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夫列爾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1982年,哥倫比亞地震,他回到祖國。1999年得淋巴癌,此後文學產量劇減,2006年1月宣布封筆,2014年4月17日下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夫列爾·馬爾克斯
  • 外文名:GabrielGarcíaMárquez
  • 別名:賈西亞·馬奎斯
  • 國籍:哥倫比亞
  • 出生地:哥倫比亞馬格達雷那省阿拉卡塔卡
  • 出生日期:1927年3月6日
  • 逝世日期:2014年4月17日
  • 職業:作者  記者  社會活動家
  • 畢業院校:波哥大大學肄業
  • 主要成就: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 代表作品:《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基本信息,代表作品,人物經歷,主要榮譽,人物評價,

基本信息

中文名:加夫列爾·馬爾克斯
外文名:GabrielGarcíaMárquez
別名:賈西亞·馬奎斯
國籍:哥倫比亞
出生地:哥倫比亞馬格達雷那省阿拉卡塔卡
出生日期:1927年3月6日
職業:小說家,記者
畢業院校:波哥大大學肄業

代表作品

《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苦妓追憶錄》

人物經歷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JosédelaConcordiaGarcíaMárquez,1927年3月6日-),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為一個天才的、贏得廣泛讚譽的小說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將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創造了一部風雲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歷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據悉,馬爾克斯已罹患老年痴呆症,今後可能無法再從事創作活動。
他的童年時代在外祖父家度過。外祖父是個受人尊敬的退役軍官,曾當過上校,性格倔強,為人善良,思想激進。外祖母博古通今,有一肚子的神話傳說和鬼怪故事。馬爾克斯7歲開始讀《一千零一夜》,又從外祖母那裡接受了民間文學和文化的薰陶。在童年的馬爾克斯的心靈世界裡,他的故鄉是人鬼交混,充滿著幽靈的奇異世界,以後,這就成了他創作的重要源泉。1940年遷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考入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並開始文學創作。1948年因哥倫比亞內戰中途輟學。不久他進入報界,任《觀察家報》記者。1955年,他因連載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難而被迫離開哥倫比亞,任《觀察家報》駐歐洲記者。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訊社記者。1961年至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工作。之後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歐洲,繼續其文學創作。1975年,他為抗議智利政變舉行文學罷工,擱筆5年。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並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1982年,哥倫比亞發生地震,他回到祖國。1999年得淋巴癌,此後文學產量遽減,2006年1月宣布封筆。馬爾克斯家族有老年痴呆遺傳史,馬爾克斯在患淋巴癌後為了抗癌接受了化療,導致大量腦部神經元缺失,這加速了他罹患老年痴呆症。據悉,馬爾克斯現已罹患老年痴呆症,今後可能無法再從事創作活動。

主要榮譽

1962年-《惡時辰》獲
加布里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埃索獎。
1969年-《百年孤獨》獲義大利基安恰諾獎。
1969年-《百年孤獨》獲法國最佳外國作品獎。
1971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教授稱號。
1972年-獲拉丁美洲文學最高獎——加列戈斯文學獎。
1981年-獲法國政府頒榮譽軍團勳章。
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1982年-獲哥倫比亞語言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2006年-獲第26屆《洛杉磯時報》圖書獎。
2011第六屆外國作家富豪榜首富

人物評價

獨創新穎倒敘手法,另外,作家還獨創了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敘手法。例如小說一開頭,作家就這樣寫道:“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短短的一句話,實際上容納了過去,現今和未來三個時間層面,而作家顯然隱匿在“現在”的敘事角度。緊接著,作家筆鋒一轉,把讀者引回到馬孔多的初創時期。這樣的時間結構,在小說中一再重複出現,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不斷地給讀者造成新的懸念。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本書凝重的歷史內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龐大的神話隱喻體系是由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神秘語言貫串始終的。有的評家認為這部小說出自8歲兒童之口,加西亞·馬爾克斯對此說頗感欣慰。這是很深刻的評判目光。因為這種直觀的、簡約的語言確實有效地反映了一種新的視角,一種落後民族(人類兒童)的自我意識。當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觀者的眼淚,“愚者”自我表達的切膚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和分析,更能收到喚起被愚弄者群體深刻反省的客觀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