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職務
歷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長征二號F”火箭系統總設計師。
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研究員,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技術顧問。
學術成果
在神舟七號任務研製期間,提出“變能蓄壓器”方案,解決了“縱向耦合振動(POGO)”難題;協助工程總體對艙外航天服的技術方案及指標、試驗項目及結果給予指導和把關。
人物事跡
名如其人,劉竹生身材挺拔,氣質清雅。自幼喜歡美術的他製作的
毛主席像具有專業水平。天長日久,由藝術而生的細膩、內斂和敏銳,已成為劉竹生個性中最鮮明的部分, 讓他藝術地工作著,藝術地生活著。
與“長征二號F”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劉竹生,個子高高,面容清矍、目光睿智、笑容謙和。然而,就是在他靜若溪水、清澈甜美的生命中,讓人感受到了一名航天人的自豪與偉大,體味到了"神箭"總設計師的情懷。
曾參與研製中國第一代捆綁火箭“長二捆”,負責研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長征二號F”。
20年前,中國第一枚捆綁式火箭——“長二捆”的研製剛剛起步。
一次,負責捆綁分離技術的劉竹生為了說明自己的想法,隨手畫出了一張30比1的火箭結構圖,竟被不少人誤以為是正式的設計圖。當時,火箭還沒有設計方案,這般細緻入微的結構圖,自然讓人吃驚。
在劉竹生眼裡,火箭是有靈性的。“只要善待它,它一定不會辜負你。”發射前夕,他常常撫摸著火箭箭體難捨難離。
2002年12月30日凌晨,當大漠的沉寂又一次被耀眼的火光和震耳欲聾的響聲驚醒,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托舉著
神舟四號飛船直刺蒼穹,中華民族“飛天”征程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此時此刻,人民不會忘記那些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貢獻的廣大科技工作者,他們的功績將載入共和國史冊。
掛帥總師
劉竹生說,“少年時代
嫦娥奔月的飛天夢、中學時代探索星空的航天夢、40年的鑄箭強國夢,成為我心中一個永不泯滅的‘夢想’,就是這三個夢想支撐著我幹了40多年的航天。”
劉竹生是我國運載火箭捆綁分離技術的開拓者,攻克的助推捆綁分離技術,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捆綁技術的空白,使我國進入了世界捆綁運載火箭的先進行列。該項技術在後續的多種火箭中得到推廣使用,為提高我國火箭的運載能力和實現載人航天奠定了基礎。
載人航天這項“不敗工程”,人命關天,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為了提高載人火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為火箭總設計師,劉總的壓力難以言表。不僅要動腦筋、出主意、想辦法,永無止境地策劃,還要不停地找設計員進行方案的設計和論證。在發射
神舟四號飛船的日日夜夜裡,他經常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當他對鏡撫摩兩鬢的白髮時,他只清楚地記得,載人工程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等待著他去做。當有人提起這些時,劉總只有一個解釋:“這是我的事業”。
火箭綜合徵
每當火箭要轉入發射陣地時,看到昂首待發的神箭,劉總對火箭難以割捨的柔情就愈發強烈,悵然若失的感覺使劉總捨不得離開“她”半步,他都要爬上十幾層的平台,從上而下地仔細地端詳、撫摸他“心愛的孩子”。
“一分鐘準備!”,“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點火”,隨著那扣人心懸的倒計時和閃爍的大螢幕,劉總的拳頭握得更緊了,他的手心不自覺地出汗了。是啊,這時他的緊張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這大概就是劉總說的“火箭綜合徵”吧!
作為總設計師,能看到自己親手鑄造的神箭扶搖直上、衝破九霄,能親身感受到自己心愛的產品在星空下噴薄而起,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最大慰藉。每當火箭騰空之時,他都要在發射指揮大廳,所以從未親眼目睹自己的火箭升空時的震撼,有人問他,“你不後悔么?”他總是很鄭重地說:“我的心早已與神箭一起飛到了浩翰的蒼穹,在那裡,有我未了的飛天情……”
"包公"的忙與閒
作為總設計師,劉竹生除了抓各系統的基本方案、指標和要求技術狀態的變化、火箭逃逸系統等技術創新工作等,還要當抓火箭質量的“黑臉
包公”。談到質量問題,雖說劉總講話話音不高,份量卻很重。更是時刻不忘為他的“嚴細慎實”質量經作詳細的註解!
為了發射的成功,每天的技術陣地都能找到他高大而忙碌的身影。但任務的間隙,劉總也有鬆弛一下繃得緊緊的神經“靈丹妙藥”,就是欣賞從荒涼的
戈壁灘上撿回很多極有滄桑感的樹根和各種千奇百怪的大漠石。就這樣一張一弛,劉竹生在奮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