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群先

劉群先

劉群先,女,1907年生,無錫劉潭橋黃岸頭村人。劉群先是秦邦憲(博古)的夫人,在大革命時代是無錫名揚一時的女工領袖,在長征中又是周恩來親點的婦女隊長,在抗戰初期是中國工會的女領導人。後來她去蘇聯治病,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群先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無錫市
  • 出生日期:1907
  • 性別:女
  • 籍貫:無錫劉潭橋黃岸頭村
人物經歷,人物事跡,

人物經歷

11歲進無錫協勤鐵工廠老闆唐湘泉家當童養媳。讀過3年書。 1924年起,先後進無錫慶豐紡織廠、申新三廠、德興絲廠做工。她為人耿直,敢為工人爭權益,而深受工友們的喜愛與稱讚。
1926年5月,她積極參加無錫絲廠女工總同盟罷工。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3月21日北伐軍抵錫,她任無錫總工會女工部部長,負責絲廠工會工作。同年6月被調往上海工作。不久,出席在武漢召開的全國第四次勞動大會。10月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8年5月與秦邦憲(博古)在莫斯科結婚,6月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1930年回國,在滬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部長。1933年9月在江西中央蘇區任原職。翌年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歷任紅一方面軍婦女隊隊長、幹部休養連工作組長。
到陝北後繼任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長。她被美國名記者斯諾在《西行漫記》中譽為“中國傑出的女工領袖”。1937年12月任陝甘寧邊區總工會副主任兼組織部長。1938年隨秦邦憲到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工作。
後因病赴莫斯科治療。德軍侵略蘇聯,飛機轟炸莫斯科時,她被疏散,從此下落不明。

人物事跡

劉群先是秦邦憲(博古)的夫人
在大革命時代是無錫名揚一時的女工領袖;
在長征中又是周恩來親點的婦女隊長;
在抗戰初期是中國工會的女領導人。
後來她去蘇聯治病,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犧牲。
名揚一時的勞工領袖
劉群先生於1907年,比博古大兩個月,是4月初出生的。
1925年初,劉群先在無錫申新紗廠做工時,結識了一位修機器的老師傅,他曾經參加過上海的工人起義,他很喜歡給劉群先講孫中山和辛亥革命、國民革命軍和北伐的故事,劉群先聽得著了迷,知道了許多外面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劉群先喜歡提問題,總問為什麼?老師傅都詳盡地一一回答。老師傅又給她一些進步書籍讓她閱讀。劉由於出身貧窮,小的時候只上過一年學,看書閱讀很費勁,老師傅一有空就教她識字寫字、看報紙。主要看無錫孤星社發行的小報《血淚潮》和《無錫評論》半月刊。
劉群先印象最深的是《血淚潮》報頭上印的“精忠報國還我河山”八個大字,還有半月刊上刊登的一篇文章《病榻瑣記》,作者是邦憲,文章內容是:
……躺在病榻上回想起前些天五卅慘案訊息傳來的情景,心中無法平靜。在上海南京路上發生了一個空 前慘案,帝國主義者居然對遊行民眾開槍鎮壓,殺害了十幾個手無寸鐵的中國人民。他們是為了捍衛國家主權、挽救危亡的中華民族,上街振臂高呼,喚醒國民奮起反帝的民族精英,他們是不惜為國犧牲、肝腦塗地的民族烈士。南京路上的鮮血是我們民族自決的色澤,它把帝國主義者的假面具一概打破了。意想及之,熱血如沸,披衣起坐,欲拔劍起舞。朋友們記著吧!血恥未雪,吾民何日能忘,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這是劉群先在刊物上第一次知道了邦憲。以後她特別喜歡讀邦憲主編的《無錫評論》,每次出刊她都要去買一本,認真閱讀,再把其中關切到女工利益的文章讀給大家聽。
