住宿業、酒店業;引入特色產品、紀念品等促進遊客商品消費,形成以旅遊業服務業為主導,住宿業、餐飲業、商品消費附帶繁榮的旅遊服務業集群,提升大竹旅遊業對外知名度。加強旅遊商品和紀念品創意設計和品牌建設。
(四)體育服務。推動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協同發展,加快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體育服務體系。拓展健身休閒、中介培訓、體育用品、體育彩票等體育服務,輻射帶動體育廣告、體育旅遊、體育會展、體育保險等相關業態。發展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俗風情體育產業,繼承發展民族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完善體育設施,通過改造廠房、商業設施等用於體育健身,鼓勵社會力量建設小型化、多樣化活動場館和健身設施。最佳化體育服務發展環境,研究社保卡用於體育消費,將國民體質監測制度納入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社會體育指導人員隊伍建設。
(五)文化服務。提升文化服務內涵和品質,豐富大竹縣傳統文化產品,培育發展創意設計等新型服務業,推進文化與旅遊、教育、科技、生態、金融、城鄉建設等融合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服務需求。大力發展特色文化,建設特色文化產品集中展銷平台和特色文化產業示範區,完善特色文化創意產品發布機制。加快布局發展高畫質電視電影、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手機電視、數字廣播等新興業務和“電視+語音+網際網路+智慧型家居+智慧城市”綜合業務。推進全民閱讀活動,促進實體書店建設。實施文化惠民扶貧工程,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工作力度。
(六)法律服務。統籌城鄉、區域法律服務資源,大力發展縣域律師、公證、司法鑑定等法律服務,健全鄉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提升面向基層和普通百姓的法律服務能力。支持法律服務機構創新發展,培育一批本土專業化法律服務機構,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規範法律服務行為,完善職業評價體系、誠信執業制度和違規懲戒制度。創新法治宣傳,著力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部署,加快培育一批通曉國際規則、善於處理涉外法律事務的專業人才和專業機構。
(七)批發零售服務。加快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批發零售服務。積極建設消費品物流配送體系,完善農產品流通和生活服務網路,組織實施物流園區工程、農產品冷鏈物流工程、電子商務物流工程、城鄉物流配送工程等。開展城市共同配送試點,設立城市集中配送示範區,開展超市賣場、便民連鎖、百貨零售等商業業態集中配送,推進電子商務、批發市場、專業賣場、餐飲等其他業態共同配送。完善農村配送體系,支持供銷社、糧油副食和農村郵政等服務網路建設,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農資連鎖超市建設。引導傳統零售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渠道商業模式。推動連鎖經營多領域、多業態、多層次發展,加快連鎖經營企業信息化建設,支持大型連鎖企業配送中心面向社會提供配送服務。
(八)住宿餐飲服務。以滿足大眾化市場需求為主體,支持社會資本發展住宿餐飲服務,形成多層次、多樣化的產業發展格局。推進餐飲服務品牌化、特色化、標準化、信息化、國際化、連鎖化發展。積極發展快餐團餐、有機餐飲、健康養生、中醫藥膳、綠色餐飲等特色餐飲。積極發展綠色飯店、主題飯店等細分業態。推動住宿餐飲企業積極融入“網際網路+”,鼓勵發展智慧餐廳、智慧酒店、網路預訂等服務平台。
(九)家庭服務。引導家庭服務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多渠道、多業態豐富服務供給,創建一批知名服務品牌。整合升級家庭服務公共平台,健全服務網路,實現一網多能、跨區服務,發揮平台對城鄉生活性服務業的引導支撐作用。重點發展家政服務等服務,培育一批龍頭家政服務企業,支持專業型家政服務企業發展壯大,鼓勵家政企業員工制發展,用信息技術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推進家政服務標準化、規模化、信息化、規範化發展。完善社區服務網點,多方式提供鐘點工、美容美髮、洗染護理、家用電器維修、搬家保潔等居家服務。支持鄉村綜合性服務網點建設,提高農村居民便利化水平。適應人民民眾消費升級需求,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推進家庭配送、親職教育等個性化服務,開發生活助理、健康諮詢、家庭綠化等綜合性服務,培育金融理財、健康管理、管家服務等高端服務。
(十)教育培訓服務。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殘疾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比例。加強品牌專業和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和水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依託全縣的職業技術學校,建設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打造大竹職業技能教育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專業教育培訓機構,規範健全民辦教育發展機制,鼓勵社會資本興辦教育培訓機構並嚴格相關要求,大力支持培訓機構開展合作辦學,同時引進國際一流的教育培訓運營模式,促使民辦學校由短期到長遠、數量到質量的提升,從而提升大竹教育培訓綜合服務水平。瞄準未來教育培訓市場廣闊的前景,建立以青少年教育培訓、職業技術培訓、農村成人教育、興趣愛好培訓、外語專業培訓等為主導的教育培訓市場,滿足大竹人民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把大竹建設成教育機構薈萃,教育培訓門類齊全的特色教育基地。
