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象鼻洞舊石器遺址研究

劍川象鼻洞舊石器遺址研究

《劍川象鼻洞舊石器遺址研究》是一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劍川縣文物管理所。

基本介紹

  • 書名:劍川象鼻洞舊石器遺址研究
  • 作者:作者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劍川縣文物管理所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 ISBN:9787501043095
  • 版次:1
  • 印次:1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劍川象鼻洞舊石器遺址研究》所系統介紹和討論的是發現於大理劍川象鼻洞遺址的舊石器材料。作為雲南大理州第一個舊石器地點,自2008年象鼻洞發現以來,就備受文物考古專業人員與公眾的關注。
《劍川象鼻洞舊石器遺址研究》除了材料新、所發現舊石器遺存的學術意義重要以外,還值得關注的是作者研究工作視角與方法的轉換更新。書中有豐富的圖表,文字亦簡潔易懂,是一部很好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綜合研究成果,也是第一部關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象鼻洞遺址的專著。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劍川歷史沿革及主要考古發現
第二節 象鼻洞遺址研究歷史
第一章 地理概況與第四紀地質環境
第一節 地理概況
一、地貌特徵
二、氣候與植被
第二節 第四紀地質環境
一、區域地質背景
二、第四紀沉積與地層
三、象鼻洞遺址及其地層堆積
四、孢粉分析
五、時代分析
六、小結
第二章 動物化石及骨角製品
第一節 系統記述
第二節 性質和意義
第三節 象鼻洞遺址出土碎骨初步研究
一、關於骨器和碎骨研究的相關問題
二、碎骨破碎特徵的區分
三、碎骨的觀察和測量
(一)標本定位
(二)標本測量
1.觀察和測量項目
2.觀察和測量標準明細
四、象鼻洞遺址碎骨初步研究
(一)碎骨的埋藏
(二)碎骨的數量統計
(三)碎骨的初步研究
1.食肉類牙齒壓坑
2.食肉類牙齒戳疤
3.食肉類咬疤
4.嚙齒類咬痕
5.人工割痕
6.人工打擊疤
7.人工使用微疤
8.磨光
9.擦痕
(四)討論和結論
第三章 劍川象鼻洞遺址石製品初步研究
第一節 基本概念、方法、分類體系及術語
一、基本概念、範疇及相關問題
(一)石器、石製品和工具
(二)原料和石料
(三)石器工業
二、方法論
(一)操作鏈分析——石製品生產體系的解讀
(二)適應生存策略——行為模式的解讀
三、石製品的定位和分類
(一)舊石器類型學的研究和實踐
1.世界舊石器類型學的發展歷程
2.中國舊石器類型學的實踐和發展
(二)石製品的定位問題
(三)石製品分類的相關問題
1.研究和實踐進展
2.分類的基本原則
(四)象鼻洞遺址石製品分類
1.完整石片的分類
2.不完整石片的分類-
3.簡單剝片石核的分類
4.工具的分類
5.廢品的分類
第二節 石製品材料基本概況
一、石製品的埋藏
二、石製品數量統計
三、標本的觀察和測量
(一)石片的觀察和測量
1.觀察和測量項目
2.觀察和測量的標準細則
(二)石核的觀察和測量
1.觀察和測量項目
2.觀察和測量的標準細則
(三)工具的觀察和測量
1.觀察和測量項目
2.觀察和測量的標準細則
(四)廢品的觀察和測量
1.觀察和測量項目
2.觀察和測量的標準細則
第三節 象鼻洞遺址石製品初步研究
一、原料的開發和利用
二、剝片技術體系
(一)石核
(二)石片
(三)石核和石片的動態類型學研究
(四)小結
三、工具的加工、修整和修理
(一)工具加工
(二)工具的修整
(三)工具的修理
(四)象鼻洞遺址薄刃斧
(五)對象鼻洞遺址一部分比較典型的工具描述和介紹
四、廢品的構成與形成
第四章 象鼻洞遺址石製品和晚更新世其他遺址的比較
第一節 和中國其他晚更新世遺址的比較
一、晚更新世早期
(一)北方地區
1.原料的開發和利用
2.剝片技術體系
3.工具的加工、修整和修理
4.廢品的構成與形成
(二)南方地區
1.東南區
2.西南區
(三)比較和討論
1.和南北方諸遺址的比較
2.討論
二、晚更新世中期及晚更新世晚期前段
(一)北方地區
1.原料的開發和利用
2.剝片技術體系
3.工具的加工、修整和修理
4.廢品的構成與形成
(二)南方地區
1.原料的開發和利用
2.剝片技術體系
3.工具的加工、修整和修理
4.廢品的構成與形成
(三)比較和討論
三、結論和討論
第二節 和舊大陸西側舊石器時代中期石器工業的比較
一、歐洲、西亞和北非
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三、比較和討論
後記
第一節 歷史回顧和展望
第二節 前瞻和互動
第三節 小結
致謝
圖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