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舜卿(原鞍山市革委會副主任)

劉舜卿(原鞍山市革委會副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舜卿,原名劉華英。1911年6月出生於萊蕪劉封邱村(今屬萊蕪市萊城區)。1938年參加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後任中共萊東縣委書記。1944年,被山東省戰時工作委員會譽為模範縣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泰山區專員公署專員兼泰山區支前副司令員職。1950年後,歷任中共泰山地委委員、泰山專署專員。1954年,奉調支援工業建設,任鞍山市建築工程公司黨委書記,繼任中共鞍山市委組織。部部長、紀檢委副書記、市委書記處候補書記、書記等職。1969年因病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舜卿
  • 別名:劉華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萊蕪劉封邱村
  • 出生日期:1911年6月
  • 逝世日期:1969年
人物生平,評價,

人物生平

1922年入縣城讀書,因成績優良獲甲等獎章。軍閥張宗昌統治山東後,學校由封建反動的地方實力人物把持,劉舜卿對此深為不滿,與一批具有進步思想的同學掀起學潮,並進行罷課和示威遊行,致使縣教育局長張華嶺下台。
1925年秋,劉舜卿輟學回鄉,擔任國小教員。他思想活躍,對打倒軍閥、改革政治、解放民眾熱情很高。相繼參加了區改進習俗委員會、縣農民協會(任幹事)。
193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為積蓄革命力量而奔走,先後在下水河、景家鎮、蔡家鎮、片家鎮發展黨、團員,建起黨、團組織。
1935年10月劉、周叛變後,他始終就地隱蔽堅持工作。
1936年1月,到何家官莊以教員作掩護,承擔恢復和發展黨組織的聯絡任務。6月,劉舜卿參加縣委領導工作,並任三區區委書記,後任北區區委書記。他是這個時期黨的組織遭到破壞、活動困難時在當地堅持鬥爭的少數負責人之一。“七七事變”後,變賣家產購買槍枝,發動青壯年參加抗日。
1938年1月參加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7月,受組織派遣到進步人士梁竹航為縣長的萊蕪縣政府工作,任縣政府文書。
1939年1月,任中共泰山特委秘書長。8月8日,萊蕪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劉舜卿以縣府秘書身份參加領導,黨內任縣委委員、縣民主政府黨組書記。
1941年3月,劉舜卿任萊東縣委書記兼行署主任、縣大隊政委。11月,調任萊蕪(北)縣縣長兼縣大隊長。在這兩個縣工作期間,劉舜卿帶領幹部民眾在嚴峻的形勢下掌握鬥爭主動權,武裝建設、生產自救、精兵簡政都取得重大成績。
1942年,泰山區形勢惡化。日偽頑對劉舜卿以扣押親屬、搗毀住房相威脅,並多次勸降,劉舜卿志堅如鐵,不為所動。後來,一族兄被劉伯戈委任為鄉長,作惡多端,被民主政府逮捕後,其親友多次找劉舜卿求情,但劉舜卿執法如山,堅決將其處決。
1945年10月,任泰山專署副專員、地委委員,繼而任專員。
1946年,主要負責支前工作,他親臨現場,指揮民工克服重重困難,保證了萊蕪戰役等重大戰役的需要。
1949年2月,任泰安專署專員,後兼任地委副書記。
1951年,任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
1954年,調任鞍鋼土建公司黨委書記,繼任鞍山市委組織部第一副部長、市委常委、監委第二書記、市委候補書記、書記。

評價

他同市委一班人發動民眾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於1960年總結出“兩參一改三結合”的大型企業管理經驗,被毛澤東主席批示為“鞍鋼憲法”。“文化大革命”中遭到“造反派”誣陷。1968年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懷下,當選鞍山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69年12月,去瀋陽開會期間突發腦溢血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