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琦

劉恆琦

劉恆琦,渦流紡、噴氣紡早期研究者之一,在紡織產品質量測試技術上,做過大量研究工作,取得多項成果參加和組織制定過多項國家標準,為促進紡織產品測試技術的進步作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恆琦
  • 出生地:江蘇揚州
  • 出生日期:1932年11月
  • 職業:紡織科技和產品測試技術專家
  • 主要成就:圓盤式細紗落紗機主要發明人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簡歷,主要論著,

人物生平

劉恆琦,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醫生,又是當地知名的書畫家,擅長山水畫。耳濡目染,劉恆琦從小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的雙重薰陶,愛讀書,興趣廣泛,喜歡自己動手做各種模型、玩具等。五歲開始由母親教識字,六歲進國小讀書,學習認真,加之天資聰穎,常受到師長稱讚。少年時在課餘時間還學過篆刻,亦頗有心得,成年後仍作為業餘愛好。
1953年畢業於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工程系,分配到上海第六棉紡織廠工作。1954年因天氣多雨,棉花含水率高,紡織生產發生困難,急需烘棉設備。劉恆琦積極承擔了專用設備的研製,從調研、設計、施工到投產,一次成功,解決了生產急需。後來又為解決布機緯縮疵點,設計研製成緯紗給濕設備,投產後效果好,受到生產車間的歡迎。1958年起,在廠領導支持下,組織細紗落紗和清潔自動化的研究,任專題組長,帶領全組刻苦鑽研,不斷取得技術上的突破。1965年獲細紗落紗機與插管機兩項國家發明證書。在此期間,還擠出時間堅持學習,經三年努力,於1963年9月畢業於上海市業餘無線電學院工業電子專業。1972年開始研究新型紡紗,先後研究了渦流紡與噴氣紡,並取得技術上的進步。
1982年,調上海紡織標準計量研究所任所長兼總工程師,後兼任上海紡織工業局生產技術處副處長。到任後,積極開拓業務,承擔了一批國家、專業標準制修訂任務及部、市級科研項目,開展了國際技術交流。1982-1990年,劉恆琦曾多次赴歐洲參加技術交流和出席國際標準化會議。1984年應邀赴蘇聯進行貿易技術談判。1989年赴香港與香港理工大學進行測試技術的交流,並考察了香港天祥公證行、瑞士SGS公司香港分公司等紡織產品質量檢驗單位。經過近十年的努力,上海紡織標準計量研究所建成了一個多功能、高水準的標準、計量、質量監測機構,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培養了一支技術力量。
1992年調上海紡織工業局任科研處長,為制定全局的科研計畫、加強科研項目和科研院所的管理做了大量工作。1992年赴澳大利亞考察羊毛前加工技術,為澳毛加工技術在我國的套用開展了工作。1992年12月,上海市科委組織赴新加坡舉辦“92 上海科技成就展覽會”。劉恆琦代表上海紡織系統率隊赴會,展示了上海紡織新技術與新產品,取得圓滿成功。
1994年退休後,轉到上海紡織發展總公司,擔任投資諮詢工作,參加引進外資,開辦了一批紡織工廠,發揮了自己的技術、業務能力,取得顯著成效。
2002年以後,參加《棉紡手冊》第三版的編寫,擔任副主編。從起草提綱、組織人員,到收集資料、參加編寫、協調進度、審校覆核等,為保證編寫的進度與質量竭盡全力。全書共203萬字,已於2004年10月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發行。
劉恆琦195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1960-1961年作為先進集體代表出席了上海市先進生產者大會。1963年、1965年兩次被評為上海市五好職工。1964年出席上海市科技大會。1977年被上海紡織工業局評為“在科研和雙革中作出成績的個人”。1978年被上海市棉紡工業公司評為“科研革新先進個人”。1978年被上海市科委任命為上海市紡織專業委員會委員。1984年,劉恆琦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人員”。1988年被上海市經委評為“質量管理積極分子”。1982年晉升為高級工程師,1989年晉升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技術成就

