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端生

劉端生(1905-1932),又名劉瑞生,1905年出生於廣東省大埔縣,192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閩南特委委員兼組織部長,共青團福建省臨時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中共福建省委委員兼廈門市委書記,中共閩西特委委員,中共汀連縣委書記等職。

基本介紹

  • 本名:劉端生
  • 別名:劉瑞生
  • 出生地:廣東省大埔縣
  • 出生日期:1905年
  • 逝世日期:1932年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

個人簡介

劉端生,又名瑞生,青溪鎮滻坑村人。民國14年(1925)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6年任中共廈門市委書記,中共閩南臨時特委常委兼共青團特委書記。民國18年後,歷任中共閩西特委委員,中共(長)汀、連(城)縣委書記,閩西紅軍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紅軍新編十二軍代理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閩西蘇區創建和第一至三次反“圍剿”鬥爭。民國21年2月9日犧牲,年僅27歲。

人物生平

劉端生,又名劉瑞生,1905年出生於廣東省大埔縣青溪鄉。其父早逝,母親務農,胞兄僑居泰國,弟弟及弟媳均在家鄉務農。
1921年劉端生在北河公學畢業,考入廈門市集美學校師範部。他受到蘇聯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薰陶,並通過閱讀《嚮導》、《新青年》等進步刊物而接受了社會主義新思想。1924年,他與校友羅明、羅揚才等成立了福建省青年促進社,領導廈門地區青年學生運動,傳播《嚮導》、《新青年》等書刊,並編髮《星火周刊》,在教師學生中進行革命思想啟蒙工作。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劉端生髮動廈門大學集美中學等校學生組織了“學生聯合會”、“外交後援會”,出版了《聲援》、《青年思潮》刊物,發表通電,組織示威遊行和罷工、罷課、罷市、抵制英貨和日貨,以抗議帝國主義暴行,配合上海及全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是年6月,他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6年2月,劉端生由中共廣東區委特派員羅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1月,劉端生任中共閩南特委委員兼組織部長,組織廈門、漳州、泉州等地的黨員和民眾,支援北伐戰爭。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共產黨人血流成河,白色恐怖,籠罩神州。
1927年4月,福建省國民黨部遵循蔣介石的指令,在福州、廈門等地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共產黨人沒有被嚇倒,他們抹乾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體,又開始了新的戰鬥。劉端生就是在此時被任命為中共廈門市委書記的。臨危受命,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唯有兢兢業業,才能不負眾望。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劉端生布置大批幹部轉移到農村隱蔽。他自己則親自留在市區,為營救被捕的工人領袖羅揚才、楊世寧等而奔走,並繼續領導黨、團、工人和學生等堅持地下鬥爭,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鎮壓,反對地主資本家對工農的反攻倒算。同年12月,黨派劉端生任共青團福建省臨時省委委員兼組織部長,到福州一帶開展地下鬥爭。
1928年3月8日,福建省委派劉端生到平和縣參加武裝暴動,在閩西開創武裝鬥爭。由於敵我力量對比過於懸殊,暴動失利,劉端生秘密返回廈門,4月復任中共廈門市委書記,8月又被選為中共福建省委委員兼任廈門市委書記。不久,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傳達到福建,“六大”制訂、發布了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中的十大綱領,提出了建立紅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和實行土地革命等任務。劉端生領導廈門市委堅決貫徹執行中共“六大”的決議,深入發動工農民眾,為建設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創造條件。
1930年3月,廈門市反帝大同盟在中山公園舉行2000餘人的民眾大會,紀念北京三一八慘案中的英烈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在廈門欺壓中國人民的暴行。反動當局不僅不支持愛國行動,反而為虎作倀,出動海軍部隊包圍會場,逮捕了劉端生和學生代表五人,關押進廈門市監獄中。劉端生的胞弟在家鄉聞訊後,籌集了大洋600元,特來廈門贖他,未能成功,劉端生勸慰其弟弟說:“不要悲愁,要堅持革命…”。劉端生把敵人的牢獄變成磨鍊意志的場所,在難友中秘密組織讀書會,輔導難友學習革命理論。鼓勵難友們堅強不屈,和敵人鬥爭到底。5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組織了破獄鬥爭,成功地把劉端生等一批共產黨員和革命者搶救出獄。
劉端生出獄後任中共閩西特委委員,後任中共汀連縣委書記。從1930年冬至1931年,蔣介石調集了強大的兵力,連續向中央蘇區紅軍進行了三次“圍剿”。劉端生為了配合紅軍粉碎敵人的“圍剿”,領導長汀、連城邊縣蘇區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鞏固革命根據地,擁軍優屬。劉端生和縣委的工作,有力地支援了紅軍反“圍剿”的鬥爭,他也在鬥爭中不斷成熟。
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1932年,王明的“左”傾路線影響閩西,閩西蘇區開展了所謂的“肅反”運動,清理“社會民主黨”、“AB團”分子。劉端生在運動中被誣陷定罪,被捕入獄。1932年2月7日劉端生在閩西被錯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組織推倒了強加於劉端生的誣衊不實之詞,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表彰了他對革命事業堅貞不屈、無私無畏的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