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國(醫學博士)

劉清國(醫學博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清國,男,1963年5月生,漢族,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書記,中國針灸學會副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外治分會秘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國際針刀新針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cture (USA) 副主編,北京中醫藥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清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3年5月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學術特色,成績,論著情況,科研情況,

個人經歷

1986年7月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獲醫學學士學位;1993年7月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針灸專業,獲醫學碩士學位;1996年7月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專業,獲醫學博士學位。1986年7月至1990年9月在山東中醫藥大學針灸系、附屬醫院針灸科從事針灸教學、臨床、科研工作,任助教、住院醫師;1996年7月至2001年7月:分別在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針灸系、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所(時值系所合一)從事教學、臨床與科研工作,任副主任醫師;2001年8月至今: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先後任針灸學院基礎教學部副主任,副院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方向

針刺治療老年病、腦病的臨床與機理研究。學術上,認為針灸之理在《》《》,針灸之法在明清。重視《內經》《難經》《針灸大成》等古典著作的研究與套用。突出經典著作在針灸經絡、腧穴、刺灸、臨床套用等的重要指導作用,先後整理了古典絡脈、奇經八脈、交經八穴、穴對、穴法、針法等內容,提出針灸臨床的技術核心在於“穴法”“針法”“功法”三個關鍵環節。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省級等科研課題多項。臨床對老年糖尿病、中風、高血壓、前列腺增生、癌症手術或放化療輔助治療;頭風、痛風等疼痛性疾病;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非特異性結腸炎、胃下垂;頸椎病、股骨頭壞死、脫髓鞘病變等的針灸、中藥內服、中藥外用均有體會與總結。

