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劉建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建華,男,漢族,1964年7月出生,籍貫湖北仙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美國學會理事,湖北省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建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湖北仙桃
  • 出生日期:1964年7月
  • 畢業院校: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
人物經歷,學術成果,獲得榮譽,

人物經歷

1985年7月至1990年7月,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專業本科畢業。
1990年7月至1996年8月,在仙桃市楊林尾中學任教。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就讀於武漢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
1999年7月至2004年8月,在長江大學任教。
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就炒龍碑讀復旦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
2007年7月,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任教。

學術成果

一、著作
1.《美國跨國公司與“民主促進”》,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2.《美國對華貿易政策——基於產業地理政治視角的透視》,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年11月;
3.《21世紀的美國與世界》,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6月;
4.《國家安全:理論、體制與戰略》,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5.《中美外交:管控分歧與合作發展》,參編,時事出版社,2014年12月;
6.《新型大國關係:厚墓鞏中美協作新方略》,參編,時事出版社,2013年12月;
7.《亞太戰略變局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參編,時事出版社,2012年3月;
8.《後危機世界與中美戰略競逐》,參編,時事出版社,2011年3月;
9.《國際政治學導論》,參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鞏己紙艱
10.《國際安全熱點分析》,參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二、課題
1.主持2009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美國產業地理政治與美對華貿易政策研究》(編號:09BGJ013),已結題,鑑定等級:良好。
2.主持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美國安全政策跨部門協調機制改革及啟示研究》(編號17BGJ026),在研。
3.2011年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世界主要國家安全體制機制研究》子項目《美國安全體制機制研究》負責人,結項。
三、論文
1.“美國國家安全體制的改革:歷程、動力與特徵”,《美國研究》,獨撰,2015年第2期。
2.“美國亞太政策的交替演變及其動因探析——基於長時段周期視角的考察”,《當代亞太》,獨撰,2013年第3期。
3.“美國外交政策周期:視角、述評與現實檢驗”,《當代亞太》,獨撰,2012年第4期。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2012年第12期。
4.“收縮與擴張:美國外交政策的地域主義解釋”,《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一希備設捆作者,2013年第10期。
5.“論意外事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獨撰,2006年第7期。
6.“多邊施壓:美國對華外交策略新動向”,《現代國際關係》,第一作者,2010年第10期。
7.“試析美國跨部門安全政策協調模式糠海樂”,《現代國際關係》,第一作者,2014年第6期。
8.“周期視角下的歐巴馬外交政策:內斂還是外向?”,《外交評論》,獨撰,2012年第5期。
9.“中美亞冷戰:特徵、動因與對策”,《現代國際關係》,獨撰,2012年第11期。
10.“試析美國智庫對美南海政策的影響”,《太平洋學報》,第一作者,2017年第4期,被《社會科學文摘》轉載,2017年第6期。
11.“試析美國國會在外國投資委員會演變中的作用”,《中國商論》,第一作者,2018年第11期。
12.試析歐巴馬政府對華“規則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一作者,2013年第3期。
13.“試析產業地理政治對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影響,《社會主義研究》,獨撰,2010年第8期。
14.“擴張與收縮:愚迎灑論美國外交的周期性”,《太平洋學報》,第一作者,2011年第9期。
15.“美國霸權:衰落還是延續?,《太平洋學報》殃嬸,第一作者,2010年第1期。
16.“美國議員訪華意欲何為?”,《暸望》,獨撰,2007年第4期。
17.“跨大西洋聯盟分歧探源及其未來走向”,《東南亞縱橫》,獨撰,2003年第8期。
18.“基辛格均勢戰略思想的基礎及其形成與演變”,《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獨撰,2000年第3期。
19.“基辛格戰略思想評析”,《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獨撰,2001年第1期。
20.“試析基辛格均勢戰略的目標”,《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獨撰,2002年第1期。
21.“試析基辛格戰略目標的實現手段”,《經濟與社會發展》,第一作者,2003年第7期。
22.“朝鮮發難及強硬的背後”,《山西教育學院學報》,獨撰,2003年第1期。
23.“伊拉克戰爭的特點及其對美國霸權的影響”,《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獨撰,2003年第4期。
24.“美歐分歧探源及其未來走向”,《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獨撰,2003年第2期。
25.“康佳塑造名牌的國際眼光”,《企業家》,獨撰,1998年第7期。
26.“名牌認識的誤區”,《企業家》,獨撰,1998年第11期。
27.“中國IT業的聯合之路”,《企業家》,獨撰,1998年第23期。
28.“試析產業地理政治對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二作者,2007年第6期。
29.“美國國會對中國經濟崛起的認知與行動”,《復旦學報》,第二作者,2006年第3期。
30.“崛起國與主導國的關係模式——前景理論對權力轉移理論的修正”,第二作者,2017年第5期。
31.“中美新關係:衝突抑或合作?”,《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1期。
32.“2011年美國參議院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新動向”,《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2期。
33.“金融危機後美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新特點”,《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3期。
34.“北非、中東變局及其對中國影響和啟示”,《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4期。
35.“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國際瓶頸”,《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5期。
36.“後危機時代國際局勢的演變及其對中國的影響”,《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6期。
37.“南海問題的迷思與破解之策”,《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7期。
38.“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合作對美國的影響”,《新產經》,第一作者,2011年第10期。
39.“中國對‘無賴國家’的外交:美國學者的解讀”,《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11期。
40.“美國跨國公司與民主輸出”,《天下》,2012年第2期。
41.“美國國內在對華貿易上的分歧”,《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1年1月25日。
42.“中國的東亞戰略應以日本為主要對手”,《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1年3月8日。
43.“抓住美國戰略收縮的機遇”,《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9月9日。
44.“對美和解:減弱中等強國挑戰”,《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10月19日。
45.“對華貿易,美國在打‘組合拳’”,《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4月19日。
46.“和美打貿易戰,中國扛得住”,《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3月29日。
47.“破解美對華‘統一戰線’外交”,《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8月17日。
48.“中國應按議題區分盟友對手”,《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6月21日。