細紗落紗工作過去全是手工操作。實現機械化自動落紗,可使落紗工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1958年,在廠領導的支持與組織下,劉恆琦擔任專題組長,開始了細紗落紗與清潔自動化的研究。當時國外的報導還很少,國內尚在起步探索階段。劉恆琦帶領專題組進行了近兩年的刻苦鑽研,逐步攻克技術上的難關。如為解決呈錐形的細紗筒管能順利快速的輸送問題,先後試驗了幾十個方案,失敗了數百次,最後在“機槍送子彈”的原理啟發下突破了傳送速度問題,試製成功能實際使用的自動落紗機。經過不斷改進與完善,1960年在12000錠的車間擴大使用,經過半年多的生產考驗和不斷完善,將原來用機械手強制拔紗的方式改為圓盤式連續彈性拔紗,使效率提高,並減少了拔紗過程中可能對管紗表層的損傷;同時將裝管方式由分格式管箱改為扇形管箱,簡化了裝管的操作和機械結構,也減少了故障發生的機會。在研究攻關過程中,劉恆琦從理論分析到各種方案的試驗和零件加工,都親自動手。所有設計圖紙都是出於他的手筆,而且他善於調動集體的力量,發揮各自所長。在研究過程中,不管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只要能想到的方案,就立即動手,一定要試出個結果來,終於突破一個個難題,研製成落紗插管自動聯合機,1965年國家科委頒發了落紗機與插管機兩項發明證書。這一發明技術合理,結構簡單,製造方便,特別是適合我國的具體生產條件,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迅速在全國推廣使用至今,對減輕落紗工人的勞動強度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發揮了重要作用。1964年在上海紡織工程學會學術年會上,劉恆琦應邀發表了“圓盤式落紗機的設計與使用”論文。這是國內最早的有關落紗機的理論文章,推導的圓盤設計力學方程等被以後許多文章所引用。國家發行的1972年版伍角面值的人民幣上的“紡紗車間”圖案中,就有該落紗機,成了我國紡紗車間的特徵性設備。因為落紗工一般同時兼做清潔工作,為此專題組同時進行了細紗自動清潔器的研究,也在生產中推廣使用,1964年經上海市科委鑑定為上海市科技成果。
劉恆琦自1972年開始轉向新型紡紗的研究。曾研究過搓捻紡,其後受波蘭資料的啟發研究渦流紡,並試製成多頭樣機,用於紡毛毯紗取得較好的效果。1982年在《紡織學報》發表了《渦流紡紗的實踐與認識》論文,是國內最早研究渦流紡紗的理論文章。1978年,從一件考察日本帶回來的用噴氣紡紗織成的襯衫啟發下,開展了對噴氣紡紗的研究,紡出了質量良好的紗樣,並在噴頭設計、工藝參數、供氣系統設定等方面取得了技術上的進步,從而試製成30多錠的樣機,紡紗線速度比環錠紡提高5倍以上。1981年,在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的第二屆全國新型紡紗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噴氣紡紗工藝設計的研究》論文。與此同時,還組織了對電子清紗器的研製。
劉恆琦於1982年調上海紡織標準計量研究所任所長兼總工程師。當時該所僅有百餘平方米舊建築和十餘位工作人員,測試儀器都是50年代的老設備。劉恆琦到任後,積極籌集資金開展基本建設,先後二期工程共新建3000多平方米的實驗室與辦公樓,並嚴格按標準實驗室的要求配置了溫濕度調控條件;添置了國際上一流的新儀器設備;同時抓技術力量的充實,吸收了一批有經驗的專業科技人員和大學應屆畢業生,使全所的人數增加到百餘人,其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近50%。隨著設備條件的改善與技術力量的充實,劉恆琦在開拓業務和擴大研究所功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爭取到各方面的支持,建立了紡織部棉紡織染產品標準、計量歸口單位,上海市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紡織計量檢定中心,上海紡織能源利用檢測站,上海軍工紡織品檢驗中心。經過努力,由國家技術監督局驗收,建成國家棉印染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承擔了全國棉印染產品的監督抽檢任務。與此同時,承擔了大量國家、專業標準的制修訂任務和部、市級下達的科研項目,也是織物疵點標準樣照、紡織品評定染色和沾色牢度的標準色卡、標準貼襯織物、標準洗滌劑等標準樣品的全國唯一製作發行單位,為全國紡織品的質量檢驗提供了標準樣品。曾在國際標準化會議上作過介紹,並有標準色卡銷往國外。現在,上海標準計量研究所已經建成為一個具有科學性、公正性、權威性的標準、計量和質量監測機構。1987年劉恆琦被紡織工業部聘為棉紡、織、染產品標準審稿委員會主任和紡織品紗線和長絲基礎標準、方法標準審稿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1991年被國家技術監督局連續聘為第一屆、第二屆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委員。此外,1982年起還被聘為《紡織標準與檢測》的編委。1983年起被上海市技術監督局聘為《上海標準化》編委。
劉恆琦直接參加和組織制定過多項國家標準。曾由他為主起草了國家標準《紗線疵點的分級及檢驗方法》;在紡織部組織下,上海與河北聯合起草了滌棉精梳本色紗、布、染三項國家標準等。1984年、1990年二次出席在英國召開的國際標準化組織會議,擔任過國際標準化組織第38技術委員會第15工作組召集人,還組織了有關國際標準的聯合試驗等工作。1994年科研項目“提高變色和沾色灰卡內在和外觀質量的研究”獲聯合國TIPS “發明創新之星”獎,劉恆琦為第一獲獎者。此外,還與復旦大學合作研製成“SK-1型標準光源箱”,1989年獲上海紡織局科技進步二等獎;與有關軍工單位合作研製過新型紗疵分級儀;與中國紡織大學合作研製新一代電子條幹均勻度儀等。套用計算機進行管理的“紡織品標準與測試分類管理系統”也是獲獎項目。
在1982年至1988年期間,劉恆琦作為中國紡織測試技術代表團成員,先後四次到瑞士烏斯特公司進行技術交流,發表了《紗疵與布面外觀質量關係的研究》、《不同的單紗強力儀及不同拉伸速度對測試結果的影響》等研究報告,受到瑞士方面的重視和讚賞。回國後,曾多次主辦跨地區的專題學習班,介紹烏斯特測試技術,並應邀到有關地區作講座,對當時提高烏斯特儀器的使用水平和加強質量控制起了推動作用。
1984年,中蘇剛恢復紡織品貿易,有一批價值4千萬瑞士法郎的滌棉印花布因達不到貿易契約的技術條件而無法交貨,面臨索賠困境。應外貿總公司的邀請,劉恆琦與國家商檢局代表一起赴蘇談判。劉恆琦作為工業方面的唯一代表,承擔了技術主談的重任。在談判中,運用所掌握的國際標準和產品質量數據與蘇方逐條磋商,據理力爭,最終說服了蘇方修改技術條件,非但避免了索賠,順利達成交貨協定,還續簽了4千萬瑞士法郎的新契約,對促進當時中蘇紡織品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
劉恆琦在該所任職10年期間,由於他的積極努力和引導,全所共制修訂國家標準與專業標準45項,批准發布企業標準643 項;制定了一批計量檢定規程和配備規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紡織部或國家技術監督局的科技進步獎共19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5項,成果獎1項,新產品獎1項,以及一批局級科技進步獎。這些都注入了他的汗水和心血。