在老師傅的啟迪下,劉群先有意識地在工人中聯絡了一些較親密的女工,醞釀組成一個團結的實體。不久,在她的鼓動和帶領下,女工們自發成立了工會,大家推舉劉群先當主席。劉群先看到老師傅和一些從上海來廠里的女師傅們經常借用她的宿舍開會,也要求參加他們的活動,於是1925年10月她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
不久,中國共產黨在這個廠建立了黨支部,劉群先被選為黨支部的宣傳委員。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工廠成立了申新紗廠工人俱樂部(工會),劉群先擔任俱樂部副主任兼組織幹事。俱樂部成立後,辦的第一件大事,是解救在六月因回響五卅慘案後上海工人提出的罷工倡議,在罷工遊行中被捕的12位工人,他們各被判了12年徒刑,罪名是共產黨。其實他們都是進步青年,並不是共產黨員。俱樂部出面和廠方談判,要求老闆榮德生出面保釋他們出獄,否則就要罷工、遊行示威。
由於這個廠有一萬多工人,上街遊行對政府威脅很大。廠方懾於工人的聲勢,終於答應要求,12位工人無罪釋放回廠工作。這次鬥爭大大提高了俱樂部在工人中的威信和社會上的地位。
劉群先作為女工代表在談判中表現出來的才幹讓人折服,引起無錫縣委書記兼無錫總工會主席秦起的注意,不久便調她去擔任縣委婦女運動部任部長。
1926年春節過後,劉群先遵照秦起同志的指示,進入慶豐紗廠,幫助這個廠的女工建立工會。到了這年夏天,劉群先在廠里發展了一百多名黨員,隨即成立了慶豐紗廠中共黨支部和工人俱樂部(工會)。
10月,秦起同志又調劉群先去絲廠開展工作,絲廠男工多一些,鬥爭比紗廠激烈,不但要和資本家斗,還要和工人中的壞習氣斗。他們搞了一次罷工,有二十幾名工人被捕,後來釋放了幾名,直到軍閥張宗昌逃跑,才全部釋放回來。
1927年2月,北伐軍即將攻占無錫,秦起同志號召舉行一次總罷工迎接北伐軍。無錫所有的工廠,總計有三萬多工人參加。軍閥張宗昌的守城部隊一仗沒打就棄城逃跑了。國民革命軍進城後,工會便公開活動了,劉群先作為工人代表與資本家進行談判,結果工人增加了工資,縮短了勞動時間,飯後也有了短時間的休息,每月給工作優良者四角錢的獎金也恢復了。劉群先成為無錫一個著名的勞工領袖。
4月初,無錫總工會派劉群先代表無錫工人和秦起一起去參加在武漢召開的全國勞動大會。就在此時,風雲突變,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無錫和上海一樣,工會被破壞,工人遭屠殺。秦起同志也被國民黨殺害了,當時他才27歲。
6月,劉群先到武漢參加全國勞動大會,在會上她匯報了無錫紗廠女工與資本家鬥爭的情況,痛斥了國民黨反動派破壞工人運動、殺害革命積極分子的罪行。大會推選劉群先代表中國女工去莫斯科參加世界勞動大會。全國總工會組織部長李立三還批准她去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
參加世界勞動大會的中國工人代表團共20人,分兩批前往莫斯科,劉群先是第一批,7月中旬從武漢出發經廣州到香港,再從香港乘船到巴黎,再乘火車到莫斯科,轉了半個地球。
10月初,劉群先進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山大學)學習,學制三年,從1927年秋到1930年冬,主要是學文化和學俄語,從第三年開始增加國際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的課程。
1927年12月,世界勞動大會在莫斯科召開,各國工人階級都派代表來參加,總計有1000多人。
在中國工人代表團里,劉群先第一次見到了博古,他是代表團的翻譯,也是“中大”的同學。
