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歷
2000年至2006年在南開大學物理學院學習,取得理論物理專業博士學位,他的博士學位論文被教育部和國務院學術委員會評選為“2008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之一。2006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隨後,獲葡萄牙科學技術基金會(FCT)資助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Coimbra University)從事粒子物理研究。
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在2012年獲得了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優青)的支持,在2013年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並於2014年入選中組部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相關領域
劉翔教授主要從事高能物理唯象學的研究,特別是在量子色動力學與強子物理研究領域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已經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D、Physics Letters B、European Physics Journal C等國際著名物理學術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了150多篇研究論文, 其中發表於美國物理學會Physical Review系列論文有95篇,並為Physics Reports撰寫長篇綜述一篇。 作為當前強子物理研究中的重要前沿方向,新強子態的物理研究是國際上競爭異常激烈的研究領域。近年來,劉翔教授及其團隊一直在追蹤和關注有關新強子態的最新研究動態,同時也對各種唯象模型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劉翔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就國際各大高能物理實驗中發現的一系列新強子態,系統深入地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唯象學研究,做出了一系列讓國內外同行關注的前沿研究成果。當前他的研究工作被引用3460次,其中有4個工作的單篇被引用次數超過100次,16個工作的單篇被引用次數超過50次,H指數為32。劉翔教授的許多研究工作多次被高能物理領域最為重要的國際會議如國際高能物理大會和輕光子會議的大會報告引用。由100位粒子物理學家組成的在粒子物理領域最具廣泛影響的Particle Data Group(PDG)編寫的粒子物理評論(Review of Particle Physics)引用了劉翔教授的7篇研究工作。其研究工作對世界各大高能物理實驗(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上的BES實驗、美國SLAC國家技術器實驗室BaBar實驗、日本KEK實驗室的Belle實驗、美國費米實驗室的CDF實驗和D0實驗、LHCb實驗和COMPASS實驗等)中的強子物理研究起到了很好的理論指導作用。他領導的研究組已成長為國際上開展非微擾強相互作用研究的最為活躍的研究小組之一。
劉翔教授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會議,並作大會特邀報告。他主持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多項國家和部級科研項目。
相關
2018年8月3日,根據《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2018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劉翔正在名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