學術特色

認為針灸之理在《》《》,針灸之法在明清。重視《內經》《難經》《針灸大成》等古典著作的研究與套用。突出經典著作在針灸經絡、腧穴、刺法灸法、臨床套用等的重要指導作用,先後整理了古典絡脈、奇經八脈、交經八穴、穴對、穴法、針法等內容,提出針灸臨床的技術核心在於“穴法”“針法”“功法”三個關鍵環節。
劉清國
在絡脈研究中,以《內經》對絡脈的有關論述為核心,著重從絡脈的流注和分布規律、絡脈的生理功能、絡脈的病理和病證、絡脈理論的臨床運用等方面加以探討,認為絡脈流注全身,上下內外,無處不到,具有滲灌血氣、互滲津血、貫通營衛、保證經氣環流等重要生理功能,是營衛氣血津液輸布環流的重要橋樑和樞紐。在病理上,有絡脈阻滯、絡脈空虛、絡脈損傷等不同類型的變化。臨床上諸如痛證、積聚證、血證等一大批常見病、慢性病和疑難病與絡脈的病損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治療上,辨證使用通絡法是其關鍵。通絡法不僅能直接驅除病邪,更重要的作用在於疏通絡道,改善絡脈流注,加強臟腑組織的營養,提高機體內在抗病能力,從而為治療多種疑難病證開拓新的領域。提出髒絡(五臟絡)、腑絡(六腑絡、奇恆之腑絡)、腦絡、髓絡、骨絡、肌絡、膚絡、官絡(目、舌、口、鼻、耳)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點,臨床常以次為指導,每取捷效。
認為奇經八脈具有與十二正經明顯不同的生理病理特點,分別整理了沖脈、蹺脈、維脈、任督脈、帶脈的生理、病理特點與臨床套用規律。
認為腧穴的核心內容是穴性,而腧穴的功效是不同腧穴穴性在某一方面的體現與套用。提出決定穴性的五要素:穴性決定的五個基本要素:a.腧穴所在的部位;b.腧穴所屬的臟腑,體現臟腑氣血等內在特性;c.腧穴所在的經脈,體現經脈氣血的特點d.特定穴,腧穴自身具有的特性;e.所實施治療的方法;不同的刺激方法調動腧穴不同方面的特性。如關元穴位在臍下,屬任脈,為足三陰經與任脈的交會穴;命門穴位在腰後,屬督脈,而兩穴皆向內聯繫命門之火、真元之氣,所以均具有溫陽逐寒之功,均可治療下元虛冷、腰腹疼痛諸症,但關元穴屬任脈,為陰中函陽之穴,根據“陰陽互根”的原理,其具有回陽救逆之功而治療“厥逆”,有類於“參附湯”之用;而命門穴屬督脈,又系命火,為純陽之穴,故隨有溫陽之功,但乏回陽之效,有類於“附子”之用。因此通過穴性的深入分析,即可掌握腧穴的規律,避免盲目。
穴(概念)—穴性(秉性、特性,固有的)—穴法(配穴),提出穴法概念,強調配穴,宗《內經》之旨,遍覽古籍,總結常用配穴法30種。認為針灸處方有其自身的形成、發展規律,其核心是穴對的相對固定與“主、客、應”,而非“君臣佐使”。
善用背俞穴。背俞穴是臟腑等氣血輸注於背部的腧穴,是陰病行陽的部位,故與臟腑等關係密切。背部位於膀胱經內側一線的腧穴以“俞”字命名者,計一十八穴:六髒俞、六腑俞、和六奇俞(督 研
俞、膈俞、氣海俞、關元俞、中膂俞、白環俞)。這些腧穴排列有秩,聯繫有序,為臨床極為常用的一組穴位。(1)六髒俞俞相配:一髒病變影響到另一髒,或多髒並病,可取其背俞穴相配,如心脾兩虛之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等症,取心俞配脾俞以補養心脾、安神定悸;心腎不交取心俞配腎俞以交通心腎;肝腎不足,肝陽上亢,取肝俞配腎俞滋水涵木;如五臟皆虧則五臟俞皆取以安髒補虛,此法適用於髒病以及因髒病而致頭面五官甚或全身病變者。(2)臟腑俞俞相配,髒病及腑,或腑病及髒,或臟腑病及頭面五官等,如肝膽濕熱或肝膽火旺,取肝俞配膽俞以疏利、清泄肝膽;腎虛病及膀胱,取腎俞配膀胱俞等,多為臟腑表里配用。如屬血熱,取膈俞配心俞、肝俞以瀉法,涼血瀉熱解毒,可用於天行赤眼、痤瘡、頭痛等症;血虛取膈俞配心俞、脾俞、肝俞以補血和血,治療失眠、多夢、目暗目昏、視物不清。胸陽不足或不展,取督俞配肺俞、心俞以溫陽逐寒;腎陽不振取關元俞、氣海俞、腎俞以溫陽除痹,治療下元虛冷之小腹冷痛、月經不調、寒濕帶下或精冷不育、遺精滑瀉,或下肢痿痹、臀腿疼痛;膈俞配氣海俞,活血化瘀以治療肢痛症等。背俞之用在於治病之本,毋論虛實,皆可配用,自成體系。且背部平坦、開闊,毫針、艾灸、三棱針、火罐、梅花針扣刺、穴位藥物貼敷、埋線、刮痧、理療及其他儀器治療等針灸諸法皆可按需使用。遵“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以及“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灸之。”的施治原則,臨床配伍得當,可上治頭,下治足,前治臟腑,治證十分廣泛。 針法宗《金針賦》《標幽賦》《大成》《大全》,擅長單手進針,總結套用補瀉手法“推納按搓,隨濟右而補暖;動退空歇,迎奪左而瀉涼”。頭部穴位,皮內刺為補,皮下刺為瀉。炷灸偏補,旋灸偏瀉;迴旋灸偏補,雀啄灸偏瀉。 臨床重視經絡生理、病理、病候、診斷等指導意義,尤其是臟腑、組織、器官的經脈分布,具有決定性的指導意義。臨床診斷強調“內外結合”“上下結合”“中西結合”,所謂“內外”,即臟腑為內,經絡氣血次之,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為外。所謂上下,即以肝膽脾胃為中樞,翰暄樞轉。所謂中西,即現代西醫理化診斷為中所用,在中醫診斷的基礎上,重視西醫的“數據量化”。臨床主張“一脈、二舌、三症狀”,也即首先以脈診為先導,以舌診為核心,以患者症狀、體徵為輔助,強調整體、辨證思想,各種辨證方法相互參詳。在舌診上,認為舌苔主“腑”,舌上舌質“主氣”,舌下絡脈“主血”,舌下舌質“主髒”,在急慢性病、並病、複雜病機等臨床疑難病的診斷治療中,把握整體與核心病機,使理與法合、針與藥合,有的放矢。
臨床善用絡脈理論指導治療,如各類皮膚病的治療,通過大量病例總結,認為其總的病機是“毒郁絡脈”,在某一類特定的皮膚病中,絡脈是一個基本確定的因素,而“毒(邪極為毒)”則是一個變化多端的要素,臨床將《現代皮膚病學》中的一千餘中疾病分為“斑、疹、炎、癬”四大類,擬定背俞穴走罐、刺絡拔罐、火針、三棱針、毫針、艾灸等系列針灸治療方案;組成以雄黃、硫磺、大風子、土荊皮為核心的系列外洗方,針藥結合,治療硬皮病、風疹、濕疹、牛皮癬、銀屑病、神經性皮炎、丹毒、貫通性毛囊炎、痤瘡、皰疹等各類皮膚病。 共
對老年糖尿病、中風、高血壓、前列腺增生、癌症手術或放化療輔助治療;頭風、痛風等疼痛性疾病;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非特異性結腸炎、胃下垂;頸椎病、股骨頭壞死等的針灸、中藥內服、中藥外用均有體會與總結。

