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董勝,1962年1月17日生於安徽省蚌埠市,漢族,中共黨員。安徽省蚌埠市南山醫院業務院長,外科主任。
安徽省小兒外科學會第一屆、第二屆學會委員。曾任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蚌埠市蚌山人民醫院外科主任。潛心研究腹股溝疝與鞘膜積液微創治療二十餘年,並開創了疝氣微創修復術先河,被譽為“疝氣剋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董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蚌埠市
- 出生日期:1962年1月17日
- 性別:男
人物經歷,技術特色,榮譽,學術論文,
人物經歷
1984年劉董勝畢業於蚌埠醫學院,分配至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工作。工作期間,參與、協作、主持開展胃腸、肝膽、肛腸、乳腺、甲狀腺、血管等多系統各項炎症、創傷、腫瘤及先天畸形等疾病的外科治療。1989年赴北京參加全國小兒外科培訓班。
1991年赴上海新華兒童醫院進修學習一年。陸續開展的新生兒先天性肛門高、中、低位閉鎖;腸旋轉不良;環狀胰腺;空、迴腸狹窄與閉鎖;先天性巨結腸;骶尾部畸胎瘤;食道閉鎖;先天性膈疝;食管裂孔疝;腹裂;臍膨出;腸重複畸形等疾病的手術治療課題研究,填補了該院多項歷史空白。
期間,尤其在兒童及成人腹股溝疝的微創治療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理論探討和臨床實踐,成功地開創了小兒疝氣手術不住院;不縫針;不輸液;不使用任何抗生素;不拆線;切口小於1厘米;手術時間僅十分鐘;術後無明顯痛苦;當天即可活動;治癒率達99%的特色醫療奇蹟,吸引了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疝氣患者慕名前來就醫。
2000年,該項成果通過了全國外科專家組鑑定,2001年獲市政府科技進步獎。此後,劉董勝更是把該項成果進一步推廣,探索套用於成人腹股溝疝及鞘膜積液等。
技術特色
腹股溝疝是一種常見多發疾病,主要表現在腹股溝處,為可回納性包塊。男女老少均可發病,俗稱“小腸氣”。
疝氣外科專家劉董勝主任集二十多年臨床經驗總結的“疝氣微創修復術”,已為逾數萬例患者解除病痛。該方法採用1厘米切口,直達病變部位,僅需十分鐘即可完成手術。
皮膚切口不用縫合,術後無需換藥、拆線,不用打針、輸液等後續治療,因此也不用住院。術後當天即能下地自由活動。該方法於2001年獲蚌埠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獎”。
劉董勝主任於1984年8月畢業於蚌埠醫學院醫學系臨床專業,長期從事普外科及小兒外科工作,1998年晉升為外科副主任醫師,擔任安徽省醫學會兒外科技術委員會委員,現任蚌埠市南山醫院大外科主任,曾先後撰寫“經外環外微小切口治療小兒疝氣及鞘膜積液”、“改良法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經肛門不開腹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等二十餘篇論文在全國醫學雜誌發表。
榮譽
1996年獲蚌埠市衛生局嘉獎
1999年評為市優秀工作者
2000年獲蚌埠市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0年評為蚌埠市文明職工
多次被評為單位先進個人及優秀黨員
學術論文
小兒閉合性腹部損傷診斷與治療 《蚌埠醫藥》1988年第1期
閉孔疝診治體會 《蚌埠醫藥》1988年第2期
男性腹疝“ W ”形嵌頓並美克爾氏憩室一例 《蚌埠醫藥》1989年第3期
肝臟合併膽囊貫通傷一例 《蚌埠醫藥》1990年第1期
老年非粘連性腸梗阻臨床分析 《蚌埠醫藥》1990年第1期
胃腸道結石診治體會 《第二屆全國實用消化外科學術會議》1990年
膽總管引流罕見併發症 《腹部外科》1990年第4期
膽囊切除改良術式50例報告 《蚌埠醫藥》1991年第3期
經外環鞘狀突管高位結紮術套用體會 《實用外科雜誌》1993年增刊
“T”管引流少見併發症及其處理 《蚌埠醫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
骶尾部畸胎瘤診斷與治療 《蚌埠醫藥》1994年第4期
葫蘆形疝囊22例治療體會 《蚌埠醫學院學報》1994年第1期
單層裁剪吻合術治療先天性小腸閉鎖 《蚌埠醫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
男性腹疝4例誤診分析 《蚌埠醫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
經外環外微小切口治療小兒疝及鞘膜積液 《淮海醫藥》1998年第4期
直腸黏膜推移覆蓋法治療有肛型直腸前庭瘺 《中國普通外科雜誌》1998年11月
膽囊切除術的若干改進 《淮海醫藥》1999第1期
改良Duhamel根治術臨床套用 《淮海醫藥》1999年第2期
先天性短結腸症合併雙子宮、雙陰道畸形1例 《淮海醫藥》2000年第1期
經肛門不開腹I期拖出根治術治療小嬰兒先天性巨結腸《淮海醫藥》200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