保障措施
加強政策引導,創新體制機制,最佳化發展環境,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質量,擴大消費需求,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
(一)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切實破除行政壟斷、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清理廢除妨礙形成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服務業市場。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取消和減少前置審批,取消商業性和民眾性體育賽事審批。放寬生活性服務業企業工商註冊登記場所限制,建立完善適合生活性服務業特點的未開業企業、無債權債務企業簡易註銷制度,建立有序的市場退出機制。抓好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進教育、文化、衛生計生、體育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大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積極擴大養老、醫療等服務貿易進口,推動旅遊、文化、體育、專業服務等服務貿易出口。
(二)改善消費環境。建立全縣統一的信用信息平台,交換共享生活性服務業企業信用信息,在投融資、供地、出入境、招投標、生產經營許可、資質審核等工作中參考企業信用信息,建立跨部門聯動回響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地方性法規,加強對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無形資產的開發和保護。加強質量誠信制度建設,在集貿市場、加油(氣)站、餐飲行業、商店超市、醫療機構、配鏡行業、公用事業等領域開展計量誠信活動,促進生活性服務業領域認證認可制度在我縣推廣實施,完善網路商品的風險監控、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等制度。加快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積極發展旅遊、教育、文化、體育等消費金融,拓展非現金支付工具鄉村普及水平。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適應消費升級新趨勢,積極引導社會投資,改造提升城市老舊生活性服務設施,加強農村生活性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生活性服務基礎設施自動化、智慧型化和互聯互通水平。加快旅遊服務中心、自駕車房車營地、停車場、旅遊廁所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達標。各類居住區域實行公共服務設施最低配置規範,加快大眾化全民健身和文化設施建設,推進城鄉社區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全覆蓋。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城市停車場等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四)完善質量標準體系。著力創建服務品牌,實施服務標桿引領計畫,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和美譽度的龍頭企業和服務品牌。制定完善服務標準,加強家政、養老、健康、體育、文化、旅遊等領域標準建設,開展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建立完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服務質量追溯制度,加大對日用消費品等重點產品的監督抽查、風險監測和後處理力度。在食品飲料、藥品、嬰童用品、家電等領域,實施全覆蓋全周期的質量管理、自我聲明和質量追溯制度。
(五)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推廣專項債券、產業基金、公私合作模式(PPP)等市場化運作模式支持生活性服務業項目建設。對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的公共體育設施按規定給予財政補貼。加大對生活性服務業企業的培育推介,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到銀行間市場發行超短期融資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直接債務融資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生活性服務業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積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和醫療健康保險,大力發展環境污染、醫療執業、安全生產等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責任保險。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中統籌考慮生活性服務業發展需要,優先保障生活服務設施用地。依法盤活農村建設用地存量,重點保障農村養老、文化及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用地。
(六)建立健全統計制度。開展健康、養老、教育、旅遊、體育等重點領域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和統計監測工作。建立生活性服務業信息發布機制,加強統計數據共享、數據分析、質量評估和結果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