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馨穎,女,蒙古族,1963年3月出生,出生地:遼寧省,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國外稅收研究室副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馨穎
- 國籍:中國
- 民族:蒙古
- 出生地:1963年3月
簡介,工作簡歷,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主要論文,研究報告,獎勵情況,
簡介
性別:女
民族:蒙古
出生年月:1963年3月
出生地:遼寧省
專業:計畫統計學、現代經濟學
學位:獄笑東京大學經濟學碩士、現代經濟學博士課程完成
專業技術職務:副研究員
工作簡歷
1984年東北財經大學畢業,留校任教。1992至2000年日本東京大學留學。2001年到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國外稅收研究室工作至今。2007年取得副研究員資格。
研究方向
日本財政與稅收、汽車稅收制度與政策、中國與東協稅收協調研究等。
主要研究成果
參與編著的著作主要有:《企業所得稅理論與實踐》(合著,2006年,經濟科學出版社)、《流轉稅理論與實踐》(合著,2007年,經濟科學出版社)、《經濟全球化下的稅收競爭與協調》(合著,2008年,中國稅務出版社)、《國外納稅服務概覽》(合編著,2010年,人民出版社)、《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稅收政策比較研究》(合著,2012年,中國稅務出版社)、《外國稅制概覽(第4版)》(合編譯,2012年,殃拜院章中國稅務出版社)、《車船稅稅收政策和征管實務》(合著,2013年,中國稅務出版社)。
主要論文
主要有:《日本金融稅制及其啟示》(合作,《涉外稅務》2005年第6期);《歐盟稅收協調理論與經驗教訓研究》(合作,《經濟研究參考》2006年9月第40期);《中日韓APA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合作,《涉外稅務》2006年第9期);《完善我國汽車稅制支持公路交通持續發展》(獨立,《巨觀經濟研究》2006年11期);《財稅政策在汽車產業發展中的作用》(獨立,《汽車工業研究》2007年6期);《中國與東協10國稅收協調之探析》(獨立,《世界經濟研究》,2008年第5期);《財稅支持力度空前日本要搞“低碳革命”》(獨立,《中國稅務報》,2009年5月13日);《借鑑國際經驗進一步最佳化中國中長期稅制結構》(合作,《財政研究》,2009年第5期);《開發中國家稅制改革的五個特點》(獨立,《涉外稅務》2009年第7期)應愚轎;《日本:房乎符員地產稅稅款主要用於地方公共服務》(獨立,《中國稅務報》,2010年7月14日);《財稅制度國蘭漿厚際競爭力問題研究》(合作,《財政研究》,2010年第10期);《日本震後稅收將減少增發國債不可避免》(獨立,《中國稅務報》,2011年4月13日);少估罪《我國金融稅制改革探討》(獨立,《稅務研究》,2011年第8期)、《日本啟動社會保障與稅制一體化改革》(《中國稅務報》2012年9月12日)、《日本消費稅增稅任重道遠》(《國際稅收》2013年第6期)。
研究報告
主要有:《日本汽車稅制研究》、《日本保有環節汽車稅研究》、《菸酒消費稅研究》、《後危機時代日本財稅政策趨向探析》(分別刊登在《中國稅收研究報告》(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獎勵情況
1.《日本汽車稅制研究》(獨立,獲2005至2006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一等獎);
2.《企業所得稅理論與實踐》(著作,執筆者之一,獲2005至2006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二等獎);
3.《中國與東協10國稅收協調之探析》(獨立,獲2007至2008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一等獎);
4.《流轉稅理論與實踐》(著作,執筆者之一,獲2007至2008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膠棄遙晚果二等獎);
5.《經濟全球化下的稅收競爭與協調》(著作,執筆者之一,獲2007至2008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三等獎)。
6.《日本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應對金融危機》(獲2009至2010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三等獎);
7.《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稅收問題研究》(合作,獲第九屆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二等獎)。
獎勵情況
1.《日本汽車稅制研究》(獨立,獲2005至2006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一等獎);
2.《企業所得稅理論與實踐》(著作,執筆者之一,獲2005至2006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二等獎);
3.《中國與東協10國稅收協調之探析》(獨立,獲2007至2008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一等獎);
4.《流轉稅理論與實踐》(著作,執筆者之一,獲2007至2008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二等獎);
5.《經濟全球化下的稅收競爭與協調》(著作,執筆者之一,獲2007至2008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三等獎)。
6.《日本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應對金融危機》(獲2009至2010年全國稅務系統優秀稅收科研成果三等獎);
7.《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稅收問題研究》(合作,獲第九屆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