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波,山東人,1979年出生,作家,紀錄片導演,先後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南開大學文學院,現為南開大學文學院傳播學系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忠波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蓬萊
- 出生日期:1979年11月
- 職業:作家,副教授,導演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南開大學文學院
- 主要成就:第十一屆北京獨立影像展入圍
栗憲庭電影資料館電影作品收藏
梁斌小說獎 - 代表作品:《潤身》、《灰魚》、《郎毓秀》、《微光漫遊》、《彎腰刺青的男人》
個人經歷,主講課程,論文,科研項目,著書,紀錄片,《潤身》,《潤身》後記,小說《灰魚》,
個人經歷
劉忠波,1979年11月出生,山東蓬萊人,南開大學文學院傳播學系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電影學碩士,南開大學文學院文學博士,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後,韓國延世大學人文學院訪問學者。2005年7月起,任教於南開大學文學院傳播學系。主要從事紀錄片研究、影視藝術學、東亞媒介思想研究。曾在《中國電視》、《北京電影學院學報》、《電視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紀錄片創作:理論、觀念與方法》,先後主持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天津市藝術科學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作為小說作者,出版有長篇小說《潤身》(2011)、長篇小說《灰魚》(2013);作為紀錄片製作人,拍攝有紀錄片《郎毓秀》(2011)、《微光漫遊》(2013)、《彎腰刺青的男人》(2015)等,《微光漫遊》曾入圍第十一屆北京獨立影像展等。
主講課程
主講課程:紀錄片創作、電視編輯、電視節目形態研究。
學術興趣:紀錄片編導理論、影視文化傳播、影視產業發展研究
論文
2015年中國電視紀錄片理論與批評發展概論,《中國電視》2016年第7期
中國形象的權力話語與意義生成——以安東尼奧尼的《中國》為分析對象,《社會科學論壇》2016年第9期
天安門形象的多重話語分析:基於紀錄片的考察,《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6年第5期
作為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紀錄片:目標、方法與傳播效度,《對外傳播》2016年第5期
日本紀錄片中的中國留學生形象,《對外傳播》2016年第3期
“他者化”中國的問題與出路:BBC紀錄片《中國創造》引發的思考(第二作者),《對外傳播》2016年第8期
西藏形象的話語變遷:基於紀錄片的考察,《現代視聽》2016年第4期
中國形象的域外生成——以國外影展中的中國民間紀錄片為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
靖國神社問題的媒介內容分析,《中國電視》2015年第12期
多版本《西藏一年》與西藏形象的話語權利秩序,《對外傳播》2015年第10期(收入《構建融通中外的對外話語體系》,外文出版社2016年版)
日本NHK紀錄片中的中國經濟形象,《新聞界》2015年第7期
自我精神與社會現實的對話生成,《中國作家》(影視)2015年第5期
韓國紀錄片中的中國崛起(第一作者),《社會觀察》2015年第11期
海外華人紀錄片中的中國圖景,《社會觀察》2015年第9期
愛滋病紀錄片中的救贖與合謀,《社會觀察》2015年第8期
《戰鬥的士兵》中的日本侵華戰爭,《社會觀察》2015年第7期
紀錄片中的三峽形象,《社會觀察》2015年第3期
2014年電視紀錄片理論與批評發展概述,《中國電視》2015年第3期
西方紀錄片的政治傳統:以1950年代之前為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2月24日
