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亭

劉順亭

劉順亭 男,漢族,1940年4月出生,山東蒼山人。教授。黑龍江省雞西市委黨校教師。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現任黑龍江省雞西市委黨校教師。是黑龍江省黨建學會理事,黨史學會理事,省黨幹校黨建學會副秘書長,雞西市黨建學會副秘書長。大學畢業後,他先後在《合江日報》、《大興安嶺報》從事新聞工作達17年之久,撰寫並發表新聞、通訊、評論等稿件幾千篇,約幾百萬字。並在《黑龍江日報》、《人民日報》等報刊發表稿件多篇,其中不少是宣傳地區先進典型的大型報導。另外他還主編過通訊刊物、發表過文學作品和雜文等。1985年到中共雞西市委黨校工作後,他先後從事中專、大專、本科和主體班等各種層次的教學工作,先後多次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模範工作者等光榮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順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蒼山
  • 出生日期:1940年4月
  • 職業:教師,新聞工作者,黨建幹部
  • 畢業院校:哈爾濱師範大學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主要成就:在《合江日報》、《大興安嶺報》從事新聞工作達17年之久。
    在《黑龍江日報》、《人民日報》等報刊發表稿件多篇。
    他主編過通訊刊物、發表過文學作品和雜文等。
    他從事各種層次的教學工作,多次被評有光榮稱號。
  • 性別:男
黑龍江省雞西市委黨校教師,抗日老戰士,人物簡介,保護首長掛了彩,跟八路軍說過話,親歷炮轟台兒莊,簡樸一生晚年樂,

黑龍江省雞西市委黨校教師

多年來,他主要從事黨史黨建兩學科的教學工作,在基本理論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是雞西市黨史黨建兩學科的帶頭人。他在搞好教學的同時,長期堅持政黨學和民主集中制理論研究,取得大量的科研成果,並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重點課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問題研究》任務。
現已出版的科研成果有理論專著4本:《中國共產黨民主集中制運行機制研究》、《中國共產黨民主集中制保障監督機制研究》、《民主集中制基本理論探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問題研究》;主編或參編大本、大專和幹部培訓教材15部,主要有《黨的建設若干問題講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建設》、《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基本原理》、《簡明巨觀政策教程》等。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論文30多篇。在社會上影響較大的有《堅持民主基礎上集中和集中指導下民主相結合》、《民主集中制四大功能》、《鄧小平關於不搞運動思想探微》、《論首長負責制與民主集中制的關係》、《論首長負責制與集體領導制關係》、《論首長負責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黨和國家領導制度中的民主集中制》、《論毛澤東民主集中制理論與實踐》等。他的著作、教材和論文先後獲得省政府三等獎3次,市政府一等獎1次,二等獎3次,省各種學會獎勵多次。他還因科研成果突出,於1995年、1998年兩屆連續被評為省黨校系統的優秀科研人才。業績入編《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代科技專家大典》、《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大辭典》、《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物辭典》等辭書。

抗日老戰士

人物簡介

劉順亭1914年出生於南陽鎮平縣,幼時家境貧寒,1937年棄農從戎,加入抗日戰爭,參加了原西北軍獨立第46旅,原國民黨第二兵團85軍110師。他參加大小戰鬥多次,其中就有台兒莊戰役。當兵後,他在名為國民黨將軍實為地下黨的廖運周身邊做專職警衛員。有一次為了保護首長安全,他的右腿被敵人砍傷,至今仍有一條長長的刀疤。
91歲的老人現居沙河北建西社區高莊行政村三組

保護首長掛了彩

廖運周1948年受黨指示在淮海戰役前夕率部起義。回到解放軍隊伍中後,廖運周全師參加了渡江戰役,後進軍廣西、廣東等地,成為一支嶄新的人民軍隊。全國解放後廖運周被任命為解放軍炮兵學校校長,1956年成為共和國第一批少將。
“我從當兵做通訊員,到後來升任排長、副官,長期跟隨廖師長做專職警衛工作。在多次戰役行軍作戰中,我不離廖師長一步,晝夜警衛,廖師長好幾次在軍人大會上誇讚我是個信得過的貼身警衛副官。”劉順亭說,1948年11月廖運周師長率部在淮海戰役中起義,立即開往漯河地區整編訓練,改編為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14軍42師,廖運周仍任師長,他還負責廖師長的警衛工作。