劉群先是讀邦憲(博古)主編的《無錫評論》走上革命道路的,倆人又都是無錫人,劉群先的一口無錫話使他們一見如故。
大會閉幕時,蘇聯婦聯宣布宋慶齡女士來到莫斯科,婦聯下午開歡迎會,各國代表可以去領票。劉群先很想一睹宋慶齡的風采,聆聽她的演講。但宋慶齡是用英語演講,而博古既懂俄語又懂英語,劉懇請博古留下和她一起聽宋慶齡演說,博古答應了。宋慶齡主要講了女權運動和童工問題。
散會後他們一起步行回“中大”,一路上劉群先向博古講了無錫的工人在國共分裂時期與國民黨的鬥爭,無錫人民在國民黨屠刀下遭受的深重苦難。博古向劉群先介紹了蘇聯的情況和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兩人談得很投機。從此,每逢劉群先在課餘時間或休息日去莫斯科近郊的工廠參觀,了解蘇聯工人的生產、生活和工會活動的情況時,博古常常陪同她一起去。他們在一起感到很開心,漸漸地感情升華。1928年5月他們決定結婚。博古送給劉群先一條裙子和一雙皮鞋,這是她第一次穿裙子和皮鞋。
1928至1929年,“中大”的學生中發生了激烈的派別之爭,即所謂的“托派”和“史達林派”之間的鬥爭。最後有的“托派”學生自首悔過,有的退學返回中國。1930年4月初,博古和劉群先帶著剛剛出生的兒子,提前回國。他們乘火車經西伯利亞到海參崴,再坐客貨輪經日本海峽到達上海。
轉入蘇區開展工會工作
劉群先回到上海後,任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負責上海地區的工人運動。
當時在上海,國民黨扶植的黃色工會有相當大的勢力,處處阻礙和破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地下赤色工會開展工作。劉群先既要支持工人的正當要求,維護工人的基本利益與資本家鬥爭,又要和黃色工會腐蝕工人的鬥志作鬥爭。黃色工會依仗國民黨軍警的勢力,經常無故抓人,私設公堂,刑訊逼供。
劉群先就號召工人擰成一股繩,握成一個拳頭,組織工人糾察隊和黃色工會的惡勢力斗。對被抓工人,則想方設法進行營救,必要時舉行罷工遊行,迫使廠方和軍警放人。劉群先告誡工人,不要游離於集體之外單獨行動,或者搞所謂的“中立”,那都是十分危險的。她要求各個工廠的共產黨支部督促每個共產黨員、工會會員和積極分子,到工人民眾中去,和工人兄弟姐妹交朋友,了解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做到赤色工會和工人血肉相連,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為了對付國民黨軍警的騷擾,黨中央還成立了江蘇省委破壞反革命軍隊運動委員會,帥孟奇任書記,協調、指導各工廠工人糾察隊,及時掌握國民黨軍警的活動情報。
1932年是臨時中央在上海內外交困的一年,國民黨特務和叛徒多如牛毛,江蘇省委和上海市委決定化整為零,分散隱蔽,中央機關也分散辦公。中央派往蘇區的提款員兩次下落不明,加上中央蘇區自身搞財政改革,變“收支兩條線”為“先留後繳”,使得臨時中央財務十分拮据,事事捉襟見肘。
1932年10月,帥孟奇被叛徒出賣被捕,為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博古、陳雲決定機關收縮,人員進中央蘇區,並電告共產國際。
1932年12月9日,博古、陳雲、李竹聲在弄堂一輛破舊的汽車裡開碰頭會,決定臨時中央政治局遷入中央蘇區,上海成立中央執行局,由李竹聲任書記。
1933年1月1日,共產國際來電,同意臨時中央政治局遷入中央蘇區。
1月3日,博古、陳雲及三個警衛員乘船離開上海到達汕頭,經閩西到贛南蘇區。從閩西到贛南走的全是崎嶇山路,雖然沒有國民黨軍隊出現,但仍不時有土匪出沒。他們在1月19日到達瑞金。
這時,劉群先即將分娩,無法和他們同行。上海街上到處是國民黨特務和叛徒,潘漢年安排她住在法租界,不準離家門一步。
1933年5月,劉群先生下一個女兒,取名摩亞。孩子剛滿月,劉群先就讓姐姐把孩子接到無錫,託付給她撫養,隨後動身去汕頭,經博古走的相同路線,於7月到達中央蘇區。
