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明(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劉海明(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劉海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博士,現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新聞史學會媒介法規與倫理研究委員會常務理事。曾先後在新鄉電視台、《晶報》工作,在西南科技大學任教。主要從事新聞倫理、媒體著作權、網路輿情和媒體應急管理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項,發表時事評論作品千餘篇,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5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海明
  • 專業方向:新聞倫理、媒體著作權、網路輿情和媒體應急管理等
  • 職務: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生導師
  • 主要成就:西南科技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獲獎記錄,學術成果,論文,課題,著作,社會活動,

獲獎記錄

獲綿陽市人文社科成果獎1項、西南科技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學術成果

論文

1、《算法技術對傳統新聞理念的解構與涵化》,《南京社會科學》2019年第1期;
2、《媒體算法的價值糾纏與倫理誤區》,《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年第1期;
3、《新聞機構的網路輿論風險與應急管理》,《中州學刊》,2018年第3期;
4、《規範網路輿情預警活動問題研究 》,《中州學刊》,2016年第2期;
5、《論網路輿情預警的主客體及其倫理問題》,《情報雜誌》2015年第8期;
6、《論新聞報導引發的媒體輿情及其預警》,《中州學刊》,2014年第8期;
7、《記者職務作品著作權歸屬的倫理反思》,《編輯之友》,2014年第8期;
8、《媒體著作權糾紛中的和解現象及其批判》,《國際新聞界》,2013年第4期;
9、《途中道德:災難報導的時間倫理》(第一作者),《新聞記者》,2013年第8期;
10、《“兩會”採訪的倫理問題》,《新聞記者》,2012年第5期;
11、《論竊聽醜聞的倫理問題》,《新聞記者》,2011年第9期;
12、《新媒體災難報導角色的倫理問題》(第一作者),《現代傳播》,2010年第10期;
13、《新媒體災難報導把關的德和服務的德》,《中州學刊》,2010年第4期;
14、《災難性新聞採訪的倫理原則與制度框架構建》,《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5期;
15、《報紙的傳播權與公眾的收閱權》,《新聞記者》,2009年第7期;
16、《此處無聲勝有聲——小議汶川特大地震採訪的一些敗筆》,《新聞記者》,2008年7期;
17、《煥然一新的面貌——喜讀<人民日報>十七大特刊》(第一作者),《新聞記者》,2007年12期;
18、《新聞採訪權是否記者證持有者的專利》,《新聞記者》,2007年5期。

課題

1、主持《重大公共事件的社會倫理心態研究》,201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在研);
2、主持《微博時代媒體問題應急管理研究》,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已結題);
3、主持《倫理視閾下輿情預警問題研究》,2011年度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已結題);
4、主持《汶川大地震語境下我國災難報導倫理的規範化研究》,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已結題);
5、主持《災難性新聞採訪的倫理規範與構建研究》, 2008年度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已結題)。

著作

1、《網路輿情預警倫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3月版;
2、《中國廣播批評:理論與例證》(第一作者),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3、《報紙著作權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4、《災難報導倫理研究》(第一作者),商務印書館,2012年11月版;
5、《新媒體形態論》,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年9月版。

社會活動

2020年4月2日,國際知名期刊《外交學人》刊發了劉海明等100名中國學者聯名《致美國社會各界的公開信》,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呼籲全球團結合作,並回應了歐美輿論中甩鍋中國的論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