成績

論著情況

1) 劉清國. 針刺治療腦外傷後遺症30例. 上海針灸雜誌,1998.17(4) 院
2) 劉清國, 林青. 閃罐治療小兒外感咳嗽110例.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學報,1998,5(1) 輔導
3) Liu Qingguo. Acupuncyure for 30 Cases of Post-traumatic Brain Syndrome. TCM 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1998,1(1)
4) 劉清國. 蹺脈理論及其臨床套用. 上海針灸雜誌,1999,18(2):24
5) 劉清國,賀江寧,錢進,等. 針刺對多發惱梗塞性痴呆患者識認電位P300的影響. 中國針灸.1999,19
6) 劉清國,賀江寧,錢進,等. 針刺對多發惱梗塞性痴呆患者腦電地形圖的影響. 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學報,1999,6(2)
7) 劉清國、楊巧玲. “交經八穴”主治規律及其臨床套用探析.上海針灸雜誌,2000.19(3)
8) Liu Qingguo, Yang Qiaoling. Analysis of Indication Principl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onfluent
Acupoints of the Eight Extra Meridians。TCM 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Vol 3,No 3:78,2000。
9) Liu Qingguo. Study on the Eight Confluence Points.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0,10(4):46
10) Liu Qingguo . Clinical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on Mult-Infarct Dementia Treated by Acupuncture,Abstracts of The 5th World Conference on Acupuncture WFAS,2000,11,Seoul/Korea:99
11) 劉清國. 楊甲三教授治療中風痴呆經驗.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23(2)
12) 劉清國. 穴位注射療法及其臨床套用. 中國醫刊,2001,2
13) 劉清國. 針刺治療多發腦梗塞性抑鬱症65例療效觀察. 上海針灸雜誌,2003,22(2)。
14) 劉清國, 湯立新, 賀江寧等。針刺治療多發腦梗塞性痴呆46例臨床觀察.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6(2)
15) 劉清國, 王朝陽。針刺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研究。中國針灸,2003,23(4)
16) 劉清國. 針刺對多發腦梗塞性痴呆患者血脂、血液流變學和甲批微循環的影響。中醫雜誌,2003,44(9)
17) 劉清國. (名醫研究)大醫精誠楊甲三(連載一)。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3,18(5)
18) 劉清國. (名醫研究) 大醫精誠楊甲三(連載二)。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3,18(6)
19) 劉清國. 絡脈理論及其臨床套用. 中國針灸,2003,23(增刊)
20) 劉清國. 針灸臨床研究方法與研究文獻評價, 中國針灸,2003,23(增刊)
21) 劉清國, 李曉芳, 張若若. 淺談中醫學院校特色課程設定與建設.中醫教育,2003(增刊)
22) 劉清國. 從骨絡論治股骨頭壞死的思路與方法. 中醫雜誌.2004,10
23) 劉清國. 奇經療法,順應自然. 中國科技信息, 2004,14
24) 《宇宙全息統一論與信息診療》 濟南, 黃河出版社, 1989.9. 編委
25) 《實用氣功學》, 濟南, 黃河出版社, 1989.9. 編委
26) 《實用最佳時間針灸精義》北京, 學苑出版社, 1994.4. 主編
27) 《穴位注射療法大全》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6. 常務編委
28) 《62種骨關節病的針灸治療》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 997.4. 副主編
29) 《千金方》校著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999.9. 主校
30) 《中醫針灸臨床實踐》執業中醫師臨床實用叢書. 貴陽, 貴州科技出版社, 2001. 副主編。
31) 《拯危救逆之神針》(21世紀學科發展叢書),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濟南,2001.10
32) 《實用腧穴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8. 編委
33) 《針灸學》21世紀高等中醫院校教材,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3. 編委,負責編寫經絡腧穴各論部分。

科研情況

34) “針刺中極穴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臨床研究與療效評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穴典”課題資助。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第一申請人)。
35) “針刺治療多發腦梗塞性痴呆的臨床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科研基金資助課題,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第一申請人)。
36) 梅花磁針灸綜合療法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臨床研究與療效評價。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臨床診療技術整理與研究項目資助課題。2004年。(第二申請人)。
37) 天灸治療非感染性尿道綜合症臨床規範化研究與再評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臨床診療技術整理與研究項目資助課題。2004年。(第二申請人)。
38) 耿氏新砭石療法治療肩周炎臨床療效觀察及評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臨床診療技術整理與研究項目資助課題。2004年。(第二申請人)。
39) 針灸技術操作規範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4第二申請人
40) 五年制針灸專業課程設定與課程體系建設。北京中醫藥大學教育基金資助。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第一申請人)。
41) 電針對前列腺增生大鼠激素平衡的影響。北京中醫藥大學科研基金資助。2004年。(第一申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