劉群先到蘇區後,就去中央政府,向分管工會的副主席項英報到。項英安排她到全國總工會負責女工運動。中央蘇區總工會有30萬男會員,1萬多女會員。女工們非常忙碌,搞活動都在晚上。
當時在人們腦子裡蘇區“肅反”擴大化的肆虐還記憶猶新,大家都心有餘悸,黨的威信不高。劉群先就把工會活動的重點,放在對黨的認識的教育上,學習共產黨宣言和黨章,學習黨的先進人物和事跡,學習共產國際運動。經過學習,工人們對黨的事業有了新的認識,不少女工積極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黨的隊伍有了發展。
在項英的支持下,劉群先工作得非常開心。她把工會活動和婦聯活動緊密結合,收到良好效果。女工的丈夫或兒子多半是紅軍,她們工作之餘便給紅軍將士做鞋子、縫衣裳。很多時候工會的宣傳活動、讀報講課等,都是在她們邊做活邊進行的。不少女工還上夜校;農田裡幹活的也幾乎全都是婦女、老人和孩子;街上商販也多半是女人;她們還參加挖戰壕、建堡壘、築交通溝等戰備工作。項英說:“在這裡婦女真正是頂半邊天,婦聯和工會婦女都功不可沒。”
長征途中的艱苦經歷
1934年10月5日,李維漢對劉群先說,中央決定紅軍大轉移離開贛南,有30名女幹部要編成一個隊隨軍轉移,由她領隊,同總政治部的隊伍一起走。第二天李維漢又來說,女幹部不單獨組隊了,分散編入紅星縱隊和紅章縱隊里和女工作人員一同走。這兩個縱隊全是黨、政、軍機關和政府所屬單位的幹部,還隨軍雇用5000名挑夫,搬運這些單位的機械設備,真成了“搬家縱隊”。
1934年10月14日,劉群先隨隊伍離開瑞金,在中央紅軍打開的通道上向西捷行。行軍速度很快,女同志跟得非常辛苦,很多人腳上磨出泡,落在後頭,引起一些男同志不滿,說她們拖了大隊後腿。
出了江西,部隊在城口休整一天,劉群先找周恩來提出把縱隊里的50名女同志集中起來,單獨成立一個婦女隊。周恩來同意她的建議,任命劉群先當隊長,歸軍委總政治部領導,並按規定配備了馬匹。周恩來要求她們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並在行軍途中搞宣傳,講黨的政策,鼓舞士氣。劉群先將50名女同志的身體作了對比,把總部配備的七匹馬拿出五匹,讓身體病弱的同志騎和馱炊具,兩匹給四名孕婦輪換著騎,這樣行軍速度有了很大提高。
劉群先和李伯釗(楊尚昆的妻子)身體好,每天走在隊伍的前頭安排食物。這個婦女隊成立一個月,30名女領導沒有一個掉隊或在路上倒下,到遵義後她們各自回到原單位,婦女隊也就解散了。
到了遵義,總政治部安排劉群先搞工運。由於工廠的老闆都逃跑了,工人們無工可做,生活困難。劉群先動員他們組織起來,自己管理工廠,組建護廠隊保衛自己。但是工廠沒有經費開工。
劉群先找李伯釗商量,她們帶上警衛員去一家大地主家,地主全家都已逃走了,她們在夾牆裡找到了上百箱東西,有絲綢和狐皮,兩千斤鴉片、幾百個南瓜、幾千斤糧食,但沒有找到錢。她們把東西全部上繳給沒收徵集處處長毛澤民,毛澤民了解到她們的需要,撥給了一些經費,解決了工人的工資和原材料費用,工廠開工了。
她們還發現縣裡囤積了很多食鹽,是由官府專賣,來攫取高利。她們就把它全數沒收,以便宜的價錢賣給市民,得到的錢一部分上繳,一部分用於收購市民家中的槍枝,武裝護廠隊。劉群先所在隊伍在遵義只停留了十天。
部隊離開後,國民黨軍隊就入城了,大肆拘捕工人中的積極分子,還槍決了幾個工人。護廠隊逃出了城,上山打游擊,最後與地方上的游擊隊匯合了。隊伍二次進城,發現工人領袖全都跑光了,老百姓也不敢接近他們,國民黨飛機每天在天上出現,用機槍向城裡掃射,很難再開展工作。
隊伍住了幾天就開拔了,到了離城80里外的一個叫白拉口的地方,遇上了敵人的伏兵。部隊前進受阻,又重回遵義,這次只逗留了一天,隔天晚上趁黑夜再度出發,繞了個圈又到了白拉口側面,突然發起攻擊,紅軍的先鋒部隊壓住了對方的火力,部隊趕緊從鎮上殺過去,終於擺脫了敵人。
部隊過雪山時,天氣非常奇異和危險,剛剛還很明亮的太陽,突然間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天昏地暗,暴雨驟至,接著又風雪交加,寒冷異常,十幾分鐘後風雨又驟然收霽。當地人的經驗是中午12點之後,沒有人敢往山上行動。劉群先跟隨先頭部隊過山,有幾十個人凍死在山上。