簡歷

1932年11月24日 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
1953年8月 畢業於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工程系
1953-1982年 上海第六棉紡織廠技術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科研室主任
1982-1992年 上海紡織標準計量研究所所長兼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86-1990年 兼任上海市紡織工業局生產技術處副處長
1992-1994年 上海市紡織工業局科研處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94年 退休
1994-2002年 上海紡織發展總公司投資諮詢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主要論著

1.劉恆琦.布機開口踏盤設計的研討.中國紡織,1954(16)
2.劉恆琦.圓盤式落紗機的設計與使用.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學術年會,1964
3.劉恆琦.細紗清潔器的研究報告.國家科委,1964.12
4.劉恆琦.空氣渦流在新型紡紗中的套用.全國第一屆新型紡紗學術研討會,1979.11
5.劉恆琦.噴氣紡紗工藝設計的研究.全國第二屆新型紡紗學術研討會,1981.9
6.劉恆琦.渦流紡紗的實踐與認識.紡織學報,1982(3)
7.劉恆琦.瑞士烏斯特公司技術交流,1983.11
8.劉恆琦..瑞士烏斯特公司技術交流,1985.10
9.劉恆琦.瑞士烏斯特公司技術交流,1988.9
10.劉恆琦.PROBAN阻燃劑.印染,1985
11.劉恆琦.滌棉產品新標準的試套工作對促進技術進步的體會.紡織學報,1986(7)
12.劉恆琦.不同纖維的紗線斷裂時間與斷裂強力關係的研究.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提高產品質量學術研討會,1986.10
13.劉恆琦.紡織工業中推行貿易型標準問題.上海標準化,1988(1)
14.劉恆琦.科學套用烏斯特統計值控制紗線質量.中國紡織質量技術論壇論文集.2004.6
15.劉恆琦等合譯.烏斯特條幹均勻度儀使用手冊.紡織部研究院標準化研究所,1984.8
16.鄭覺民,劉恆琦等合譯.紡織經紗上漿.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1985
17.胡樹衡,劉恆琦等合著.紗疵分析與防治.中國紡織出版社,1997
18.劉恆琦主編.第十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技術分析報告.上海紡織技術服務展覽中心,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上海紡織機械與器材行業協會,2004.6
19.丁力主編,劉恆琦等副主編.棉紡手冊(第三版).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