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對放射性核素吸附及其機理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由李家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對放射性核素吸附及其機理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家星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對放射性核素吸附及其機理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由李家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對放射性核素吸附及其機理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由李家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石墨烯是一種全新的二維有序碳材料,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和極高的比表面積,在放射性廢水...
《多金屬氧酸鹽納米多孔材料吸附放射性核素的機理研究》是依託蘭州大學,由陳愫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隨著我國核能事業的迅速發展,高放廢液處理問題已迫在眉睫,研究高放廢液中核素的分離對核化學與放射化學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而且可以對高放廢液的工程處理提出實驗依據和理論支持,具有...
基於污泥資源化利用為出發點,研究富鐵污泥碳熱還原合成載鐵生物炭複合材料,探究碳熱過程中,鐵元素隨碳熱條件轉換的規律與機制。4、開展羥基磷灰石對廢水中鈾的去除性能研究,探討了羥基磷灰石與天然磷灰石去除鈾的機理。5、研究改性木屑、豆渣、稻草等廢生物質對廢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性能,比較探索生物質的改性特徵...
然而,由於核廢料的放射性核素的衰變,可能造成固化核廢料的基體材料的輻照損傷,從而影響其固化能力。同時核素衰變也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導致固化基材的環境溫度升高。因此,在核廢料進行具體固化,深地質處置前,十分有必要在不同溫度下對固化核廢料的候選基體材料的輻照損傷等性能開展深入的研究。本項目選擇了自然界穩定...
《複合膠凝材料固化鍶銫的作用機理》是2012年1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易發成、李玉香、王玉平。內容簡介 《複合膠凝材料固化鍶銫的作用機理》是有關鹼礦渣-黏土複合膠凝材料對放射性核素鍶銫的固化作用及其機理的系統研究成果專著。系統介紹了作者近十年來對基於鹼礦渣-黏土複合膠凝材料基材吸附核素的性能、...
專利PEO/PVA輻射接枝水凝膠膜,已成功轉化為市場產品;研製成功具有高吸液性水凝膠敷料控釋生長因子技術用於救治放射性燒傷,研製的水凝膠中子輻射禁止材料取得了原創性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在SMY去污液和SMJ無水去污膠的基礎上,開發了新型皮膚放射性核素去污劑和阻吸收劑,研製了連線有特殊功能基團的核素污染...
ii.放射性核素與碳基納米材料的作用機理,10萬,廣東省放射核素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GZ05640002),2018/01-2019/12。iii.基於EXAFS技術對Eu(III)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吸附機理的研究,7萬,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No.1408085MB28),2014/07-2016/06。iv.環糊精修飾介孔氧化鋁與Eu(III)和U(VI)相互作用及其機理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電漿誘導聚苯胺修飾氧化石墨烯複合納米材料對放射性U(VI)富集性能研究(21401179),主持 國防科技工業核動力技術基金項目:電漿可控構築聚偕胺肟/磷酸化/氧化石墨烯複合納米材料對放射性核素銪和有機物競爭作用機理研究(GFHDLCX2020037),主持 山西省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偕胺肟...
劉同環,女,博士,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有機無機納米複合材料對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功能性凝膠高分子吸附放射性核素的機理研究 個人經歷 主要學習、工作簡歷 2013年5月至今 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 副教授 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 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講師 2004年9月至2009年7...
利用炭質材料具有絕大多數其它無機固體材料所不能比擬的優良特性:較大的比表面積,耐高溫,抗輻射,對各種酸鹼環境有較高穩定性,而且本身無毒,環境友好等,從事新型炭質功能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在放射性核素分離領域的套用研究。研究涉及的炭質材料包括傳統的活性炭、石墨和氧化石墨,以及新近開發的多孔炭、水熱炭...
氧化石墨烯/聚氨酯泡沫基活性複合材料高效吸附放射性核素的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30 合肥地區重金屬污染膨脹土性能演變與改性土劣化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70 基於再生循環的錳氧化物SCR脫硝環境礦物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75 羅河玢岩型鐵礦床中Ti的超常富集-遷移機制及其對成礦作用的...
主持三維多孔功能化石墨烯材料的構建及其對重金屬離子的選擇性吸附機理研究(21571191),基於手性離子液體的藥物對映體萃取分離研究(21176262)和地錢抗癌活性成分的高效分離和篩選新方法研究(20775092)等國家自科基金面上項目三項,離子液體萃取分離藥物對映體的套用研究(2010WK3029)和分子識別殼聚糖膜拆分胺基酸對映體...
陳愫文,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多金屬氧酸鹽錒系金屬衍生物的研究;多金屬鹽酸鹽納米多孔材料吸附放射性核素的機理研究 主要經歷 2009年10月-至今: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放射化學與核環境研究所副教授 2009年6月-2006年2月:法國巴黎第六大學無機化學及磁性分子材料實驗室 獲理學...
主要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設計和製備功能納米材料及其在環境污染物治理中的套用和能源轉化及儲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納米吸附材料在放射性核素的環境污染化學行為、及治理方法和機理研究。此外,還從事納米結構材料在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和電催化等方面的研究。參與項目 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畫...
(1) 口頭報告: 放射性核素Eu(III)在氧化鋁/水界面遷移轉化機理研究 (獲得優秀論文獎). 第二屆核化學與放射化學青年研討會 (國內學術會議)., 中國杭州;(2) 口頭報告: Application of apatite for the in-situ purification of Eu(III)-bearing groundwater. 第九屆中韓多功能材料與套用國際會議 (國際學術會議...
(5) 吳連生,牛智偉, 劉福強, 易武靜, 吳王鎖*, 磁性富羧基碳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對Pb(II)、Ni(II)、Hg(II)和U(VI)的吸附, 核化學與放射化學, 2013,35(2):65—72.近3年承擔及參與的科研項目:(1)長壽命核素分離與化學行為研究 (2)幾種裂變氣體的捕獲機理研究 (3)中放廢液(泥漿)中鈽、銫-...
核廢物環境下的生物效應方向主要研究核廢物放射性輻射對生物的生長、遺傳、變異的影響,以及核廢物放射性輻射條件下生態系統中生物滅絕和群落的生態功能改變與喪失、病原微生物遺傳特性變異以及新疾病發生、核污染環境的生物修復技術等,從而有效預測放射性核素在生物物種間的流向、遷移行為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準確評估放射...
該方向主要研究放射性核素在環境中的化學行為,環境過程機理的研究以及新材料套用中的環境化學問題。6. 功能材料化學組 近年來,有機/高分子材料在光、電、半導體、感測、智慧型存貯等領域的套用成為研究熱點,並取得了重要進展。將這類功能性材料的製備和加工與超分子組裝相結合,從而實現或提高微觀結構的可控性和有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