看到這種情景,劉群先心裡非常悲傷,不禁為之痛哭。還活著的人,在那種環境裡,誰也不曉得自己明天究竟是死還是活。有的同志草鞋用光了,就用包腳布裹著走,雙足都凍傷了,也得堅持緊跟隊伍走,因為停頓或掉隊就意味著死亡。
長征中最艱苦的是過草地。
大草原上,冬天寒風凜冽。戰士沒有棉衣,只好把所有的單衣全都穿在身上,穿了四套單衣還冷得發抖,能找到一條麻袋、一床破棉被披在身上就很讓人羨慕。劉群先把所有的衣服,一件套一件都穿上了,外面裹著毛毯,還是全身冰涼。在這裡死去的人比長征以來其他地方犧牲的人要多得多,多數是在大雨中凍死的。
松潘草地雨多,幾乎每天都降雨,在草地里走,褲腿自膝蓋以下都是濕的,身上又無擋雨的遮蓋,一下雨自然是全身都濕透了。劉群先披的毛毯也全濕了,晚上宿營也很難生火,拾回來的柴草都是濕的,即便點著了,也是一股白煙沒有大的明火,根本無法取暖,衣服也烤不乾,毛毯只能半濕半乾地蓋在身上。
一路上到處可以看到凍死的人的屍體,在這種環境裡,每個人都表現了強烈的求生欲望。食物就是青草,大草地到處是沼澤,想採集到鮮嫩的青草也是要冒很大的危險的。
蔡暢身體弱,從小沒有吃過大苦,劉群先分食物時總是儘可能多給她一點嫩草。沒有鹽,沒有油,成天吃青草,吃完就肚餓,不過在當時有青草吃已經是蠻好的了。
大草原里最讓人害怕的是沼澤,一不小心就會跌進泥沼里,越掙扎沉得越快。劉群先親眼看到這種情景,連救的人也一同被吞沒了。
過了求吉寺到了阿西,終於走出了松潘草地。
阿西是劉群先長征中最快活的一天,每個人都吃到了充足的牛肉,那是經過極度飢餓之後吃到的飽餐。
長征途中有幾次遭到馬匪襲擊,都被先頭部隊擊退,有一次戰鬥正激烈中,劉群先看到一個匪徒連人帶馬都倒下了,連忙帶上警衛員沖了上去,為的是割馬肉煮給病號吃。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陝北。
勇於改革創新
劉群先到陝北後,負責邊區女工的工作和組織合作社。1936年1月,全晉工人代表大會召開,選舉劉群先為全國總工會組織部長兼礦坑及工廠工會主任。當時邊區沒有大的工業和礦井,主要是手工業和幾個小煤礦(坑),幾個小紡織廠,還有就是印刷廠、鐵工廠等,但是這些手工業卻擔負著支援戰爭後勤工作的重大任務。
劉群先領導的礦坑及工會在邊區威信很高。工人都是通過工會錄用的,廠方不能直接招工,而且不徵得工會同意,廠方也不能隨意解僱工人。工會下設工人工資委員會,委員從工人中選舉產生,工資由該委員會決定,根據實現的利潤和產量、質量來增減工人的工資,每個人應得多少完全由工人自己來決定,大家對劉群先提出的這套管理辦法很滿意。委員必須辦事公正,否則工人們隨時會投反對票將他撤換。劉群先還特別重視提高女工的地位,女工的政治地位和男工一樣,部門的負責人、管理人員、黨的工作者,以至廠領導都有婦女。女工寫牆報,寫短評,討論時局,不比男同志差。工廠的生產計畫幾乎月月都能提前完成。
當時有人提出想在織布機上搞改裝來提高工效,劉群先仔細地聽了改裝方案後,立即同意,並親自批了一台織布機停產作試驗,還批給了一些棉條。這在當時是非常讓人震驚的。因為延安的紡織設備奇缺,大多是些老掉牙的機器,在國民黨的包圍封鎖下,邊區政府想買新的也買不到;至於棉花則更缺,邊區只有關中地區有少量產出,主要來源要靠其他抗日根據地把棉花運出來,要通過多道日寇的封鎖線,困難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為了改革,劉群先卻敢於承擔責任,支持占用機器,損耗一些棉花。劉群先親自參加改裝,與工人們一起克服種種困難,終於成功了。工廠成立了一個小組,把六七十台紡織機都改裝了,工效明顯提高,提前和超額完成了布匹的供應任務。合作社也加班生產,女工們超額完成了當年的軍服和手套的生產任務。
1939年春末夏初之際,劉群先要去蘇聯治病,女工們都爭著要去看望她。劉群先為了不驚動大家,不影響生產,悄悄地離開了延安。
1942年,劉群先逝世於蘇聯衛國戰爭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