跟八路軍說過話

1937年10月10日,日軍攻陷石家莊,劉順亭所在的46旅奉命退守武安、涉縣休整。10月的冀南天氣已經很冷,其他部隊都已發了棉衣,他們卻還都穿著單衣,經費沒有著落,部隊既無薪餉又無糧食。就在這時,閻錫山給他們送來一部分糧食、衣服和銀元,還答應冬天供應棉大衣,條件是要他們為他扼守東陽關,防止日軍西進。一位姓鮑的旅長為了部隊的生存,答應了閻的條件,於是他們便開往東陽關駐防,在那裡碰到了八路軍。他說:“他們(八路軍)駐在響堂鋪,是先於我們到達的,我們的部隊到達後,他們便主動和我們的軍隊聯繫。國共兩軍的士兵經常接觸,兩個部隊還在一起開過聯歡會,八路軍的優良作風和革命精神,對我們的教育作用非常大。後來朱德總司令得知我們在東陽關一戰中孤軍作戰,苦守正定,對我們大加稱讚。誰曾想後來被蔣介石湯恩伯得知後,這件事竟成了他們迫害我們旅長的引線,實在不公平啊!”

親歷炮轟台兒莊

在老人心目中,最驚心動魄的戰鬥是台兒莊戰役。1938年3月24日,敵人向台兒莊發動進攻,嶧縣城內日軍出動部分輜重車輛向其前方送補給。為了支援台兒莊,劉順亭所在的團奉命奪取獐山,截斷敵後交通線,襲擊敵人的輜重車輛。他們在黃昏時渡過河,由辛少亭旅長指揮向獐山前進。因敵人只注意攻擊台兒莊,在附近未派部隊警戒,所以他們一路上未與敵人遭遇。天亮以後,敵人運往台兒莊的50多輛輜重車被他們攻了個出其不意,鬼子紛紛棄車逃竄。
但他們還是被北面的敵人發現了,立即招引來幾百號人發起攻擊,雙方在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展開了激戰。五六架敵機對我軍陣地狂轟濫炸,他們的團指揮所也被炸塌了,指導員把電話機搬到桌子底下,繼續指揮各營戰鬥,並派精銳兵力衝出去搶占制高點。敵人炮兵向他們所在的山坡傾瀉了密集的炮火,山崩地裂,煙霧瀰漫,戰士們傷亡慘重。後來他們的一部分戰士轉移到敵人後方,和占領了制高點的戰士們前後夾擊,敵人終於支持不住,大敗而逃。他們繳獲了敵人10挺機槍、80多支步槍以及戰刀等武器。由於此次大獲全勝,他們的部隊聲名大振。

簡樸一生晚年樂

劉順亭老人在回憶到當年的老師長廖運周時,不止一次提起他愛兵如子的寬厚情懷,說老師長“嚴肅認真,生活樸素,容易接近,從不打罵士兵,深受大家愛戴”。採訪中記者感受到,坐在面前的這位老戰士何嘗不是如此呢?
戰爭勝利以後,劉順亭老人服從組織安排在周口農村安家落戶,多年來一直靠種地維持生計。老伴劉秀娥也已80多歲,兩位老人互相扶持,兒子媳婦也十分孝順,一家人其樂融融。據他兒媳孫美蘭說,老人一生簡樸,從不願給人惹麻煩,有時看到家裡做的飯不多,怕有人吃不到飯,便推說自己不想吃。當提起求學在外的孫子孫女時,老人禁不住老淚縱橫。他兒媳說,兩個孩子長期工作在外,老人是日日掛念,孫子孫女對爺爺也十分孝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