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劍閣賦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賦
- 作者:李白
- 作品出處:《李太白全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劍閣賦1
鹹陽2之南,直望五千里,見雲峰3之崔嵬4。前有劍閣橫斷,倚5青天而中開。上則松風蕭颯6瑟颶7,有巴猿8兮相哀9。旁則飛湍10走壑11,灑石12噴閣13,洶湧而驚雷。
送佳人14兮此去,復何時兮歸來?望夫君兮安極,我沉吟15兮嘆息。視滄波之東注,悲白日之西匿16。鴻別燕17兮秋聲,雲愁秦18而暝色19。若明月出於劍閣兮,與君兩鄉對酒而相憶20!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劍閣賦:題下原註:“送友人王炎入蜀。”劍閣,劍門關。今四川劍閣縣西北,大劍山、小劍山之間,峰巒連綿,兩岸峻拔,鑿石架閣而為棧道,下有隘路如門,地勢險絕,故名。閣,棧道。
- 鹹陽:在今陝西鹹陽東北二十里。《三輔黃圖·卷一》:“鹹陽在九峻山,山水俱在南,故名鹹陽。”
- 雲峰:高聳入雲的山峰。
- 崔嵬(wéi):高峻。
- 倚:靠。
- 蕭颯:凌厲的風聲。
- 巴猿:巴山中的猿猴。《水經注·江水》載:三峽兩岸,山極高峻,上多猿。當地漁歌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 相哀:彼此呼應哀鳴。
- 湍(tuān):急流的水。
- 走壑(hè):指瀑布在山谷間飛流。
- 灑石:沖刷山石。
- 噴閣:噴灑劍閣。
- 佳人:才智雙全的人,與下文的“夫君”均指作者友人王炎。
- 沉吟:低吟,低回悒鬱的樣子。
- 視滄波之東注,悲白日之西匿(nì):句仿鮑照《觀漏賦》“波沉沉而東注,日滔滔而西屬。”滄波,青蒼色的水,泛指江河。西匿,指太陽西下。匿,隱臧。
- 燕(yān):燕地,古燕國在今河北北部及遼寧西部,這裡代北方。
- 秦:秦國之地,關中一帶。
- 暝(míng)色:天黑。
- 憶:思念。
白話譯文
從鹹陽徑直向南眺望有大約五千里地,看到的都是高大而聳入雲霄的山峰。它的前面有劍門關橫出,截斷行人的去路,背靠青天而把大山從中間斷開。上面松林的寒風發出一陣陣響聲,還有巴東三峽那樣的猿猴啊相互哀鳴。它的旁邊還有飛速湍急的流水在溝壑中奔跑,灑在山石上,噴在劍閣上,洶湧澎湃,發出的聲音像那驚雷一般。
送才智雙全的你這次離開,你什麼時候才能再一次回來?希望你遠去能夠極其平安啊,我沉吟著還哀嘆了半天。眼看著滄浪波濤滾滾地往東流去,悲痛那白亮亮的太陽藏匿到了西山。鴻雁在秋天的各種聲響之中離別了它的夥伴,朵好像也有發愁的臉色,一直到傍晚。明月從劍閣關上再一次升起的時候,希望能與你在兩地共同舉起酒杯而相互懷念。
創作背景
根據題下所注的“送友人王炎入蜀”可知此賦是作者為送友人王炎入蜀所作,藉以抒發作者對友人入蜀的關懷以及與友人別後的悲愁和相思之情。中國李白學會會長詹鍈認為《蜀道難》也是作者為送土炎入蜀作,與此賦作於同時。據詹鍈《李白詩文系年》,此賦當創作於天寶二年(743年),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郁賢皓《李白選集》則認為此賦是開元十九年(731年)作者初入長安時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賦是一篇抒情短賦,雖然是送別之作,但其情感格調沒有落入悲涼感傷的窠臼,而顯得非常自信豪放,音韻和諧而富於抒情意味,景物描寫與劍閣雄偉險要的景物特點相適應,共同營造了雄偉豪放的氣勢,使全賦的感情色彩顯得濃重深沉,猶如一首雄壯豪邁的樂曲。
全賦分為兩段。前一段以“鹹陽”領起交待送別地點,旋即宕開一筆,以極其精練的筆觸,從視覺和聽覺入筆,從遠近正旁各個角度,刻畫劍閣險峻雄偉的氣勢景象,看是閒筆,實則寓意深長,起著鋪墊與渲染的作用,給人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之感,既是一幅劍閣圖畫,又是一段送別序曲。這裡,作者先運用誇張手法正面描寫劍閣的直插雲間、遮斷視野和倚靠青天的宏偉氣勢,寫得繪聲繪色而驚心動魄:以“五千寫”相距之遠,以入雲倚天襯劍閣之崇峻,用“橫斷”寫氣勢,用“中開”寫險要。其中既有作者對世道艱難的感嘆,也有作者對友人的關切之情。接著,作者又從側面來寫劍閣,先以松間烈風蕭颯、猿聲哀切渲染出淒清恐怖的氣氛;後以飛湍洶湧、聲若驚雷渲染出驚心動魄的環境,運用環境烘托的方法描寫劍閣的崢嶸崔嵬。
後一段於“送佳人”點明題意後筆鋒一轉,以反詰句式“復何時兮歸來”將重點轉入情感抒發,以景寄情,情借景濃,既含作者為友人擔心之情,又寓作者為友人壯行之意,幾句胸臆的直抒,盡吐出作者別情的真摯與沉重。先是相見無期而切盼無已,繼而是滄波東注和白日西沉等使人倍感防逝之痛的動情之景;接著是北雁南翔的秋聲和暮色蒼茫的秦雲等使人倍增離愁之苦的動情之物。這裡,作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將離緒別情寫得淋漓盡致。最後是千里共蟬娟的情景交融,如神來之筆,想像奇特,通過明月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入蜀的關切、難捨之情,一掃悲傷之氣,顯得極灑脫、開朗。同時,一輪明月結合雄偉奇險的山水使全賦增添了浪漫主義的色彩。
全賦篇幅雖短,但語言精煉,意象豐富鮮明,寫得跌宕起伏,淋漓奔放,別開生面,不同凡響,同時意境高遠,聲情並茂,句式整齊自然,又因採取騷體賦的形式而富有散文的氣韻,頗具古樸之風,在表達作者對友人精神鼓勵的同時也表現了作者自己的胸襟懷抱,從一個側面展示著作者雄奇闊大的浪漫風格,給人以美的享受,與其《蜀道難》有異曲同工之妙。
名家點評
元代祝堯:其前有‘上則’、‘旁則’之語,是揪斂《上林》、《兩都》鋪陳體格,而裁入小賦,所謂‘天吳與紫鳳,顛倒在短褐’者歟?故雖以小賦,亦自浩蕩而不儉陋。蓋太白天才飄逸,其為詩也,或離舊格而去之,其賦亦然。(《古賦辨體·卷七》)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楊曉靄:此賦將劍閣的崔嵬氣勢、驚險狀況與別情交織融合,寄寓著作者“我”寄愁心越劍閣、隨君直到西蜀地的深切掛牽和萬分思念。全賦建構,效漢大賦鋪敘體格而裁入小體,“故雖以小賦,亦自浩蕩而不傷儉陋。蓋太白才飄逸,其為詩也,或離舊格而去之,其賦亦然。”(祝堯《古賦辨體·卷七》)其磅礴氣勢,不亞使他獲取“謫仙人”之稱的《蜀道難》。(《歷代賦評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