獲得榮譽

1. 2007年“美國產業地理政治與結盟遊說”一文獲《環球時報》獎學金優秀獎。
2. 2015年“美國外交周期”系列論文獲武漢市第十四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
6.“多邊施壓:美國對華外交策略新動向”,《現代國際關係》,第一作者,2010年第10期。
7.“試析美國跨部門安全政策協調模式”,《現代國際關係》,第一作者,2014年第6期。
8.“周期視角下的歐巴馬外交政策:內斂還是外向?”,《外交評論》,獨撰,2012年第5期。
9.“中美亞冷戰:特徵、動因與對策”,《現代國際關係》,獨撰,2012年第11期。
10.“試析美國智庫對美南海政策的影響”,《太平洋學報》,第一作者,2017年第4期,被《社會科學文摘》轉載,2017年第6期。
11.“試析美國國會在外國投資委員會演變中的作用”,《中國商論》,第一作者,2018年第11期。
12.試析歐巴馬政府對華“規則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一作者,2013年第3期。
13.“試析產業地理政治對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影響,《社會主義研究》,獨撰,2010年第8期。
14.“擴張與收縮:論美國外交的周期性”,《太平洋學報》,第一作者,2011年第9期。
15.“美國霸權:衰落還是延續?,《太平洋學報》,第一作者,2010年第1期。
16.“美國議員訪華意欲何為?”,《暸望》,獨撰,2007年第4期。
17.“跨大西洋聯盟分歧探源及其未來走向”,《東南亞縱橫》,獨撰,2003年第8期。
18.“基辛格均勢戰略思想的基礎及其形成與演變”,《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獨撰,2000年第3期。
19.“基辛格戰略思想評析”,《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獨撰,2001年第1期。
20.“試析基辛格均勢戰略的目標”,《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獨撰,2002年第1期。
21.“試析基辛格戰略目標的實現手段”,《經濟與社會發展》,第一作者,2003年第7期。
22.“朝鮮發難及強硬的背後”,《山西教育學院學報》,獨撰,2003年第1期。
23.“伊拉克戰爭的特點及其對美國霸權的影響”,《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獨撰,2003年第4期。
24.“美歐分歧探源及其未來走向”,《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獨撰,2003年第2期。
25.“康佳塑造名牌的國際眼光”,《企業家》,獨撰,1998年第7期。
26.“名牌認識的誤區”,《企業家》,獨撰,1998年第11期。
27.“中國IT業的聯合之路”,《企業家》,獨撰,1998年第23期。
28.“試析產業地理政治對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二作者,2007年第6期。
29.“美國國會對中國經濟崛起的認知與行動”,《復旦學報》,第二作者,2006年第3期。
30.“崛起國與主導國的關係模式——前景理論對權力轉移理論的修正”,第二作者,2017年第5期。
31.“中美新關係:衝突抑或合作?”,《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1期。
32.“2011年美國參議院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新動向”,《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2期。
33.“金融危機後美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新特點”,《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3期。
34.“北非、中東變局及其對中國影響和啟示”,《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4期。
35.“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國際瓶頸”,《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5期。
36.“後危機時代國際局勢的演變及其對中國的影響”,《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6期。
37.“南海問題的迷思與破解之策”,《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7期。
38.“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合作對美國的影響”,《新產經》,第一作者,2011年第10期。
39.“中國對‘無賴國家’的外交:美國學者的解讀”,《新產經》,獨撰,2011年第11期。
40.“美國跨國公司與民主輸出”,《天下》,2012年第2期。
41.“美國國內在對華貿易上的分歧”,《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1年1月25日。
42.“中國的東亞戰略應以日本為主要對手”,《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1年3月8日。
43.“抓住美國戰略收縮的機遇”,《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9月9日。
44.“對美和解:減弱中等強國挑戰”,《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10月19日。
45.“對華貿易,美國在打‘組合拳’”,《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4月19日。
46.“和美打貿易戰,中國扛得住”,《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3月29日。
47.“破解美對華‘統一戰線’外交”,《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8月17日。
48.“中國應按議題區分盟友對手”,《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2010年6月21日。

獲得榮譽

1. 2007年“美國產業地理政治與結盟遊說”一文獲《環球時報》獎學金優秀獎。
2. 2015年“美國外交周期”系列論文獲武漢市第十四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