城市紀錄片與天津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傳播,《天津學術文庫》(2014),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日本遺孤的苦難表述與歷史認知:以日本NHK紀錄片為分析對象,《中國電視》2014年第11期
追溯西方紀錄片之源 探索理論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7月23日
2013年電視紀錄片理論與批評研究發展概述,《中國電視》2014年第3期
天津紀錄片的文化資源以及對城市文化的影像傳播,《現代視聽》2014年第5期
《當前社會現實類紀錄片的存在方式與價值取向》,載於《中國電視》2013年第11期。
《域外紀錄片的行旅體驗與中國形象》,載於《中國電視》2013年第9期。
《中國紀錄片的命名過程和稱謂變化》,載於《中國電視》2012年第1期。
《紀錄片拍攝對象的屬性問題》,載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紀錄片的道德困境和倫理風險》,載於《中國電視》2012年第8期。
《30年來中國紀錄片的內在精神與外在形式》,載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影視藝術》2011年第6期全文轉載。)
《怪異-真相-虛構——埃羅爾莫里斯紀錄片的延續與變異》,載於《中國電視》2010年第4期。
《美國電視電影發展概述》,載於《中國電視》2009年第8期。(人大複印資料《影視藝術》2009年第11期全文轉載。)
《紀錄片欄目的定位及實現路徑》,載於《電視研究》2009年第1期。
科研項目
1. 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基於紀錄片的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體系構建與傳播研究“(項目主持人)
2. 2014年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56批面上一等資助項目:”多重話語空間與中國形象的權力場域:以1972至2012的紀錄片為考察對象“(項目主持人)
3.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日本紀錄片中的中國形象——以NHK電視台為例“(項目主持人)
4. 2012年天津市藝術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津派”紀錄片的美學取向、文化價值以及對本地城市文化的影像傳播問題研究“(項目主持人)
5. 2013年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課題研究資助項目:”日本紀錄片的中國影像傳播與中國形象研究“(項目主持人)
6. 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當代紀錄片與中國形象研究“(項目主持人)
7. 2013年南開大學首屆“立公增能”學生髮展支持項目:”南開大學“公能”素質教育學生影像(紀錄片)計畫“(項目主持人)
8. 2012年南開大學文學院教學改革項目:”基於模組設計的<紀錄片創作>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項目主持人)
9. 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西方紀錄片對中國紀錄片創作觀念的影響研究“(項目主持人)
10. 2006年南開大學文科青年基金項目:”中國紀錄片創作觀念研究“(06QN046)(項目主持人)
著書
潤身(長篇小說,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1)
灰魚(長篇小說,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3)
紀錄片
紀錄片創作:理論、觀念與方法,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郎毓秀(紀錄片,2013)
微光漫遊(紀錄片,2014)
彎腰刺青的男人(紀錄片,2015)
《潤身》
2010年出版有小說《潤身》。
小說內容提要:老包跟小月吳發生了一些愛情,小月吳在紅星浴池撕澡票,千嬌百媚,名聲不好。老包始終搞不透小月吳,是不是真的像流言傳說中那樣是個騷貨。
小說《潤身》集黑色、喜劇和嬉鬧於一身,文字氣息獨特,不僅帶來歡暢的閱讀體驗,還以一種誠實的目光,關注底層人物的生機、尊嚴和厄運,更以內涵的深刻性抵達人心深處。書名:《潤身》
作者:劉忠波
ISBN:978-7-5500-0055-1
出版發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社址:南昌市陽明路310號
《潤身》後記
父親退休之後,每日依靠一本俄語詞典和一本世界地圖消磨時間,日常功課就是記憶俄語單詞,或者尋找某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我正汗流浹背寫《潤身》,寫得顛三倒四,一頭霧水,不得要領。父親六十年代從交通學校畢業,進了一個和汽車有關的工廠,幹了三十多年,得過勞動模範的稱號。一日,我說爸你把知道的廠里搞破鞋的故事都告訴我吧。我確實是用了搞破鞋這個詞,在我的印象里,某個年代,似乎除了夫妻,任何一種曖昧的男女關係都可以被理解為搞破鞋。在我很小的時候,經常看到有些成人臉上掛著一種神秘又輕盈的表情,直到很久以後,我才理解他們這種表情的動力來源。每當工廠里某個桃色故事,風一樣刮過人臉,那些工人就露出了這種表情。
父親沉默寡言,我們的關係是再單純不過的父子關係,也就是我們之間沒有建立起一點兒類似兄弟、朋友、領導與被領導或者其他的情感關係。這是一次重要的交流,父親一直講了一個下午。比如,一位女工匪夷所思的出軌方式。比如,一位老廠長毫無徵兆地給最漂亮的女工寫了求愛信。比如,妻子名聲被人搞臭之後,一位工人古怪的精神狀況。我記下了很多的名字,聽了父親的講述,將之前寫下的推倒重來。因為我突然意識到時代變化之後,即便很多情感本身沒有發生改變,它們在我們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已經翻天覆地,面目全非。
不過,即使再次寫完全部內容,也必須承認父親講述的故事遠遠要比我寫下的更精彩。同時,父親精彩的故事過於稠密,《潤身》只能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自小在工廠大院生活,父親說下那些名字,多數人我是見過的,但對他們年輕時代的故事不甚了解,他們此時已經不是太年輕了,臉上毛孔變大、肚子圓鼓、頭頂禿,那種神秘又輕盈的表情早已完全不見。時光回溯,青春煥發,他們成為小說中最重要的零件,並被重新改裝,賦予涵義。
叔本華說小說是“利用詞句使想像力活動的技術”,他的說法至少是部分正確的。在寫作的過程中,想像性資源往往要比經驗性(或者叫體驗性)資源重要得多。作者和讀者都需要依靠一種強勁的想像力來滋養自身,強勁的想像力產生的事件、人物、戲劇性和情感應當是小說中最基本的敘述體系。
《潤身》中我有意淡化人物和大的歷史背景的直接關係,歷史背景往往會裹挾人的行為,真正影響我們生活,令我們愉快、恐懼和希望的是一些含混的、易變的和微不足道的東西。在寫作中我嘗試激發人物直覺的活力,還原行動的自由性和語言的原始性,以此來創造人物的活動空間,尋找人的真正境況。小說中包含了生活歷程中的任意及不可探知、人的盲目信任與懷疑、生命和軀體的莫名變化等等。我全力為這部小說注入一種黑色、荒謬,或者說是嬉鬧的氣質,這種氣質正是我對表達對象的一種理解,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理解。
一部作品是多解的,這是作品自身的生命體徵構成的,而非寫作者所能夠指引的。在寫作的過程中,敘述本身就會指引出多種可能性,我選擇最遠離現實的一種序列進行排列。一部作品能多大程度上保持和現實的關係是值得懷疑的,很多作品慣有的伎倆是標榜真實又真誠,實際的東西和真實的距離十萬八千里,和真實的方向背道而馳。如果《潤身》看起來不真實,缺乏真誠,離人越來越遠,這種感覺是正當的,這也是重新發現生活,獲得真實的途徑之一種。我一直真誠地相信,真實的又能夠抵達心靈的東西一定是脫離背景的、荒謬的、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或者人所不習慣的。
小說《灰魚》
一位朋友要回老家工作了,找我喝散夥酒。還沒有喝醉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傾吐返鄉的原因了。他的家在鄱陽湖畔的小鎮裡,那裡曾是革命老區,人人逐利。他北上讀大學,結識了詩人、劇作家、歌手,讀過現代派的小說,知道離家遠行和個性解放的意義,卻依然痛苦而堅決地做出了回家的決定。他說,只有在家中,他才能找到平靜,那一片固著於現實的關心和算計讓他內心安和。除此之外,小鎮的街道裝了路燈建起大超市,夜晚也不再寂寞了。
《灰魚》恰恰與之相反。它描述了一個返鄉的異鄉人懷抱理想,於是被回憶和現實吞噬的過程。這是一部有關拒絕的小說,卻又帶有無可救藥的懷舊氣質。它的敘述拒絕來處、拒絕生活,甚至拒絕唾手可得的愛情;但它的氣質卻恰恰相反,洋溢著對來處、生活和愛情的微妙追憶。故鄉是拒絕和懷舊的結點,由豐富的愛欲、偶然和罪責充滿;少年妄圖一勞永逸地擺脫這個結點,回憶卻永無休止地指向著它。《灰魚》沒有選擇動盪的歷史社會背景,它的戲劇性在於內心,在於對回憶的撫摸、對故人的錯覺,以及一個人如何剝離了自然狀態,走向無可辯駁的現實。它展示了現實的庸常本質,那是一種有關消逝的本質,在當代中國尤其俯仰皆是、如夢似幻。
小說的兩個部分被十年的跨度隔開,前半部分里,主人公青林子還是故鄉小鎮上一個無處安放的少年;後半部分他成人了,從大城市敗歸故里,尋找舊日親友籌錢拍電影。十年的遠行被抽掉,故鄉成為小說時過境遷的唯一背景。
小說兩部分的色溫不同、質感不同,卻同樣塑造了激情的幻滅。前半部分陽光燦爛、血汗交加,後半部分則陰雨連綿、濕冷灰暗。前半部分味覺靈敏、欲望純粹;後半部分隨著時光磨礪,變得世故、畏縮而遲鈍。前半部分瀰漫著醬菜的味道、鯛魚湯的熱氣、孕婦的汗珠、少年的跳躍、鮮血的流出;後半部分則由美麗的面具、灰魚的油污、養生的呢喃、無恥的交易和酒席上的扭打構成。前半部分的敘述者是少年,後半部分的講述者是“無知的大人”。在十年的跨度里,“我”--青林子的所愛之人和所恨之人都不同程度地衰敗了,只有他自己的理想還支撐著,挺到最後才轟然倒下。
青林子因為一個女人離開故鄉,歸來時又帶回另外一個女人。前一位是他的姑姑劉紅線,後一位是美麗的小演員林帶。她們在他心目中都曾扮演過理想的象徵,卻在十年的開頭和末尾分別衰敗了。青林子不願對她們的隕落負責,卻又無法排遣內心的負疚感:由於青林子和庸醫胡皮克的錯愛與合謀,劉紅線的希望和生育被謊言破壞;十年後,青林子利用林帶的信任拿到了拍電影的資金,卻因此耗盡了林帶的夢想和信心。
青林子的理想多么執拗,雖然在十年中從自然之愛蛻變成自我之愛,卻從未拋棄它自行其是的本質。青林子曾聲稱熱愛她的姑姑劉紅線,卻罔顧劉紅線生育的願望而自作主張;後來又拒絕林帶主動獻上的愛情,認為愛情“是一種生活象徵”,而生活是他無法接受的平庸。青林子厭棄他的父親劉地方,厭棄父子之間的聯繫,堅信“父子的血脈是命運的施捨”。十年時間,他的世界變化多端,自我卻依然居於世界中心。
評價一本小說的可讀性,很大程度上要看它提供的體驗是否真實可感。《灰魚》的核心體驗屬於青林子,是夢醒時分和宿醉的苦惱,是礁石上面海蜇破碎的形象。發家致富的祝未來和外強中乾的胡皮克最初與青林子同時戀慕劉紅線,又共同成為他討錢的對象。經過冗長的扭打和談判,青林子的理想在故土遭遇了兇猛的剝奪和消耗。理想變灰,青林子卻依然高傲,任憑林帶對他的希望日漸淡漠,他只是沉浸在小丑孤獨的拋球遊戲之中。
下卷一開始,青林子的少年時代就已永遠消逝了。成年的他在投資者面前推銷自己的故事,推銷身邊的女人,妙語連珠情緒不定,慌慌張張忘記了來時的路。他的劇本多與工廠的姦情和曖昧有關,描寫綠帽子入木三分,結尾卻如草標般隨風搖擺。作者劉忠波曾認為:“真實的又能夠抵達心靈的東西一定是脫離背景的、荒謬的、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或者人所不習慣的。”這種理想也明確地在青林子的身體裡流淌著,呈現出嬉鬧和荒誕的特徵。但在快到結尾的時候,他迷茫如犬,騎上機車穿過海邊公路,惡狠狠地質問:“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一個人會不會變得愈加困頓?”他內心迷亂,正由於回憶和夢想的雙重坍塌而倉皇逃離。他執拗,卻又質疑著自己的執拗。少年時釣起的鯛魚有紅有黑,成人後卻只有一條條發灰的收穫。灰色的鯛魚出現在青林子的夢裡,又被掐斷了尾巴。
故作輕鬆的敘述者,心中往往充滿更深刻的悲哀。《灰魚》的絕大部分筆觸輕鬆戲謔,豐潤地敘述了謊言的發生和夢想的幻滅,嘲弄了海濱小鎮上一群親友的求之不得。但當一曲終了,它的悲傷和青林子的悲傷一樣,是超越言語的。現實的積威之下,夢想有時可以執拗到不近人情的地步,所以青林子講述自己的劇本,從不能超越“過癮”的層次。只有聽到林帶吟誦布萊希特的詞句時,夢想似乎才產生治癒之力:你們這些不幸的人啊,難道對自己也毫無同情,我可要保護我的孩子,我要變成一隻老虎。
戲謔者反被嘲弄,與故鄉貌合神離;有人敢恨不敢去愛,有人自命高於生活。《灰魚》暗合這些特徵,是一部當代人的性格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